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无答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01-21 18:2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班级 姓名
1、 选择题
1、“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出现在
A.唐朝 B.隋朝 C.北宋 D.南宋
2、从魏晋以来南方经济开发到南宋时期全国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北人南迁为南方补充大量的劳动力 B.南方自然条件比北方优越
C. 北人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 D.“苏湖熟,天下足”谚语的流传
3、早在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商业十分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种纸币是
A.会子 B.关子 C.交子 D.人民币
4、在文物收藏热中,某历史兴趣小组模仿中央电视台举行“鉴宝”活动。下列“宝物”一定不属于文物的是:D
A.标有:唐朝景德镇的瓷器——“唐三彩奔马”
B.标有:宋朝景德镇的瓷器——“绿釉黑花瓶”
C.标有:宋朝的指南针——“罗盘针”
D.标有:宋朝的纸币——“交子”
5、假如有一天你去参观刚刚出水的宋代古沉船——“南海一号”文物展览,你一定不会看到:

A.吴国的青瓷羊 B.唐朝邢窑白瓷 C.宋朝冰裂纹瓷器 D.明朝青花海水行龙纹扁瓶
6、“元旦那天,盛行燃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这是宋代人在过哪一节日?
A.端午节 B.中秋节 C.春节 D.元宵节
7、李教授在介绍我国古代某一朝代市民生活的讲座中多次提及“瓦子”、“勾栏”,他介绍的是哪一个朝代的生活(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8、.假如你生活在宋代,不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A.岳飞在郾城大败金军 B.供住宿的邸店很多 C.东京城内的市民在“瓦子”里娱乐 D.许多读书人在书房里钻研八股文
9、我国新的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规定,清明.端午.中秋这三个传统节日正式增设为法定节假日,其主要意义是有利于①民间的一切传统习俗得以保留 ② 保护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③ 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④ 加强对公民的革命传统教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10、.为了传承民族文化,彰显民族特色,我国增设清明节.端午节等为法定节假日。这些节日早在宋代都有了,那时最受重视的节日是
A.中秋节 B.元宵节 C.元旦 D.重阳节
11、成吉思汗的主要功绩是( )
A.灭亡西夏 B.统一蒙古 C.建立元朝 D.定都大都
12、中国古代史上实现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 。
①秦朝 ②隋朝 ③唐朝 ④元朝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为今天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奠定基础的是
A.西周的分封制 B.秦朝的郡县制 C.隋朝的科举制 D.元朝的行省制
14、.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一个行政区是在
A.唐代 B.元朝 C.清朝 D.新中国成立后
15、2008年3月14日,“藏独”分子在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策划了打砸抢烧暴力事件,企图分裂祖国。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管辖下的行政区是在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16、
下列关于我国结束分裂割据,实现大统一的封建王朝的排序,正确的一组为
A.隋-西晋-秦-元 B.西晋-隋-元-秦 C.秦-隋-西晋-元 D.秦-西晋-隋-元
17、“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哪个民族是在元朝时才融合形成的新民族?
A.维吾尔族 B.回族 C.苗族 D.白族
18、元代高明在《琵琶记》中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句话反映的社会现象在中国最早出现的时期是( )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19、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20、“元旦那天,盛行燃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这是宋代人在过哪一节日?
A.端午节 B.中秋节 C.春节 D.元宵节
二、非选择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800多年前沉没在广东省阳江市东平港以南约20海里处的宋代商船“南海一号”,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2007年12月,“南海一号”古沉船整体打捞出水。这条装载着无穷秘密的古沉船将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请回答:
(1)在丝绸之路上,留下了许许多多中外名人的历史踪迹,请说出:
①汉朝开辟丝绸之路的历史事件:
②唐朝与传播佛教有关的历史事件:
③元朝见证了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旅行家:
④清朝抗击外来侵略的军事将领:
(2)“南海一号”古沉船的重见天日,为我们研究宋代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请张开你想象的翅膀,猜一猜:如果这艘船从泉州港出航,船上可能装载着哪些货物?(至少列出三项)
(3)从汉代的“丝绸之路”到宋代的“南海一号”,其中反映的共同历史信息是什么?
2、16.文化是透视历史的门扉,历史并没有因时光的流逝而消失,它就蕴涵在文化的背影里。

A.明《元宵行乐图》    B.清木板年画《发财还家过新年》
从上面绘画作品中,你获取了哪些方面的历史信息?(写出四点即可)
方面一:
              
方面二:
方面三:
              
方面四: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