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外国诗二首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欺( )骗 镇( )静
萋( )萋 涉( )足
瞬( )息 延( )绵
2.选词填空。
(1)忧郁 忧伤
①我至今难忘他那____的眼神,其中仿佛写满了人生的愁苦。
②这一曲布鲁斯充满了离别的____。
(2)幽寂 幽静
①他一个人在这里度过了几十年____的生活。
②树影婆娑,夜晚分外____。
3.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一切/都将会/过去
B.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C.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D.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4.给下面人名按姓氏音序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佘赛花 ②仇春霖 ③任达华 ④解晓东
⑤姚明 ⑥曹雪芹 ⑦巴金 ⑧鲁迅
A.⑦⑥③④⑧①②⑤
B.⑦⑥⑧②③①④⑤
C.⑦⑥③⑧②④①⑤
D.⑦⑥④⑧③①②⑤
5.名著填空。
《红岩》是一部用烈士鲜血写成的英雄史诗,作者以昂扬的激情和壮美的色彩塑造了众多共产党人和革命战士的英雄群像:面对毒刑,____(填人物)傲然宣告“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成岗面对徐鹏飞的利诱愤然写下《____》(填作品)“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华子良为了与党组织取得联系,采取____的办法麻痹看守的特务,为越狱计划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阅读他们的故事,我们感受到了他们身上__ __的精神品质,他们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一)阅读课文选段,完成6~8题。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6.“生活欺骗了你”并非单指上当受骗,也是指__ __。
7.为什么被“生活欺骗”了,还“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8.说说你对画线诗句的理解。
(二)阅读课文选段,完成9~12题。
未选择的路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条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9.本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__ __
10.这首诗的思路非常清晰,请分别用四字词语把四节内容概括出来。
11.“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一句中的“伫立”能否改为“站立”?为什么?
12.古今中外有许多诗人、作家曾经对“路”有过精彩的描述,试写出两句让我们共勉。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3~16题。
风 暴
普希金
你可看过岩石上的少女
穿着白衣裙,立于波涛上,
当海水在混乱的幽暗里
和岸石游戏,澎湃和轰响,
当闪电以它紫红的光线
不断地闪出了她的形象,
而海风在冲击和飞旋,
扬起了她的轻飘的云裳?
美丽的是这海,狂暴、阴郁,
闪烁的天空没有一块蔚蓝;
但相信吧:岩石上的少女
比波浪、天空、风暴更美丽。
【相关链接】普希金在年轻时结交了一些后来成为“十二月党人”的朋友。虽然“十二月革命”最终遭到反动政府的残酷镇压,但他们的进步思想深深地震撼了普希金。这一时期他的作品多歌颂自由、进步,反对封建农奴制,抨击暴君专制。
13.诗的题目为“风暴”,自然“风暴”是诗人浓笔描摹的事物,仔细阅读,说说作者是怎样描摹“风暴”的。
14.诗人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少女的?着力刻画了她怎样的形象?
15.诗中所写风暴对表现少女有什么作用?
16.“风暴”和“少女”这两个形象有什么寓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提示:联系诗人的生活时代背景进行思考,诗人生活在俄国大革命时期)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7题。
回 首
汪国真
曾总想穿过那段
最无暇的时光
去实现所有缤纷的梦想
当回首深深浅浅的脚印
不禁顿足扼腕
恨冬日太短 夏日不长
真想把还没有走完的青春
重新再走一遍
便知该如何珍惜
每一抹黄昏 每一缕霞光
叹只叹光阴不肯倒流
从此 再也不敢懵懂与疏狂
17.请从文学欣赏的一两个角度赏析这首诗。
参考答案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欺( qī )骗 镇( zhèn )静
萋( qī )萋 涉( shè )足
瞬( shùn )息 延( yán )绵
【解析】 需要注意“镇”的韵母是“en”不是“eng”;“瞬”的声母是“sh”不是“s”。
2.选词填空。
(1)忧郁 忧伤
①我至今难忘他那__忧郁__的眼神,其中仿佛写满了人生的愁苦。
②这一曲布鲁斯充满了离别的__忧伤__。
(2)幽寂 幽静
①他一个人在这里度过了几十年__幽寂__的生活。
②树影婆娑,夜晚分外__幽静__。
3.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B )
A.一切/都将会/过去
B.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C.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D.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解析】 B项朗读节奏划分应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4.给下面人名按姓氏音序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B )
①佘赛花 ②仇春霖 ③任达华 ④解晓东
⑤姚明 ⑥曹雪芹 ⑦巴金 ⑧鲁迅
A.⑦⑥③④⑧①②⑤
B.⑦⑥⑧②③①④⑤
C.⑦⑥③⑧②④①⑤
D.⑦⑥④⑧③①②⑤
5.名著填空。
《红岩》是一部用烈士鲜血写成的英雄史诗,作者以昂扬的激情和壮美的色彩塑造了众多共产党人和革命战士的英雄群像:面对毒刑,__江姐__(填人物)傲然宣告“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成岗面对徐鹏飞的利诱愤然写下《__我的“自白书”__》(填作品)“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华子良为了与党组织取得联系,采取__装疯卖傻__的办法麻痹看守的特务,为越狱计划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阅读他们的故事,我们感受到了他们身上__坚决与国民党反动派抗争到底;对共产党的无限忠诚;对生死置之度外(视死如归)__的精神品质,他们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解析】 ①叛徒甫志高带领特务窜到乡下,江姐不幸被捕,被关押在渣滓洞里。面对毒刑,她傲然宣告:“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②成岗,1948年4月在工作间被捕,在狱中受尽酷刑,面对徐鹏飞的利诱愤然写下《我的“自白书”》,坚贞不屈,并坚持出版《挺进报》。③华子良,1934年因叛徒出卖被捕。为了不暴露共产党员的身份,在狱中,华子良整日神情呆滞,蓬头垢面,特务看守认为他是被关傻关疯了,便叫他“疯老头”。④《红岩》这部小说,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品质最高度的概括。红岩精神,是革命先烈坚持真理、坚决与国民党反动派抗争到底;对共产党的无限忠诚;对生死置之度外的最好诠释。
(一)阅读课文选段,完成6~8题。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6.“生活欺骗了你”并非单指上当受骗,也是指__人生遭受挫折__。
7.为什么被“生活欺骗”了,还“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__生活中的不幸、失意是暂时的,我们不要因为眼前的挫折就失去对未来的信心。__
8.说说你对画线诗句的理解。
__示例:人生难免会遭受挫折,我们要用积极的人生态度去对待,“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这样,越过坎坷之后回首过去,那一切艰难困苦都将变成“亲切的怀恋”,欲见彩虹必先经历风雨。(意近即可)__
(二)阅读课文选段,完成9~12题。
未选择的路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条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9.本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__象征。__
10.这首诗的思路非常清晰,请分别用四字词语把四节内容概括出来。
__驻足徘徊——做出选择——义无反顾——回顾往事。__
11.“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一句中的“伫立”能否改为“站立”?为什么?
__不能。因为此处主要是为了表达“我”面对岔路,在进行深刻思索,时间较长。“站立”表现不出时间之久和“我”的思索。__
12.古今中外有许多诗人、作家曾经对“路”有过精彩的描述,试写出两句让我们共勉。
示例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示例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
示例三: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3~16题。
风 暴
普希金
你可看过岩石上的少女
穿着白衣裙,立于波涛上,
当海水在混乱的幽暗里
和岸石游戏,澎湃和轰响,
当闪电以它紫红的光线
不断地闪出了她的形象,
而海风在冲击和飞旋,
扬起了她的轻飘的云裳?
美丽的是这海,狂暴、阴郁,
闪烁的天空没有一块蔚蓝;
但相信吧:岩石上的少女
比波浪、天空、风暴更美丽。
【相关链接】普希金在年轻时结交了一些后来成为“十二月党人”的朋友。虽然“十二月革命”最终遭到反动政府的残酷镇压,但他们的进步思想深深地震撼了普希金。这一时期他的作品多歌颂自由、进步,反对封建农奴制,抨击暴君专制。
13.诗的题目为“风暴”,自然“风暴”是诗人浓笔描摹的事物,仔细阅读,说说作者是怎样描摹“风暴”的。
__抓住了风暴中三个典型形象:在幽暗里和岸石游戏,澎湃和轰响的海水;紫红的闪电;冲击和飞旋的海风。__
【解析】 通读诗篇,诗人从三个方面描绘了风暴:“当海水在混乱的幽暗里和岸石游戏,澎湃和轰响”“当闪电以它紫红的光线不断地闪出了她的形象”“而海风在冲击和飞旋”,所以说风暴中的三个典型形象分别为:海水、闪电及海风。
14.诗人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少女的?着力刻画了她怎样的形象?
__从少女的穿着、站姿、背景等方面来描写的,着力刻画了少女静穆、素洁、勇敢的形象。__
【解析】 诗歌一开始就描绘出少女的形象:“岩石上的少女”“穿着白衣裙,立于波涛上”。岩石上的白衣少女,本就给人以美的形象,何况在汹涌的波浪旁。作者从少女的穿着、站姿、背景方面来刻画少女,突出她的美的形象。
15.诗中所写风暴对表现少女有什么作用?
__以狂暴的风暴来衬托少女柔韧而有力的美。__
【解析】 幽暗的海水、闪着紫光的闪电、失去蔚蓝的天空,这些困难和险境并没有吓倒她,并没有使她屈服,反而让她在这风暴里更加美丽。
16.“风暴”和“少女”这两个形象有什么寓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提示:联系诗人的生活时代背景进行思考,诗人生活在俄国大革命时期)
__“风暴”象征革命浪潮;“少女”象征革命者。表现了诗人对革命者坚定的信念、英勇的气概的赞扬之情。__
【解析】 此题可根据提示并联系【相关链接】中的内容来理解。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7题。
回 首
汪国真
曾总想穿过那段
最无暇的时光
去实现所有缤纷的梦想
当回首深深浅浅的脚印
不禁顿足扼腕
恨冬日太短 夏日不长
真想把还没有走完的青春
重新再走一遍
便知该如何珍惜
每一抹黄昏 每一缕霞光
叹只叹光阴不肯倒流
从此 再也不敢懵懂与疏狂
17.请从文学欣赏的一两个角度赏析这首诗。
__示例:诗中用了大量的比喻,“深深浅浅的脚印”比喻过往的足迹,“每一抹黄昏、每一缕霞光”比喻美好的事物。作者叹息时间过得太快,感叹自己让过去的美好时光就在懵懂与疏狂中飞快地流逝。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的青春时光的无限追忆,还表达了诗人想把还没有走完的青春再重复走一遍的感情。这首诗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珍惜我们现在拥有的青春。__
【解析】 “文学欣赏”一般有四个角度:①语言,欣赏其写作方法的作用,语言表达的效果;②意境,欣赏诗歌所描写的景物表现出的情境;③形象,欣赏诗歌中人或自然物的形象,理解其意象的含义;④情感,欣赏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本诗是汪国真写的一首现代诗歌,诗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告诉我们,时光不等人,要我们珍视美好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