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七课:甲骨文和青铜器

文档属性

名称 冀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七课:甲骨文和青铜器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01-22 11:4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课甲骨文和青铜器
【学习目标】
1. 明白甲骨文和金文的含义,通过对甲骨文和金文的学习,了解汉字的演变,知道今天汉字与甲骨文的渊源关系。
2. 以司母戊鼎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取得的成就。
3.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协同合作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增进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
【知识网络】
产生原因:
含义:
甲骨文 出土地点:
意义:
甲骨文 制造:
和 青铜器 代表:
青铜器 精品:
含义:
金文
价值:
【学习流程】
流程一 (自学指导)
阅读教材第一目《甲骨文》,标出下列知识点,完成下列填空。
1.商朝人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字,被称为 。
2. 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文字,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3.甲骨文的内容涉及到 和 的众多方面,反映了当时的 情况,是研究 历史的重要资料。
4.商朝人记录占卜的文字称为 。
【平行训练】
1.文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我国最古老的文字是(   )
A拼音文字 B甲骨文 C拉丁文 D楔形文字
2.通过“甲骨卜辞”殷墟等遗物、遗迹,可以了解(   )
A夏朝历史  B商朝历史  C秦朝历史  D汉朝历史
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黄帝时期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4.为研究商朝历史提供了可靠的文字材料的是(   )
A甲骨文   B金文   C铭文   D隶书
流程二 (自学指导)
阅读教材第二目《青铜器》标出下列知识点,完成填空。
1.青铜器是用        合金制造的器物,是人类最早广泛使用的金属器具。
2.商周时期,我国       的冶炼和        的铸造工艺已经非常精湛。
3.青铜器的种类繁多,主要有     、     、      、     等。
4.出土于     的      是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      是商朝青铜器中的精品。
5.司母戊鼎形制雄伟,气势宏大,纹饰华丽,是        青铜器的代表作。
【平行训练】
1.巨大的司母戊鼎可以证明我国商周时期(   )
A青铜工艺水平高超   B原始农耕文明出现  C畜牧业发达  D铁器开始使用
2.中国第二大青铜器"四羊方尊"的制作朝代是(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3.青铜器的艺术价值体现在(   )
①整体结构美观 ②造型奇特或雄伟③纹饰讲究、线条丰富、图案优美④统治者用来祭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流程三 自学指导
阅读教材第三目《金文》,标出知识点并完成以下填空。
1.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    。商周时期,以钟、鼎为最重要的器皿,所以金文也称为      。
2.在青铜器上刻写文字始于 ,至 而兴盛。
3.毛公鼎上铸有497字,是迄今发现的     的金文。
4金文的篇幅 ,时间记录 ,很多金文是 的历史记录,  更高。
【平行训练】
1.著名的司母戊鼎因铸有“司母戊”三个字而得名,这三个字属于( )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2.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金文或铭文,这种文字主要出现在 ( ) 
①商朝 ②周朝 ③秦朝 ④汉朝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西周时期毛公鼎上的文字,属于( )
A甲骨文 B金文 C大篆 D隶书
【达标训练】
1、 选择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商朝,是因为商朝(   )
A有了史官  B有了确切记年  C有了史书  D留下了记载历史资料的甲骨文
2、甲骨文可能记载的内容有(   )
①禹传子家天下  ②分封制  ③日食月食  ④盘庚迁殷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尚书》中记载道:“惟殷先人,有典有册。”当时人们使用的文字主要是(   )
A刻画符号   B甲骨文   C金文   D小篆
4、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巨大的青铜器和造型奇特的青铜器分别是( )
A司母戊鼎、青铜面具  B四羊方尊、半坡人面鱼纹陶盆
C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D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
5、四羊方尊是中国第二大青铜器,那么中国第一大青铜器是(   )
A毛公鼎  B史墙盘  C司母戊鼎  D龙虎铜尊
2、 在一次文物拍卖会上,主持人展示了铸刻有甲骨文的西周毛公鼎仿制文物艺术品,并解说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
 找出错误:                                  
                                         
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