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过河》说课
巧用策略 言思兼得
目录
CONTENTS
01
面点结合析教材
02
联系实际解学情
03
反复锤炼定目标
04
以学定教选方法
05
环环相扣说过程
06
简明扼要说反思
即是强调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课程的核心。
即是能在阅读、表达等言语活动中主动思考。
言
思
核心理念:
01 面点结合析教材
……………………………………
课堂实践
思
言
课堂实践
思维能力
语用能力
生活实践
核心理念:
……………………………………
01 面点结合析教材
null
………………………………
01 面点结合析教材
教材分析
利于提高学生语言理解能力。
长文
对话
利于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情节起伏
利于学生根据课文信息进行简单推理,提高思维能力
……………………………………
01 面点结合析教材
02联系实际解学情
二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识字、写字能力。
学生对人物的心情和说话的语气不易体会,进而影响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
学生对童话故事感兴趣,喜欢听、愿意读、乐于讲。
02联系实际解学情
能力
基础
知识
基础
……………………………………
03反复锤炼定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坊”,会写8个生字,11个词语。第二课时通过字理识字,建立联系,具体语境等方法识记“挡、伯”等6生字;通过观察、范写,书写美观心字底的两个生字“愿、意”初步感受汉字的结构美,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
2、抓住“为难”“难为情”等词语,采用联系上下文、角色体验、关注标点符号等方法,指导读好人物对话,读出恰当的语气培养学生的语感。
3、在充分朗读,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借助词语讲述故事片段。
4、能根据课文内容,能说出自己的简单看法。
03反复锤炼定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坊”,会写8个生字,11个词语。第二课时通过字理识字,建立联系,具体语境等方法识记“挡、伯”等6生字;通过观察、范写,书写美观心字底的两个生字“愿、意”初步感受汉字的结构美,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2、抓住“为难”“难为情”等词语,采用联系上下文、角色体验、关注标点符号等方法,指导读好人物对话,读出恰当的语气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重点
03反复锤炼定目标
抓住“为难”“难为情”等词语,采用联系上下文、角色体验、关注标点符号等方法,指导读好人物对话,读出恰当的语气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难点
04 以学定教选方法
学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教法:情境创设法、多媒体直观法、以读促悟法。
04 以学定教选方法
在既定情境中发现方法
在老师引领下总结方法
在师生评价
中完善方法
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
在实际演练中运用方法
创设情境
05 环环相扣说过程
整体感知 复习导入
观察指导 写好汉字
多元切入 读好语气
入情入境 借词讲述
01
02
03
04
05 环环相扣说过程
在第一课时学习的基础上,以回顾故事内容的形式,整体感知课文,为更好的读文理解做好了铺垫。
整体感知 复习导入
观察指导 写好汉字
多元切入 读好语气
入情入境 借词讲述
01
02
03
04
05 环环相扣说过程
1.创设情境,引导观察。
2.教师范写,实践演练。
整体观察
强调重点
比照书写
整体感知 复习导入
观察指导 写好汉字
多元切入 读好语气
入情入境 借词讲述
01
02
03
04
05 环环相扣说过程
整体感知 复习导入
观察指导 写好汉字
多元切入 读好语气
入情入境 借词讲述
01
02
03
04
随文识字
语境品词
聚焦标点
点拨析句
05 环环相扣说过程
多元切入
体会心情 读好语气
伯
浅
随文识字
挡
哩
05 环环相扣说过程
突
刻
选择能与故事情节建立联系的生字,进行随文识记。
动作体验法
字理识记法
追根溯源法
null
“为难”
语境品词
1
2
3
“难为情”
“立刻”
“连忙”
采用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文本语境、生活语境、心理语境,层层递进的体会到人物心情,读好人物语气。使学生课内得法,在课外阅读中也会借助文段理解词义。
文本语境
生活语境
心理语境
05 环环相扣说过程
小马为难了,心想:我能不能过去呢?如果妈妈在身边,问问她该怎么办,那多好啊!
我……我过不去。
1.小马!别过河,别过河,你会淹死的!
2.深得很哩!
05 环环相扣说过程
聚焦标点
点拨析句
突然,从树上跳下一只松鼠,拦住他大叫“小马!别过河,别过河,你会淹死的!”
05 环环相扣说过程
只有将课堂所学运用于生活,学生才算真正拥有“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整体感知 复习导入
观察指导 写好汉字
多元切入 读好语气
入情入境 借词讲述
01
02
03
04
05 环环相扣说过程
4
习得方法 讲述故事
3
角色体验 领悟道理
2
结合语境 指导朗读
1
建立联系 随文识字
言思兼得
06 简明扼要说反思
亮点
不足
……………………………………
巧用策略 言思兼得
“教儿童学语文”,让儿童在语文教学中站立起来,让目的性、主体性、创造性凸显出来,这样的语文教学才是最有价值的。
……………………………………
谢谢您的聆听
期待您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