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新航路的开辟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新航路的开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01-23 18:5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7课 新航路的开辟
1、15世纪时,欧洲人急于开辟新航路的原因,不包括 ( )
A.为迅速沟通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B.《马可波罗游记》的流传,诱使他们到东方去寻找黄金和香料
C.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使他们渴望获得黄金
D.为了传播基督教
2、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条件是( )
①商人和资产阶级需要黄金来扩充资本
②西欧生产力的发展 ③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
④科学技术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③④
3、被公认为开创了欧洲航海探险的伟大时代是( )
A 哥伦布 B迪亚士 C亨利王子 D麦哲伦
4、下列航海家的远航活动,按其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达.伽马到达印度 ②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③哥伦布首航美洲 ④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③④①  D.③①②④
5、新航路的开辟之所以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进步,最主要是由于( )
A.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B.人类开始由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C.证明了地园学说
D.近代商品和证券交易所开始出现
6、新航路开辟的对欧洲产生的重大影响不包括
A.欧洲与亚洲、非洲的贸易扩大
B.主要商路从大西洋沿岸转移到地中海
C.世界各地的商品在欧洲市场上出现
D.各种新的商业组织纷纷在欧洲出现
7、对新航路的开辟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欧洲各国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B.欧洲各国社会矛盾的激化
C.天文地理知识与航海造船术的进步
D.《马可·波罗游记》对东方探险的激励
8、新船路开辟的积极意义主要是:()
A.结束各洲彼此隔绝状况,扩大世界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
B.各地区经济文化交往,促使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C.世界主要商路与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D.大量贵金属流人欧洲,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的发明创造,几乎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如下表:
年 代
科技发明(件)
中国
世界其他国家

百分比

百分比
公元l-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l-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l-1500年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l-1840年
472
19
4%
453
96%
材料二: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但16世纪以后,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国的文明却没有能够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科学史上把这个问题称为“李约瑟难题”。
材料三: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地位变化情况。
(2)依据材料三,分析三大发明对欧洲历史发展的贡献。
(3)你认为3至13世纪“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明清时期中国为什么不能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
【课后巩固】
10、葡萄牙和西班牙开辟新航路的直接目的是
A.进行直接的香料贸易 B.证明地圆学说
C.传播基督教 D.征服东方
11、西欧航海家开辟新航路的环球航行,先后经过的海洋是
①大西洋 ②印度洋 ③北冰洋 ④太平洋
A.①②③ B.④①③ C.①④② D.④②①
12、开辟新航路带来的后果中,不包括( )
A、西、葡两国扩充了资本 B、意大利的商业地位削弱
C、扩充了欧洲与亚洲、非洲之间的贸易 D、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
13、1520年,一位萨克森商人在里斯本买到了许多玉米回去赚了大钱,他讲“要感谢上帝……”,另一位商人说:你还要感谢 ( )
A.西欧一些特色农业区的资本家种出了玉米
B.葡萄牙商人从摩洛哥运回了玉米
C.阿拉伯人从非洲运来了玉米
D.葡萄牙人从美洲运来了玉米
14.欧洲殖民帝国对殖民地血腥掠夺,对欧洲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增强殖民者国家实力
B.满足殖民统治者奢侈生活
C.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
D.加强了欧洲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物质基础
15、世界市场开始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包买主的出现
C.西班牙、葡萄牙进行殖民活动 D.商业资本的巨大作用
16.16世纪,欧洲与亚洲、美洲和非洲的贸易往来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工业革命 C.价格革命 D.文艺复兴
17、(2000·全国·4)据《明史》,明朝奉行“厚往薄来”政策,对竭诚朝贡者“皆倍偿其价”;(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费亦不赀(赀:计算)。”
请思考:结合所学知识,比较郑和下西洋与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远航在目的与性质、历史影响方面的差异,分析明清时期我国远洋航海事业与西方相比从先进转为落后的原因。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在地理大发现前,欧洲人对生活在神秘遥远的东方人民深感离奇莫测;传奇的虚幻令人惊愕:如说恒河源头的印度人吃蛇,而且能活到400岁;有些人生来只有一条腿,但行动灵巧……甚至认为印度洋的土地上是一个由人和动物两类怪物组成的世界。
材料二:明朝万历年间(16世纪后期),西洋传教士利玛窦来华拿出一幅世界地图给中国人看,这是中国人首次面临另一种崭新世界观,因为明代中国人的地图清楚标明:中国居于世界中心,由中国十五个布政使司居地图中部,四周有海环绕,海中有若干岛屿,上面写着九个蛮国名称。这些“岛国”总面积可能还不如中国一个省份大……
材料三:直至15世纪,欧洲的世界地图也很简单:基督耶稣高高在上俯视世界,从诺亚方舟洪水退却之后,诺亚三个儿子分别居住欧、亚、非三洲成为各洲始祖。地图上用圆规画出网状,网状内有代表城市和王国的旗帜与城堡,所谓“世界”即以地中海区域为主要范围的世界。
请回答:
①为何当时的欧洲人会对东方有如此怪异的印象?
②为何当时的中国人会坚持那样的世界观?
③为何欧洲人在15世纪前会绘制如此的世界地图,并坚持地中海中心的世界观?
参考答案
1-5ABCCB 6-8CAA
9、
(1)明清(或16世纪)以前,中国的科技成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明清以后走向衰落。
(2)三大发明的外传,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促进作用。火药摧毁了欧洲封建统治的军事基础;指南针为西欧人新航路的开辟和海外殖民征服创造了条件,加强各地的联系,从而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印刷术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3)发达原因: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中央集权国家政权的支持和组织;民族融合,多民族的共同努力;吸收外来先进科技成果;科技成果的继承与发展等等(其他观点,只要符合史实,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不能产生近代科技的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文化专制;实行闭关锁国;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科举制度的束缚等等。(其他观点,只要符合史实,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10、A C A D C A A
17、目的与性质: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联系,满足统治阶级对异域珍宝的需求,是封建制度下的政治行为和不计经济效益的贡赐贸易;西方远航是为了开拓市场,攫取暴利,是资本主义海外殖民性质。
历史影响:郑和下西洋促进了明朝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但贡赐贸易无益于国计民生;西方远航为新兴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原因:明初贡赐贸易“倍偿其价”,造成重大损耗,缺乏生命力;明清闭关自守、实行海禁,航海业每况愈下。西方为资本原始积累所驱使,远洋航海事业蒸蒸日上。
18.①欧洲人从13-15世纪,由于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地中海航路,丝绸之路中断,东西方交流停滞,所以对东方充满着神奇而虚幻的主观臆想。
②中国长期以来以“天朝上国”自居,自视为世界文明的中心,视海外邦国皆是不开化的蛮夷之地,接受中国文明的恩施与教化。(4分)
③欧洲中世纪接受的是罗马天主教皇、基督教会颁布的创造世界与人类的宗教世界观,地图的结构源自《圣经》诺亚方舟的故事。
15世纪之前的欧洲,由于罗马教皇在地中海的意大利,统治着地中海区域为中心的欧洲版图,所以他们坚持地中海为中心的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