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6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罗马贵族共和制建立于( )
A.公元前8世纪末 B.公元前7世纪初
C.公元前6世纪末 D.公元前5世纪初
思路解析:公元前8世纪末罗马城成立,公元前6世纪末罗马成立共和国,这两个时间比较容易混淆。
答案:C
2.下列关于《十二铜表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在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产生的 B.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
C.产生于公元前5世纪中期 D.它极力打击贵族,维护平民利益
思路解析:《十二铜表法》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特权,保护了平民利益,但从根本上讲它还是维护贵族的利益。
答案:D
3.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是下列哪一部法律的编纂( )
A.《民法大全》 B.《十二铜表法》
C.万民法 D.公民法
思路解析:《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是罗马法体系的开端,而公民法、万民法是罗马法的发展演变过程,《民法大全》是罗马法编纂的结晶,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形成。
答案:A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下列关于早期罗马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早期罗马法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 ②贵族不能够随便解释法律 ③早期罗马法本身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思路解析:早期罗马法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法律与习惯之间没有明显的界线,早期罗马贵族可以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来保护贵族特权。所以②是错误的。
答案:C
2.奴隶在法律上是“可以购买的东西”,无异于其他一切形式的财产,可以被买卖。这一规定出自( )
A.公民法 B.《十二铜表法》 C.万民法 D.《民法大全》
思路解析:罗马万民法主要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万民法是适应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而产生的,适应了罗马的对外扩张。
答案:C
3.罗马法制定和实施的根本目的是( )
A.顺应经济的发展变化
B.维系和稳定帝国的统治
C.对罗马统治者的财产加以法律保护
D.把罗马法律和政治制度推向帝国的每一个角落
思路解析:罗马法作为统治者的一种措施,虽然在各个方面能起到作用,但其制定和实施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巩固统治。
答案:B
4.公元前3世纪中期,罗马建立的第一个海外行省是( )
A.雅典 B.迈锡尼 C.西西里 D.克里特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容易忽视的基础知识,注意把握。
答案:C
5.罗马公民法包括以下哪些法令( )
①元老院法令 ②元首命令 ③大法官告示 ④不具法律效力的习惯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思路解析:公民法基本上属于罗马及其公民的法律,包括元老院法令、元首命令、大法官告示,还包括一些具有法律效力的习惯法。
答案:A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古代罗马政治家和法律思想家西塞罗,16岁就到罗马学习法律和哲学,随后前往雅典从事哲学研究和辩论活动,担任过罗马执政官。他在政治思想上,把抽象的哲理与具体的罗马法相结合,认为法源于自然,而“自然赋予所有人理性”,所以也赋予所有人“法”;自然界存在着一种普遍法则,它永恒不变。他的自然法思想在欧洲大陆影响深远,近代资产阶级自然法学说理论家把自然法称之为上帝制定的法律。西塞罗还被很多人称为“自然法之父”。
材料二:罗马法的影响还涉及到亚洲。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中国清末和民国时期的民法,都受到罗马法的影响。我国现行的《民法通则》和《继承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罗马法的原则。
请完成: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罗马法的影响,并举例说明。
思路解析:两则材料主要反映的是古罗马法律思想家西塞罗的法学思想的影响和罗马法对中国、日本的影响。
参考答案:以西塞罗为代表的罗马法学家的法律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罗马法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19世纪以来欧洲大多数国家皆以罗马法为法制基础,制定本国法律制度,如《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罗马法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后影响到中国和日本,如我国现行的《民法通则》。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1.《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标志着( )
A.罗马“万民法”的诞生 B.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C.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D.罗马法制制度的最终确立
思路解析:罗马“万民法”是在罗马对外扩张过程中由公民法演变而来的;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标志是《民法大全》;“法制制度”这一概念应该是近代出现的。
答案:C
2.下列关于罗马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罗马法最初形成于平民与贵族的斗争中
B.罗马法是建立在奴隶制经济基础之上的
C.罗马法律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
D.罗马法的本质是维护奴隶主私有制和对奴隶的专政
思路解析:仅限于罗马公民的是罗马法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公民法,而罗马法的另一组成部分万民法则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
答案:C
3.罗马皇帝哈德良说:“皇帝的命令就是最高的法律。”对此理解不准确的是( )
A.罗马没有法律 B.皇帝颁布的法令是法律的组成部分
C.罗马法面前不能保证人人平等 D.罗马法保护奴隶贵族的利益
思路解析:A项说法错误,因为罗马法律在当时是比较完备的。
答案:A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罗马法为皇帝和元老院的权力提供了法律依据
B.罗马法从根本上维护奴隶制度,但也一定程度上给奴隶以公民权
C.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
D.罗马法是现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
思路解析:罗马法是维护奴隶制度的,不可能给奴隶以公民权,所以B项前半句是正确的,而后半句错误。
答案:B
5.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格说:“罗马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罗马法对罗马持久的统治的维系起了积极作用
B.罗马人不仅能以武力打天下,更懂得以法律统治世界
C.表明罗马法律体系的高度成熟
D.罗马法在世界史特别是世界法律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思路解析:耶林格这句话的中心即罗马法律对世界的征服是三次对世界征服中“最平和、最持久的”,由此可看出罗马法对世界的巨大影响。
答案:D
6.罗马法中有句名言,即“没有告诉人就没有法官”,由此发展而成的审判原则是( )
A.“一事不再理”原则 B.“非经起诉,法官不得审判”的原则
C.陪审制原则 D.证人制原则
思路解析:“没有告诉人就没有法官”是由“控诉式诉讼”派生而来的“不告不理”的原则。资产阶级对此加以继承、发展而成为“非经起诉,法官不得审判”的原则。
答案:B
7.《十二铜表法》制定前,罗马贵族喜欢用习惯法裁判,主要是因为习惯法( )
A.主要维护贵族利益 B.是不容更改的传统法律
C.可以随意进行解释 D.是公正公平的成文法律
思路解析:A、B、D三项的表述均不符合习惯法的内涵和外延,罗马当时的法律都是维护贵族利益的,具有阶级性,对所有阶级来说不可能是公正公平的。故选C项。
答案:C
8.下列有关古代罗马万民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
B.基本上属于罗马及其公民的法律
C.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D.适用于帝国境内各民族以及外邦自由民
思路解析:罗马对外扩张的过程中,公民法逐渐变为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B项是公民法的属性。
答案:B
9.古代罗马的法律对后世影响非常深远,古代罗马立法和今天各国的立法的相同点是( )
A.内容相同 B.范围相同 C.程序相同 D.目的相同
思路解析:法律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这是古今立法的相同点。
答案:D
10.世界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产生于( )
A.古希腊 B.古罗马 C.英国 D.法国
思路解析:古罗马的法律体系是内容丰富、体系完善,影响广泛而深远的法律体系。
答案:B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十二铜表法》规定的诉讼制度是法律诉讼,即罗马公民向行政长官郑重宣告自己的权利,并严格遵守诉讼语言和诉讼动作的有关规定。
材料二:这种法律诉讼的特点是,整个诉讼过程全用言词,不作记录。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必须严格使用法律术语,否则即使理由充分也会败诉。例如,某人因葡萄蔓被毁而起诉,在诉讼中不用“树木”,而称“葡萄蔓”,那么他将败诉,因为该法中只有“树木”一词。
——以上材料均摘自《早期罗马法》
请完成:
早期罗马法的这种诉讼制度是否合适?为什么?
思路解析: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只用语言不作记录”和“必须严格使用法律术语”,然后围绕这两点分析其危害即可。
参考答案:不合适。只用语言不作记录,很可能会出现诉讼过程的前后矛盾,不利于客观公正。不用法律术语就会败诉,就会使一部分人因表述原因败诉,尽管他是受害者;另外向一部分不识字的人关闭了用法律维护自己权益的大门。
12.古代罗马公民法逐渐演变为万民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思路解析:解答时,应首先仔细审题,明确问题的具体要求是回答原因;其次,应主要抓住罗马共和国的扩张这一总体背景,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民族矛盾、经济发展等法制建设的新需求。
参考答案:罗马共和国的对外扩张使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之间出现新的矛盾,特别是被征服者无法享受罗马公民权,不受公民法保护,引起社会动荡;版图的扩展,国际交往的扩大,也引起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经济活动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因此,罗马公民法已无法应对这些新变化,逐渐演变为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这就是万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