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鸦片战争
【达标训练】
【基础达标】
1.(2010年湖南衡阳八中模拟)毛泽东曾经总结道“自1840年起,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侵略
过我们,每一次战争几乎都以中国战败、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终。”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其根本
原因是( )
A.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 B.中国政府的软弱可欺
C.中国近代化尚未起步 D.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
2.(2010年湖南衡阳模拟)清朝旧制规定,“凡帝王有失国之寸土者,不得立圣德神功碑。”下列清朝皇
帝最早可能无此碑的是( )
A.嘉庆 B.同治 C.道光 D.咸丰
3.(2009年全国高考I卷,17)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
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4.人们在研究历史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鸦片战争这一事
件:过去,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我国史学家则从民族命运来思考这一战争;在当今
文明史观认识下,人们又会有新的结论。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
A.英国史学观/文明冲突,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商业战争
B.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C.英国史学观/侵略战争,中国史学观/商业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D.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文明冲突,文明史观/侵略战争
5.(2009年广东广州模拟)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有学者在谈到这次战争之后中外交往的
历史时曾说:“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
问题:
(1)“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指的是什么?
(2)简要叙述中国在19世纪是如何受到“不平等待遇”的。
(3)你如何评价这位学者的观点?
【考题回放】
1.(2009年广东高考文基卷,22)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
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的一种奇
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
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
C.“对联式悲歌” 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
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
2.(2009年海南高考卷,13)2009年2月,佳士得拍卖公司在巴黎拍卖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中的兔首、
鼠首。这两件中国文物被掠夺于( )
A.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甲午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第10课 鸦片战争
【达标训练】
【基础达标】
1. 解析:近代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西方国家处于资本主义阶段。因此落后的封建制度无力与资本主义制度抗衡,这是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
答案:D
2. 解析:道光帝时,中国签订《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
答案:C
3. 解析:从材料中的“自不得提书‘夷’字”,可知西方列强以条约的形式,否定了清王朝以“天朝上国”自居的规制,故选B项。
答案:B
4. 解析:从英国史学观的角度看鸦片战争,其认为是商业战争;从中国史学观的角度看鸦片战争,其认
为是英国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看,是指两种不同文明(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冲突。
答案:B
5.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外交地位变化的认识。第(1)问考查鸦片战争前封建统治者闭目塞听、以“天朝上国”自居的虚骄自大的心态。第(2)问考查了鸦片战争后中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任人宰割的屈辱外交史。第(3)问为开放性试题,或立或破,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1)清朝前期盲目自大,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2)组织:列举;部分列举,部分有简单组织;语句连贯通顺;回答形成结构和层次。史实:包括近代侵略中国的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以及对中国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3)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如:能对作者的观点进行批判性、反思性的回答。
【考题回放】
1.解析: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从上述材料来看,“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是英国政府。“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对联式悲歌” 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胜败对比;“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英国体现出其侵略本质。
答案:A
2.解析:圆明园被焚掠是在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