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音乐下册《非洲掠影》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本单元的的学习,领略非洲音乐的特点与风格,了解非洲国家的地域风貌和人文背景,激发学生热爱世界民族音乐的情感。
2、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人文知识,拓宽音乐视野和相关知识面;能够选择适当的力度、速度、音色、感情来演唱外国歌曲,能运用课堂乐器较完整地演奏乐曲。
3、通过听赏,具有器乐音色听辨能力和音色感受力;通过歌唱,具有歌曲分析、处理能力;通过即兴节奏编配和《椰林鼓声》小品演绎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教学中结合作品复习相关的速度、力度知识。
4、了解三段体歌曲的一般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
1、对非洲乐曲、舞蹈、乐器的欣赏,对非洲音乐特点的了解,以及对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
2、从非洲鼓乐的节奏特点及节奏型入手,与同学一同探讨非洲音乐节奏的精髓。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如同地球生物圈拥有异常复杂多样的特种类型一样,世界各民族的音乐文化,也充满了浓郁的地域色彩和民族特征。正是这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自然和人文存在,构成了生机盎然、引人入胜的大千世界。学习并掌握一些世界民族音乐的知识,理解世界各民族音乐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对于中学生来说无疑是十分有益,也十分必要的。
今天老师要带领同学们走进古老而又神秘的土地——非洲。共同探询丰富多彩的非洲音乐。
二、新授
(一) 走进非洲
1、展示学生课前制作的有关非洲的音乐小报。从中了解有关非洲的地理、文化、传统习俗语等相关知识。
大开眼界:(以抢答的方式进行比赛)
非洲的名称“亚非利加”的本意是“阳光灼热”的意思。
非洲是国家最多的大洲,目前有55个国家。非洲的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2%居世界第3位。
非洲是世界上语言最多样化的大陆,其语言总数将近700种。
国际考古学界和人类学界一致认为,非洲可能是人类发源的真正“摇篮”。
3、由于非洲各个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差别很大,其人种构成、使用语言、经济民展程度、宗教和政治信仰、社会演变情况各不相同。因此,非洲的音乐的音乐形态呈现出异常多样性。
(二) 聆听非洲
1、非洲的乐器
(1)聆听阿尔及利亚鼓乐《雪神颂》
a讨论乐曲的节奏特点
b分析《雪神颂》音乐情绪
c作个“翻译家”,猜想一下歌词的大概含义。
(2)介绍非洲鼓的功能和用途:
非洲音乐中最突出、最主要的因素是节奏。鼓正是非洲音乐节奏的基础及表达音乐语言的一种最重要的乐器。鼓在非洲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是任何其他乐器无法比拟的。
A用于音乐演奏
鼓的演奏方式有独奏、重奏和合奏。独奏和重奏鼓的节奏复杂多变,抑扬顿挫,铿锵有力。集体击鼓或一个人同时击多只鼓时,鼓声气势磅礴,有如万马奔腾,雄壮激越。
B民族、部落或宗教的象征。
鼓在非洲常常还作为国家、民族的象征。如在乌干达的国懲中就有一面鼓,它表明了一种古老的传统。因为乌干达在成为共和国前为四个王国,每个王国的王室都有一套大小不同的鼓,各有不同的名称和音色。这种鼓只有在王室的婚丧嫁娶、新王登基、对外宣战时等隆重场合才能使用。对属于不同权力等级的人来说,鼓的数量是有规定的,在原布干达王国,巨大的仪式性的鼓,国王有93个,各级酋长依此递减。这种鼓是当作神物来尊崇的。
C语言信号交流工具。
非洲鼓还常用来传递信息和语言,鼓手用不同的力度敲击鼓面的不同部位,能发出各种不同的音响,加上急缓有别的节奏,形成各种各样的鼓点,作为一种信号语言,来传送各种信息。在清晨、傍晚比较安静的时刻,鼓声可以传到15公里以外。鼓手们一个接一个地重复着鼓声,这样可以用惊人的速度准确地传“话”——百英里以外的地点可以在两个小时内达到。过去,当奴隶贩子捕捉黑人时,非洲人就通过鼓语通知人们迅速逃高,使奴隶贩子一无所获。鼓语还常常用来号召人民参加公益劳动、抵御敌人来犯、报告火警等。
(3)信息游戏:
A用不同的节奏编码听写数字。
B打出不同“电话号码”的节奏。
C自由组合几小节节奏,尝试用“轮奏”的方法演绎。
介绍其他非洲乐器:马林巴、拇指钢琴、科拉、阿尔卡依塔
2、非洲的舞蹈
(1)欣赏《猎人的舞蹈》,启发学生根据舞蹈进行想象;该舞蹈是表现黑人劳动、闲暇娱乐、求雨、丰收,还是表现黑人狩猎的情景?
(2)自编各种不同的“猎力”节奏为乐曲伴奏。
(3)欣赏尼日利亚《鲨鱼舞》片断,了解非洲舞蹈来源于生活,鼓乐在舞蹈中的重要作用。
3、非洲歌曲
教唱《当太阳降落》
(1)教师介绍人声演唱是非洲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2)教师范唱或聆听录音带《当太阳降落》,并带领学生学唱歌曲。
(3)试用平行五度来演唱
(4)根据歌曲内容创编几个动作。
(5)请学生思考还有哪些自己熟知的黑人歌曲。
(6)请学生欣赏几首带有流行的摇滚、爵士、RAP、蓝调音乐元素的乐曲,告诉这些音乐元素尤其是节奏元素都来自于非洲。
(三) 感悟非洲
1、聆听几段乐曲,找出非洲民族音乐。
《布谷鸟》、《剪羊毛》、《美丽的牧场》、《非洲儿歌》、《幸福拍手歌》……
2、节奏小品
以“椰林里的鼓声”为剧情,将模仿非洲黑人舞蹈、演唱非洲民歌、敲击鼓语等环节包括在内。
(1)化妆、做面具,扮演非洲黑人。
(2)分组创编并演奏鼓语:
召集各部落成员到椰林汇合
各部落向酋长汇报今年庄稼收成。
酋长宣布今年大丰收
(3)各部落随着《猎人舞蹈》音乐载歌载舞庆祝大丰收。
(4)演唱歌曲《当太阳降落》,用多声合唱、打击乐合奏伴奏。
三、总结
1、以表格的形式总结非洲音乐的特点
节奏——非洲音乐的节奏往往听上去非常复杂,但仔细分析起来,却又发现节奏的每一部分极为单纯,若干个节奏部分交叉在一起,再加上重音的不同和音色的不同,于是就形成了听起来非常复杂的节奏型。
旋律——非洲音乐的旋律和语言的结合尤为紧密,最常见的演唱形式是一个人的旋律领唱与多人应答式合唱的不断反复。
乐器——非洲音乐所用的乐器非常丰富,非洲黑人除了擅长使用打击乐器以外,还经常使用体鸣乐器、膜鸣乐器,也有弦鸣乐器、气鸣乐器。
2、想要通过几节课来描述丰富多彩的非洲民族音乐,显然是不太现实的。然而,在对非洲音乐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我们才有可能用一种比较客观、开放的心态,去平等地对待各式各样的音乐;我们才有可能真正认识到,音乐从某种角度上说,确实无所谓贵贱高低,它们是各地区、各民族人民生存状态和文化传统的组成部分之一。保护音乐文化的多样性,使它们能够在合适的环境中健康地存活下去,就如同保护珍稀的野生植物同样重要。这样的努力,在欧美强势文化和通俗文化盛行一时的今天,显得尤其艰难。我们应该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去探索、发现、保护色彩斑斓、晶莹夺目的世界民族音乐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