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音乐下册《非洲交响曲》教案
一、 欣赏《非洲交响曲》
1、 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表现浓浓非洲风情的管乐合奏曲,单三部曲式结构。乐曲一开始,具有非洲民族乐器特性的康加鼓等打击乐伴着富有非洲音乐特点的节奏,表现出茫茫非洲原野上一群动物由远而近地走来。
2、 教学建议
(1) 这是一首根据非洲音乐元素进行创作的乐曲,音乐素材集中,手法简练,因此可以让学生辨听旋律主题。
(2) 乐曲形象鲜明,可以让学生自由地想象。
二、演唱《我的小猫》
先让学生拍击节奏型。第二乐句的节奏比较难,老师不仅要从理论上加以说明,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找到节奏感觉,所以要作适当指挥和引导。也可选用一些打击乐器编配伴奏。条件允许可以学唱此歌。
二、 活动与创造
(一)听赏思考
1、活动要求
引导学生在听常中关注乐曲中节奏、音色等表现手段,并以此为依据,结合非洲人民的生活、劳动背景,感受乐曲的情绪、风格。
2、活动建议
(1)练习1应结合听赏《雪神颂》完成。让学生模仿拍击非洲鼓乐,从体验与感受中获得答案。
(2)练习2应结合听赏《非洲的节日》完成。建议让学生在聆听音乐的同时,作些记录,得出答案。
(3)练习3在听赏《猎人的舞蹈》后进行。可先让学生根据题材中的节奏进行节奏拍击,也可创作一些节奏型进行拍击
(4)练习4涉及到一些拓展的内容。可让学生在聆听的基础上,充分思考,寻找资料。
(二)歌表演
1、活动要求
要求学生对非洲音乐的特点有较正确的了解,这样才能选用适当的打击乐器音色和节奏模仿非洲音乐的风格。动作的编创必须符合音乐的特点,符合节奏和风格。
2、活动建议
(1)应在听赏《尼罗河畔的歌声》以后进行此活动。打击乐器以鼓为主。
(2)可播放一些非洲舞蹈或是非洲人民生活的录像画面作为铺垫,为学生提供素材。
(3)以即兴编创为主。教师可邀请班级中有舞蹈专长或是有表演特长的同学,在课前稍做准备,在课上提供基本的创作素材,与老师及学生一起创作。
(三)节奏小品
1、活动要求
要求学生进行充分的想象,用节奏创设一种丛林中的意境和模拟非洲人民的风俗。
2、活动建议
(1)非洲黑人的节奏构造可以认为是非常发达的。但是看上去很复杂的音乐节奏,实际上仔细一辨别,则是由极其单纯的节奏不断地“交替”或“冲突”而产生的。
(2)创编小品时可分组进行,每一组选择一样打击乐器和创作一小节节奏,然后合起来,听听效果,要充分利用音色、速度、力度的变化来节奏乐的内容。
(3)小品演绎结束后,请同学谈谈他们的创编节奏或是合奏各自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景,如狩猎、腊拜、祈祷、劳作、欢庆,还是与侵略者进行斗争。
(4)声部重叠的多少应有变化。
四、自我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