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北京市的城市特征与建设成就
教学目标
1.知道北京是中国的首都;能举例说明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
2.能利用地图说明北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特征。
3.初步学会通过报刊、网络等媒体收集、整理相关地理信息,印证北京的城市职能。
教学重点
北京市的自然地理特征、城市职能和城市建设成就。
教学难点
北京市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天安门广场”“故宫”“长城”等景观图片,引导:这些地方在我国哪里啊?(北京)——今天我们就从地理角度来认识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北京!
二、教授新课
(一)自然地理环境
教师引入:我们首先来认识北京的自然地理特征。一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一般从哪些方面进行归纳分析呢?(位置、地形、气候、河流和自然资源等)
承转:我们首先来了解北京的地理位置。地理位置包括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
活动1:读图8-1.8-2,说出北京的地理位置。
学生答:略。
归纳:(1)绝对位置:地理坐标(40°N, 116°E),位于北半球中纬度暖温带。
(2)相对位置:东南与天津为邻,其他三面被河北包围;位于华北平原北缘,距离渤海较近(靠山向海)。
过渡:北京的地形有什么特征呢?
活动2:读图8-2,从地形类型、地势特征和地形差异来分析北京的地形特征。
学生答:略。
归纳:(1)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
(2)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判断依据:河流从西北向东南注入渤海。
过渡:那么,北京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对北京的气候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活动3:读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北京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说出北京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
学生答:略。
归纳:北京属温带季风气候(地理位置对气候形成的作用);气候特征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集中在夏季。
活动4:投影展示北京、天津、张家口的相对位置示意图,完成教材P71活动3。
归纳:纬度因素、海陆位置和地形地势影响着北京与周边地区的气候差异。
(二)政治文化中心
引入:了解完北京的自然地理特征后,我们再来看看作为一国之都的北京的主要城市职能有哪些。
提问: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北京形成了独特的历史文化。你能从地理位置的角度解释下吗?
评价归纳:北京地处华北平原、太行山区、内蒙古高原交会的枢纽地带,距离渤海和东北地区都比较近,地理位置重要,自然条件优越。正是由于北京地理位置优越,所以北京自古就是中国的战略重镇,金、明、元、清四个朝代先后在此建都,新中国成立后,又一次定都北京。
承转:北京有3000多年的建成史和800多年的建都史,荟萃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是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
课堂活动:展示北京6处世界文化遗产景观图和分布图,让学生阅读教材P72“历史悠久的北京”。分小组推出代表,扮演导演角色,向同学们介绍北京的世界文化遗产。并引导学生读图8-3.8-4,让学生说说他们了解的北京四合院和京剧。
过渡:北京是著名古都,更是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现在,北京仍然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课堂活动:请大家阅读教材P72,看看从哪几个方面可以说明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
归纳:(1)政治中心:中国最高权力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及党中央等都在北京。
(2)文化中心:北京有北大、清华、人大、中科院等数百所高校和科研机构,还有众多体育馆、各类博物馆、众多国家级文艺团体等。
(3)国际交往中心:北京有许多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海外企业代表机构等。
(三)城市建设成就
引入:北京具有悠久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些成就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讲述:北京城市建设的成就包括很多方面,我们从城市面积和功能区、面貌、交通、产业和环境保护等方面了解。
课堂活动:引导学生读图8-11,根据功能区的分布,判断北京城市地域面积有何变化。
归纳:北京城区面积不断扩展,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课堂活动:读图8-12.8-13和8-14,归纳北京城市面貌的发展特点。
归纳: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当中,北京建立了很多高楼林立的功能区,同时也注意保持旧城基本格局和原有风貌。
课堂活动:引导学生读图8-15,并阅读教材P75内容,归纳北京市的交通特点。
归纳:北京城市道路、地铁、轻轨铁路组成了市内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多条高速公路、铁路、高速铁 路在北京交汇,对外陆上交通便利,北京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居世界第二,对外航空运输发达。
过渡: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的产业又有何特点?
归纳:因主要职能的要求,北京经济以第三产业为主,金融业、会展业、文化体育产业和旅游业发达。 第二产业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中关村是著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汇集有众多的高科技企业。
课堂活动:引导学生读图8-17.8-18,播放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归纳: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了第二十九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