2018-2019学年 中图版必修1 细胞的自我保障 单元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2019学年 中图版必修1 细胞的自我保障 单元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4-27 07:07: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细胞的自我保障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植物开花与某些激素有关。1937年,俄国学者提出了成花素假说,认为植物叶片接受光刺激后,能合成成花素,成花素经过远程运输到达芽的顶端,诱导花器官的形成。1970年后,人们才检测到成花素的化学本质是一种叫做FT的蛋白质。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叶接受光刺激合成成花素这一过程体现了物理信息对生物的影响
B. 同位素标记法可获得成花素合成和运输途径的直接证据
C. 可利用斐林试剂对成花素的化学本质进行鉴定
D. 能翻译出FT的基因存在于植株的每个细胞中
【答案】C
【解析】光属于物理信息,叶片接受光刺激合成成花素的过程体现了物理信息对生物的影响,A正确; 根据题意可知,成花素是一种分泌蛋白质,用3H标记氨基酸,能探明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B正确;成花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可以利用双缩脲试剂进行鉴定,C错误;同一植物中所有的体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形成的,含有该生物全部的基因,因此能翻译出FT的基因存在于植株的每个细胞中,D正确。
2.下面哪种物质的形成和分泌与内质网及其上面的核糖体、高尔基体和线粒体都有关( )
①血浆蛋白
②胰岛素
③抗体
④性激素
⑤肠肽酶
⑥呼吸氧化酶
⑦血红蛋白
A. ①②⑤⑦ B. ③④⑥⑦ C. ①②③⑤ D. ①③⑤⑥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哪种物质的形成和分泌与内质网及其上面的核糖体、高尔基体和线粒体都有关”说明这种物质是分泌蛋白。血浆蛋白、胰岛素、抗体、肠肽酶属于分泌蛋白,①②③⑤正确;性激素属于脂质,在内质网中合成,不在核糖体上合成,④错误;呼吸氧化酶、血红蛋白都属于细胞内蛋白质,在游离的核糖体上合成,⑥⑦错误;故选C。
3.甲型H1N1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病毒表面有H系列和N系列的不同糖蛋白。下列说法与事实不符的是
A.甲型H1N1病毒的遗传物质的复制在宿主细胞中完成,其原料只有4种核苷酸
B.鉴定甲型H1N1病毒的蛋白质的试剂可用双缩脲试剂
C.H系列和N系列的不同糖蛋白决定病毒的特异性
D.可用灭菌后的动物细胞培养液培养甲型H1N1病毒
【答案】D
【解析】病毒首先吸附在宿主细胞表面,之后注入核酸,在宿主细胞中以宿主细胞中4种核苷酸为原料合成病毒的核酸,故A正确;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呈紫色,故B正确;H系列和N系列是抗原决定簇,不同糖蛋白使病毒具有不同的特性,故C正确;通常用适宜温度和湿度下活鸡胚培养病毒,故D错误。
【考点定位】烟草花叶病毒;检测蛋白质的实验
【名师点睛】(1)病毒一般都是被蛋白质衣壳(除了支原体),它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细胞中存在一个类核体,里面含有RNA和少量非组蛋白质,在细胞质中也有散在的RNA。
(2)病毒的繁殖还是依靠RNA的功能,首先病毒要侵袭其他病毒(如噬菌体)或侵袭其他非病毒界的生物,然后通过自身携带的RNA聚合酶或是寄主自己的RNA聚合酶,依靠寄主的蛋白质等为原料繁殖自己(主要是通过以RNA为遗传物质的转录或逆转录.先是RNA的繁殖,然后在产生蛋白质衣壳),最后出现新的病毒个体后,突破寄主细胞扩散开来。
4.下列哪组细胞器与动物的生长激素合成与分泌有关
A. 内质网、核糖体、线粒体、高尔基体
B. 线粒体、中心体、核糖体、高尔基体
C. 核糖体、线粒体、高尔基体、叶绿体
D. 高尔基体、内质网、核糖体、中心体
【答案】A
【解析】动物的生长激素属于分泌蛋白,其合成场所是核糖体,还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对其进行加工,该过程所需的能量由线粒体提供,故A正确。
【点睛】重点记住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5.烟草花叶病毒中含有的核苷酸种类为( )
A. 5种核糖核苷酸 B. 4种脱氧核苷酸 C. 4种核糖核苷酸 D. 8种脱氧核苷酸
【答案】C
【解析】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含有4种核糖核苷酸。
【考点定位】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
【名师点睛】1、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2、细胞类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细胞都同时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它们的细胞质遗传物质和细胞核遗传物质都是DNA。
3、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即DNA或RNA,因此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6.豌豆叶肉细胞中,含有的核酸、碱基、核苷酸种类分别是
A. 1种、4种、4种 B. 2种、5种、8种
C. 2种、4种、4种 D. 12种、5种、5种
【答案】B
【解析】
豌豆叶肉细胞中既含有DNA又含有RNA,组成DNA的碱基有A、G、C、T4种,由这4种碱基参与组成的脱氧核苷酸也有4种;组成RNA的碱基有A、G、C、U4种,由这4种碱基参与组成的核糖核苷酸也有4种;故其细胞内含有的核酸、碱基、核苷酸种类分别是2种、5种、8种,B正确,ACD错误。
【考点定位】核酸的种类、组成及分布
【名师点睛】DNA和RNA组成成分的比较:
(1)相同成分:含氮碱基A、G、C和磷酸。
(2)
7.下列关于蛋白质功能的举例错误的是
A. 催化作用——酶 B. 转运作用——胰蛋白酶
C. 识别作用——糖蛋白 D. 免疫作用——抗体
【答案】B
【解析】起催化作用的蛋白质是酶,A正确,B错误;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C正确;抗体是具有免疫作用的球蛋白,D正确。
【考点定位】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
【名师点睛】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有些蛋白质是细胞和生物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有些蛋白质起催化作用,有的蛋白质具有运输作用,有的蛋白质具有调节生命活动的功能,有的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等。
8.下不能发生在动物细胞内的反应是( )
A. 葡萄糖合成多糖 B. 葡萄糖和半乳糖合成乳糖
C. 葡萄糖和果糖合成蔗糖 D. 蛋白质水解成氨基酸
【答案】C
【解析】葡萄糖在植物细胞合成淀粉、纤维素,在动物细胞合成糖原,A错。乳糖为动物细胞特有二糖,B错。蔗糖为植物细胞特有二糖,C正确。动植物细胞蛋白质都能水解生成氨基酸,D错。
【考点定位】有机物
9.在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三种有机物的鉴定实验中,相关操作错误的是( )
A. 进行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可在加入双缩脲试剂后水浴加热产生砖红色的沉淀
B. 脂肪的鉴定实验中可能需要使用体积分数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
C. 检测蛋白质时,需要将0.1g/ml的NaOH溶液加入试管振荡后再加入少量0.01g/ml的CuSO4溶液
D. 斐林试剂应现配现用,且两种成分要等量混合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4)淀粉遇碘液变蓝.(5)甲基绿能使DNA呈绿色,吡罗红能使RNA呈红色.
解:A、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A错误;
B、脂肪的鉴定实验中,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B正确;
C、双缩脲试剂由A液(质量浓度为0.1 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 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要先加A液后再加入B液,C正确;
D、斐林试剂应现配现用,且两种成分要等量混合,D正确.
故选:A.
考点:检测还原糖的实验;检测蛋白质的实验;检测脂肪的实验.
10.下列关于细胞化学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葡萄糖存在于线粒体中也存在于叶绿体中
B. 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水解后产物一定有四种
C. 蛋白质的多样性是由DNA中碱基序列的多样性决定
D. 细胞中激素、酶、抗体及tRNA发挥作用后都会立即失活,须不断合成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葡萄糖先在细胞质基质分解为丙酮酸,丙酮酸再进入线粒体继续氧化分解,故A错。噬菌体遗传物质为DNA,DNA初步水解生成4种脱氧核苷酸,彻底水解生成1种脱氧核糖、4种碱基、1种磷酸共6种水解产物,故B错。DNA中碱基序列由于碱基种类、数量、排序不同,形成DNA分子多样性,而蛋白质由DNA控制合成,故DNA多样性决定蛋白质多样性,故C正确。激素、酶、抗体发挥作用后立即失活,而tRNA可以进行发挥作用,故D错。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化合物、结构和功能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11.细胞内酚氧化酶与酚类底物是分开存放的,组织细胞受损或衰老解体时,酚氧化酶便有机会与酚类底物接触而使底物氧化成棕褐色的物质.据此判断下列结论合理的是(  )
A. 生物膜具有一定流动性
B. 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相似
C. 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D. 生物膜具有识别功能
【答案】C
【解析】分析:细胞生物膜系统是指由细胞膜、细胞核膜以及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有膜围绕而成的细胞器,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由于细胞膜、核膜以及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由膜围绕而成的细胞器都涉及到细胞膜或细胞器膜,所以通常称此系统为生物膜系统;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分析,“细胞里酚氧化酶与酚类底物是分开存放的”是由于细胞内具有生物膜系统的缘故,“分开存放”的现象也表明物质进出该系统的结构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生理特性,故选C。
点睛:在核糖体上翻译出的蛋白质,进入内质网腔后,还要经过一些加工,如折叠、组装、加上一些糖基团等,才能成为比较成熟的蛋白质;然后由内质网腔膨大、出芽形成具膜小泡,包裹着蛋白质转移到高尔基体,把蛋白质输送到高尔基体腔内,做进一步的加工;接着高尔基体边缘突起形成小泡,把蛋白质包裹在小泡里,运输到细胞膜,小泡与细胞膜融合,把蛋白质释放到细胞外.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的供给,来自于细胞内的“动力站”--线粒体,线粒体内膜上含有大量的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由此可见,细胞内的各种生物膜不仅在结构上有一定的联系,在功能上也是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紧密的联系;各种生物膜相互配合,协同工作,才使得细胞这台高度精密的生命机器能够持续、高效地运转。
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B. DNA、RNA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核苷酸
C. 所有细胞的组成成分都含有纤维素
D. 磷脂是所有细胞必不可少的脂质
【答案】C
【解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A正确;DNA、RNA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核苷酸,分别是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B正确;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原核细胞和动物细胞不含纤维素,C错误;所有细胞都具有细胞膜,而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磷脂分子,因此磷脂是所有细胞必不可少的脂质,D正确。
13.下列关于人体细胞中有机物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RNA聚合酶可以在细胞核中合成
B. 免疫活性物质可以不由免疫细胞合成
C. 糖蛋白可以在成熟红细胞的内质网合成
D. 性激素可以在性腺细胞的高尔基体合成
【答案】B
【解析】A. RNA聚合酶的成分是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不可以在细胞核中合成,A错;B. 免疫活性物质可以不由免疫细胞合成,例如溶菌酶,B正确;C. 糖蛋白可以在的内质网合成,但是人体成熟红细胞没有内质网等所有的细胞器,C错;D. 性激素属于脂质,可以在性腺细胞的内质网中合成,D错。故选B。
14.如图是人体细胞在进行某项生命活动前后几种生物膜面积的变化图.在此变化过程中最可能合成
A. 唾液淀粉酶 B. 性激素 C. 呼吸酶 D. ATP 水解酶
【答案】A
【解析】分析柱形图: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这样内质网膜面积减少,细胞膜面积增多,高尔基体膜面积几乎不变。所以图示为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中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面积变化。
唾液淀粉酶属于分泌蛋白,其合成和分泌过程中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面积变化与题图相符,A正确;性激素不是蛋白质,不会引起图中膜面积的改变,B错误;呼吸酶不是分泌蛋白,C错误; ATP水解酶不是分泌蛋白,D错误。
考点: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15.下列有关细胞物质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中的水主要是结合水
B. 在人体活细胞中氢原子的数目最多
C. 多糖在细胞中不与其他分子相结合
D. 蛋白质区别于脂质的特有元素是N
【答案】B
【解析】细胞中水主要是自由水,A错误;人体活细胞中有机物和水中都含有氢原子,水的含量又最高,故氢原子的数目最多,B正确;在细胞中多糖可与蛋白质结合成糖蛋白,与脂质结合成糖脂,C错误;蛋白质区别于脂肪的特有元素是氮,而脂质有的则含有氮元素,如磷脂,D错误。
16.破译生物基因组DNA的遗传信息或进行基因操作,首先要提取细胞核DNA。下列可以作为DNA提取的实验材料是
A. 鸡血细胞 B. 蛙的红细胞
C. 人的成熟红细胞 D. 菜花
【答案】ABD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的叙述,无论动植物细胞均可用于DNA的提取,关键是细胞中一定要含有DNA,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不具有细胞核及众多的细胞器,故C不符合题意,答案选ABD。
考点:本题重点考查DNA提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17.下列关于实验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取材→制片→水解→冲洗涂片→染色→观察
B. 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取材(藓类小叶)→制片→染色→观察
C. 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现配现用,且A液要过量
D. 花生子叶中脂肪的鉴定需要用显微镜,可看到子叶细胞全被染成橘黄色
【答案】A
【解析】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步骤是:制片→水解→冲洗涂片→染色→观察,A正确;观察叶绿体的形态的实验,不需要染色,B错误;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分开使用,且A液不能过量,C错误;花生子叶中脂肪的鉴定需要用显微镜,可看到子叶细胞中脂肪颗粒被染成橘黄色,D错误。
18.下列关于实验的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B. 脂肪的鉴定可以不使用显微镜,也能看到橘黄色反应出现
C. 鉴定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
D. 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必须现混现用。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斐林试剂甲液和双缩脲试剂A液的成分及浓度都相同,斐林试剂乙液和双缩脲试剂B液的成分相同但浓度不同,因此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不能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A错误;脂肪检测时可以不使用显微镜,也能看到橘黄色反应出现,B正确;用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应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加入待测组织样液,C错误;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应先加A液,振荡后再滴加B液,D错误;答案是B。
考点: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检测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19.下列物质鉴定所用试剂和颜色反应错误的一组是( )

物质
试剂
颜色
A
麦芽糖
斐林试剂
砖红色
B
脂肪
苏丹Ⅲ
红色
C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紫色
D
DNA和RNA
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液
DNA绿色RNA红色
【答案】B
【解析】麦芽糖属于还原糖,可以用斐林试剂检测,出现砖红色沉淀,A正确;脂肪用苏丹Ⅲ试剂检测呈橘黄色,B错误;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形成紫色复合物,C正确;DNA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检测呈绿色,RNA红色,D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内化合物的鉴定
【名师点睛】生物大分子的检测方法: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淀粉遇碘液变蓝;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观察DNA和RNA的分布,需要使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DNA可以被甲基绿染成绿色,RNA可以被吡罗红染成红色,脂肪需要使用苏丹Ⅲ(苏丹Ⅳ)染色,使用酒精洗去浮色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橘黄色(红色)的脂肪颗粒。
20.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中,对实验材料的选择及相关实验过程描述正确的是
A. 还原糖的检测中,为避免颜色干扰,通常要选择浅色的材料,因此不能用西瓜汁,用甘蔗汁最佳
B. 变性后的蛋白质(如豆浆)由于其空间结构被破坏,生物活性丧失,不能用双缩脲试剂检测
C. 斐林试剂要现配现用,双缩脲试剂A液可代替斐林试剂甲液使用
D. 制作花生子叶临时切片的制片步骤:滴加适量的苏丹IV染液,染色lmin,用吸水纸吸取多余染液,滴一滴蒸馏水,盖上盖破片,制成临时装片
【答案】C
【解析】甘蔗汁含有的糖类主要是蔗糖,蔗糖不是还原性糖,A错误;双缩脲试剂作用的是肽键,蛋白质变性后肽键不会断裂,B错误;斐林试剂的甲液和双缩脲试剂的A液都是0.1g/mL氢氧化钠溶液,C正确;用吸水纸吸取多余染液后,还要用酒精溶液洗去浮色,D错误。
【考点定位】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名师点睛】某些特定化学物质的检测方法
常用的试剂或指示物
作用
现象
水浴加热
生物材料
碘液
检测、鉴定淀粉
淀粉遇碘变蓝
不需要
脱色的叶片
斐林试剂
检测、鉴定还原糖
砖红色沉淀
需要
含糖量高的白色或近白色植物材料、糖尿病患者尿液
双缩脲试剂
检测、鉴定蛋白质
紫色
不需要
豆浆、蛋清
苏丹Ⅲ/Ⅳ染液
检测、鉴定脂肪
橘黄色/红色
不需要
花生种子
21.如下图是某蛋白质分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表示不同种类的氨基酸,图中A链由21个氨基酸组成,B链由19个氨基酸组成,图中“﹣S﹣S﹣“是在蛋白质加工过程中由两个“﹣SH”脱下2个H形成的。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该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之一是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B. 该蛋白质分子中含有两个羧基和两个氨基
C. 图中肽链中肽键是在核糖体中形成的
D. 形成该蛋白质分子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686
【答案】B
【解析】组成不同蛋白质的氨基酸数量不同,氨基酸形成肽链时,不同种类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所以该蛋白质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氨基酸的排列顺序,A正确;由于一个肽链中至少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而该蛋白质分子含两条肽链,所以至少含有两个羧基和两个氨基,B错误;图中肽链中肽键是在核糖体中形成的,C正确;形成该蛋白质分子时,共产生了(21-1)+(19-1)=38个水,又由于蛋白质加工过程中有两个“-SH”脱下2个H形成-S-S-,所以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38×18+2=686,D正确。
【考点定位】蛋白质结构和合成的相关知识
22.下列分子中能构成多肽或蛋白质的是( )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 C. ①③④⑤ D. ①④⑤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结构通式是.
解:分析①②③④⑤可知,①③④⑤都有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的氨基和羧基,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②没有羧基,不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故选:C.
考点:氨基酸的分子结构特点和通式.
23.图l是活细胞中3种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图2是该细胞中元素含量的柱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的组成元素中含有a、b、c
A. B物质的合成需要消耗A物质 B. 除a、b、c以外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
C. 细胞内的大部分酶属于B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活细胞中含量前三位的是水占85~90%、蛋白质占7~10%、脂质1~2%,则A、B、C物质对应水、蛋白质、脂质,人体细胞鲜重中元素含量是O占65%、C占18%、H占10%,则a、b、c对应O、C、H,故A项错误;B蛋白质是氨基酸脱水缩合后形成的,合成过程产生水,而不是消耗水,B项错误;除a、b、c以外的元素称为矿质元素,根据元素在机体内的含量, 可划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种,大量元素包括C、H、O、N、P、S、K、Ca、Mg,微量元素包括Fe、Mn、Zn、B、Cu、Mo等,C项错误;细胞内的大部分酶属于蛋白质,少数属于RNA,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24.人体中的蛋白质
A. 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
B. 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C. 用斐林试剂检测出现紫色反应
D. 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功能的多样性
【答案】D
【解析】人体中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核苷酸是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A错误;人体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B错误;人体中的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检测出现紫色,斐林试剂可与还原性糖作用产生砖红色沉淀,C错误;功能的多样性是由结构的多样性决定的,D正确.
【考点定位】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氨基酸的分子结构特点和通式;检测蛋白质的实验
25.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生命活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真核生物膜化学成分、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不同生物膜上的糖类均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
B. 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
C. 细胞核膜对物质具有选择透过性,核孔也具有选择透过性
D. 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点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
细胞膜上的糖类,有的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有的与脂质分子结合形成糖脂,A错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之一是:相邻两个细胞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由通道进入另一细胞从而实现信息交流,例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也有信息交流的作用,此过程没有细胞膜上的受体参与,B错误;细胞核膜对物质具有选择透过性,核孔也具有选择透过性,C正确;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的结构特点,D错误。
【点睛】
本题的易错点在于对B选项的判断。判断该选项的关键是熟记并理解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主要方式,知道动物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主要依靠信号分子(激素、神经递质等)被靶细胞的细胞膜上的受体(糖蛋白)识别而实现信息传递,植物细胞间的识别主要是通过植物细胞间的胞间连丝来实现的。
二、非选择题
26.资料:我国合成了一种具有镇痛作用而又不会像吗啡那样使病人上瘾的药物——脑啡肽,它的结构简式如下。请根据此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回答:
(1)该化合物叫__肽,该化合物完全水解可形成__种氨基酸,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___________。
(2)该多肽若是在核糖体中合成的,则生成_____分子的H2O,H2O中的H原子来自____,O原子来自________。
(3)某条多肽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778,若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10,组成该多肽的氨基酸数是____________。
【答案】 五 4 4 -NH2和-COOH -COOH 30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的知识点是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过程,对于题图中多肽链的分析是解题的关键,在多肽链分析时,要先找出多肽链中的肽键数目,然后找出组成多肽链的氨基酸的侧链基团及肽链中氨基和羧基的数目。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为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该化合物由5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这5个氨基酸的R基团依次为-CH2-C6H5-OH、-H、-H、-CH2-C6H5、-CH2-CH(CH3)。据此答题。
(1)分析题图可知,该化合物含有5个氨基酸,因此叫五肽,由于有2个R基团都是-H,所以该化合物完全水解可形成4种氨基酸。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
(2)氨基酸脱水缩合时生成的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5-1=4个。H2O中的H原子来自-NH2和-COOH,O原子来自-COOH。
(3)根据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量-失去水分子数×水的相对分子质量,假设组成该多肽的氨基酸数是x个,则有2778=110x-18×(x-1),解得x=30,因此组成该多肽的氨基酸数是30个。
27.下图甲为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乙是甲状腺细胞摄取原料合成甲状腺球蛋白的基本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有[ ] __________、[ ]__________、[9]液泡和溶酶体。溶酶体的主要功能是能分解__________,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2)图甲中⑥的功能是__________。A细胞吸水膨胀时⑤的厚度变小,这说明⑤具有__________。
(3)图乙中与c过程有关的细胞结构包括__________(填名称)。甲状腺细胞内的I-浓度远远高于血浆中的I-浓度,这表明a过程的跨膜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
【答案】 2内质网 7高尔基体 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为细胞中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一定的流动性 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线粒体 主动运输
【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分析,图甲中①-⑩分别表示中心体、内质网、核糖体、细胞核、细胞膜、线粒体、高尔基体、细胞壁、液泡、叶绿体;A表示动物细胞,B表示植物细胞。乙图中a过程运输I-,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b过程表示氨基酸的脱水缩合;c过程表示形成甲状腺球蛋白。
(1)图甲中②内质网、⑦高尔基体、⑨液泡和溶酶体都是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其中溶酶体的主要功能是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2)图甲中⑥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可以为细胞中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A表示的是动物细胞,其吸水膨胀时⑤细胞膜的厚度变小,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在细胞中逐渐合成甲状腺球蛋白分泌到细胞外,这整个合成和运输过程经历的结构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还需要线粒体供能,则与c过程有关的膜结构是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线粒体。从题干的信息可知:细胞内的碘浓度高于细胞外,但碘还能从细胞外进入到细胞内,说明碘是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为主动运输方式。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色素分析图加,确定各个数字所代表的细胞结构名称,以及动植物细胞的区别。
28.脑啡肽的合成是采用的蛋白质工程技术,这是生物技术在分子水平上的又一突破。如图为脑啡肽的结构简式,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化合物是由_________个氨基酸失去_______分子水而形成的,这种方式叫做_______,该化合物叫_________。在形成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________。
(2)该化合物水解后可产生_____种氨基酸,造成氨基酸种类不同的原因是______不同。图中虚线框所示结构的名称为__________。
(3)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它除了有免疫功能和信息传递、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功能外,还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功能。
【答案】 5 4 脱水缩合 五肽(多肽) 72 4 R基 肽键 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 催化 运输(载体)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以脑啡肽为素材,结合脑啡肽分子结构式,考查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要求学生识记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掌握氨基酸脱水缩合的相关计算,能准确判断图中分子式中含有的氨基酸数目和种类。
(1)由于图中多肽共有4个肽键,所以脑啡肽是由5个氨基酸经过脱水缩合的方式形成的五肽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4×18=72。
(2)该图中所示的氨基酸种类不同,是由R基决定的。组成脑啡肽的5个氨基酸的R基团依次是—CH2—C6H4OH、—H、—H、—CH2—C6H5、—CH2—CH(CH3),其中有两个—H,因此共有4种氨基酸。图中虚线框所示结构的名称为肽键。
(3)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它除了有免疫功能和信息传递、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功能外,还具有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催化、运输(载体)等功能。
29.下图表示小肠上皮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细胞不同表面执行不同功能,且具有高度的极性。从细胞膜成分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四种膜蛋白功能的差异是由结构差异造成的,导致结构差异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根本原因是________。
(2)膜蛋白A在执行相应功能时需要消耗ATP,提供ATP的结构主要是图中[ ________ ]。
(3)细胞面向肠腔的一侧形成很多微绒毛,以增多细胞膜上________数量,高效地吸收来自肠腔的葡萄糖等物质。
(4)细胞膜表面还存在水解双糖的膜蛋白D,说明膜蛋白还具有________功能。
(5)该图中与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分泌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填序号)。但该细胞不能合成胰岛素,其原因是________。
【答案】 蛋白质的种类不同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以及多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 控制四种膜蛋白合成的基因(DNA)不同 6线粒体 载体蛋白(膜蛋白A) 生物催化(或催化) 1 2 3 基因的表达具有选择性
【解析】试题分析:由图示可知,该图中的细胞不同部位膜蛋白不同,有膜蛋白A、B、C、D四种,且功能各不相同,膜蛋白A为葡萄糖的载体蛋白,主要分布在微绒毛上,以增多细胞膜上载体蛋白数量;膜蛋白B能将相邻的两个细胞膜紧密连在一起;膜蛋白C为受体,能进行细胞识别,膜蛋白D将二糖水解成单糖,说明膜蛋白具有催化功能,图中1是核糖体,2是高尔基体,3是内质网,4是核仁,5是核膜,6是线粒体。
(1)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该细胞不同表面执行不同功能,这是由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的种类不同;四种膜蛋白功能的差异是由结构差异造成的,导致结构差异的直接原因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以及多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根本原因是控制四种膜蛋白合成的基因(DNA)不同。
(2)动物细胞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物质ATP主要来源于线粒体,即图中的6结构。
(3)分析题图可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细胞面向肠腔的一侧形成很多微绒毛,增加量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数量,这一结构特点是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
(4)由题意知,有的膜蛋白能水解双糖,说明膜蛋白具有催化生物化学反应的功能。
(5)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是分泌蛋白加工的场所,最后经过高尔基体将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外.但该细胞不能合成胰岛素,这是由于基因的表达具有选择性。
30.根据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回答:
(1)形成该化合物的反应叫__________________,该化合物叫_________________肽。
(2)该化合物由______________种氨基酸构成。
(3)蛋白质分子的结构是极其多样的,这是因为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以及肽链的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
(4)某肽链由51个氨基酸组成,如果用肽酶把其分解成1个五肽,3个六肽和4个七肽,则这些短肽所含氨基总数至少为______________,肽键总数是______________。
(5)某蛋白质由m条肽链、n个氨基酸组成。该蛋白质至少有氧原子的个数是__________。
【答案】 脱水缩合 六 5 种类 数量 排列序列 空间结构 8 43 n + m
【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分析,图中含有肽键(-CO-NH-)5个,说明该多肽是由6个氨基酸组成的;该化合物中的6个R基中有2个R基都是-H,说明该化合物是由5种氨基酸组成的。
(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化合物是由6个氨基酸经过脱水缩合形成的六肽。
(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6个氨基酸中有2个R基是相同的,所以含有5种氨基酸。
(3)蛋白质分子多样性的原因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4)由题意知该肽链水解形成的肽链数是1+3+4=8,因此则这些短肽中氨基总数的最小值8;肽键总数=氨基酸数目-肽链数=51-8=43。
(5)n个氨基酸形成m条肽链脱去的水分子数是(n-m),因此该蛋白质中至少含有2n-(n-m)=n+m个氧原子。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肽键的数量计算图中含有的氨基酸数量,再根据R基的种类判断氨基酸的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