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第9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法国以共和制为政体形式的统治得到最终确立是在( )
A.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时期 B.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时期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 D.法兰西第四共和国时期
思路解析:1875年,国民议会通过法案,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共和制,共和派在宪法颁布后几年内掌握了关键性职位。
答案:C
2.“当代重大问题不是用说空话和多数人的决议所能解决的……而是要用铁和血”的提出者是( )
A.拿破仑·波拿巴 B.俾斯麦 C.路易·波拿巴 D.威廉一世
思路解析:德国统一是由普鲁士的“铁血宰相”俾斯麦领导的,他实行的是“铁血政策”。
答案:B
3.阅读下列材料:
维克多·雨果在《九三年》这部英雄史诗般的作品中大篇幅地描写和歌颂了国民公会:它“从革命中脱颖而出的同时,也创造着文明。它是一座熔炉,一座冶炼的熔炉。这座熔炉里虽然翻滚着恐怖,但也酝酿着进步”。
请完成:
(1)国民公会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
(2)为什么说国民公会“脱颖而出的同时,也创造着文明”?
思路解析:第(1)问可结合作品名称进行时间定位;第(2)问可从国民公会的性质方面分析。
参考答案:(1)1792年巴黎人民起义,推翻王权之后,国民公会举行第一次会议。
(2)因为它是经普选产生,是对专制王权的否定,是民主得到发展的体现。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对德意志统一有着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应该是( )
A.威廉一世 B.威廉二世 C.俾斯麦 D.希特勒
思路解析:俾斯麦通过王朝战争,利用“铁血政策”使德国完成了统一。
答案:C
2.英国君主立宪制与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相同点是( )
①国王(皇帝)可以世袭 ②国王(皇帝)是国家元首 ③内阁总理(宰相)由议会选举产生 ④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思路解析:英国的内阁首相由在议会选举中获胜的政党的首领兼任,而德国总理由议会直接选举产生。
答案:C
3.阻碍德意志帝国资产阶级民主改革彻底完成的因素有( )
①君主制被保留 ②容克地主包揽所有军政要职 ③容克地主的政治经济利益没有被触动 ④普鲁士军国主义传统得以延续 ⑤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的设立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思路解析: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的设立对德国民主进程起了促进作用,所以⑤不正确。
答案:B
4.法兰西第一帝国的性质是( )
A.资产阶级军事专政 B.资产阶级共和政权
C.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权 D.封建君主专政
思路解析:拿破仑建立的法兰西第一帝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军事专政。
答案:A
5.下列有关统一后德意志帝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保留了君主制度 B.消除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
C.没有彻底完成资产阶级民主改革 D.没有根本触动容克地主的政治经济利益
思路解析:德意志帝国统一后保留了军国主义传统,而不是消除。
答案:B
6.阅读下列材料:
1882年3月,日本政府为制定一部满足帝国统治需要的宪法,专门派以伊藤博文为首的“宪政考察团”去欧洲考察。柏林大学的一位教授给他们建议:“欧洲各国中,德国情况与日本最为近似。德国虽设议院,但贤明皇帝在上,议院之权薄弱。如今日本开设议院,亦不可以议院之多数决定事项。”伊藤等人对此非常信服,便决心以德意志帝国宪法为蓝本来制定日本帝国的宪法。
——刘祚昌主编《世界史·近代史》
请完成:
(1)《德意志帝国宪法》是在什么时间颁布的?该宪法具有什么局限性?
(2)“德国虽设议院,但贤明皇帝在上,议院之权薄弱”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思路解析:第(1)问需要熟记基础知识,以便准确地再认再现;第(2)问需结合《德意志帝国宪法》中关于皇帝权力和议会权力的内容进行回答。
参考答案:(1)颁布时间:1871年。局限性: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2)观点:正确。原因:《德意志帝国宪法》虽然规定德国为联邦制的君主国家,但国家的最高权力掌握在皇帝和首相手中,议会特别是帝国议会权力很小,无法通过任何一项不利于政府的法案,也不拥有任何行政监督权。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国总统权限范围之内的是( )
A.任命外交部长 B.任命国防部长 C.特赦犯人 D.立法
思路解析:法国总统有权任命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缔结并批准条约,有特赦权。立法权由法国的议会掌握,但总统拥有签署法律的权力。
答案:D
2.汤姆是来自内华达州的众议员,约翰是该州的参议员,汤姆的任期比约翰( )
A.短3年 B.长3年 C.短4年 D.长4年
思路解析:1787年宪法规定,参议员的任期为6年,众议员的任期为2年。
答案:C
3.现任法国总统希拉克不能够行使的权力有( )
A.作为国家元首出访别国 B.指挥法国军队
C.缔结条约 D.主持内阁会议
思路解析:希拉克是法国总统,可以行使的权力有缔约、特赦、指挥军队等。内阁会议由法国总理主持。
答案:D
4.与1689年英国政体相仿的法国政权存在于( )
A.1788—1789年 B.1789—1792年
C.1792—1793年 D.1793—1794年
思路解析:首先明确英国的政体是君主立宪制,然后分析这四个时间段中哪个实行君主立宪制即可。1789—1792年的法国是君主立宪制。
答案:B
5.德皇威廉一世的权力不包括( )
A.宣战权 B.军权
C.主持帝国政府工作 D.任命帝国首相
思路解析:德意志帝国的行政权是由内阁首相掌握的。
答案:C
6.下列关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共和派与保皇派激烈斗争的结果
B.该宪法规定了行政权归于总统,由选举产生
C.标志着法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共和政体
D.该宪法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参与政权的机会,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思路解析:法国1875年宪法公布后,共和派经过艰苦斗争,终于在国家政权中占据了多数席位,确立了共和政体,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分享政权的机会,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C
7.《德意志帝国宪法》的最大特点是( )
A.专制主义色彩 B.军国主义色彩
C.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D.议会有参与制定法律的权力
思路解析: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君主拥有的权力很大。
答案:A
8.1792年法国称共和国,1804年法国称帝国,在这一变化中没有改变的是( )
A.阶级基础 B.国家政体 C.内外政策 D.与人民的关系
思路解析:从共和国到帝国,这是政体的改变,而其中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这一点没有改变,因此阶级基础没有变。
答案:A
9.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由下列哪一项负责通过的( )
A.三级会议 B.制宪会议 C.国民议会 D.参众两院
思路解析:该题考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制定者,考查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
答案:C
10.1890年,俾斯麦因为与德皇威廉二世意见不合被罢免。德皇的这种做法属于( )
A.合法的 B.违法的 C.说不清 D.屠戮功臣
思路解析: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宰相由皇帝任命,不由议会选举。因此,德皇随时罢免俾斯麦是符合宪法规定的。
答案:A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恩格斯说:“如果说这两个伟大民族(指德意志和意大利)在1848—1871年内得到复兴并以这种或那种方式重新获得独立,那么这是因为,正如马克思所说,那些镇压1848年革命的人违犯了自己的意志充当了这次革命的遗嘱执行人。”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材料二:(俾斯麦)“他是有名的1848年革命的死敌,他憎恨任何民主运动和人民运动”……恩格斯有一次称俾斯麦为“非出本心的革命者”。 ——维纳·洛赫《德国史》上册
材料三:恩格斯说:“自从俾斯麦利用普鲁士军队及其成功地实现了资产阶级的小德意志计划以后,德意志的发展就这样坚决地采用了这个方向以致我们和其他人一样只好承认这个既成事实,不管我们是否喜欢他。”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
材料四:俾斯麦依照自己的方式,依照容克的方式,完成了历史上的进步事业,但是,谁要想根据这点证明社会主义应当帮助俾斯麦,那这个马克思主义者“真是太好了”。
——《列宁全集》第2卷
请完成:
(1)据材料一,马克思所指的“遗嘱”是什么?俾斯麦为什么能“违犯了自己的意志充当了这次革命的遗嘱执行人”?
(2)据材料二,说明恩格斯称俾斯麦为“非出本心的革命者”的原因。
(3)据材料三,俾斯麦成功地“实现了资产阶级的小德意志计划”指的是什么?
(4)据材料四,说明俾斯麦“依照自己的方式,依照容克的方式”指的是什么?并说明德意志采取这种方式的原因。
(5)综合以上材料,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对俾斯麦历史功绩做了充分的肯定,你认为评价历史人物应该采取什么原则?
思路解析:回答好此题,不仅要熟练掌握教材的有关知识,还应该把许多史实和材料中有关名人的语言进行综合分析,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把它放到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去分析,以真正把握其内涵。
参考答案:(1)“遗嘱”指1848年革命未能完成的消除封建割据、实现国家统一、民族独立的革命任务。因为俾斯麦是资产阶级化的容克代表。
(2)因为俾斯麦在德意志统一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而统一实质上是消除封建割据,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也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一种资产阶级革命。
(3)经过1866年普奥战争,奥地利被排除出德意志,建立了初步统一的北德意志同盟。
(4)推行“铁血政策”,发动三次王朝战争。因为资产阶级的软弱和无产阶级的不成熟。
(5)应该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实事求是,坚持生产力发展的观点。不管其主观动机如何,只要在客观上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顺应历史潮流,就要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