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9张PPT。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0课 鸦片战争烟台市蓬莱二中 张绍宁再推进就没命了被焚后的圆明园
英国为什么要在十九世纪中期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问题探究思路引领?英国工业革命(18世纪六十年代——19世纪中期)
机器生产取代手工操作
生产更多商品 原料消耗大
市场狭小 原料不足
唯一办法:对外扩张,抢占别国市场,掠夺原料
问题探究英法联军为什么在1856年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 材料1: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以后,欧洲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全都发了疯似的”。他们满以为打开中国这个广阔的市场,就能大量销售产品,获得高额利润。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很多商品严重滞销,在仓库长期堆积、腐烂。
材料2:英国、法国借口中国通商口岸太少,要求增开商埠,开放长江和内地贸易。英、法提出修约要求,遭到清政府的拒绝,两国叫嚷“除非有一个武力示威的支持和强迫,是得不到条约的修改或通商以及贸易情况的改善”。?比较:侵略时间、侵略力量、侵略范围、签约国及条约、结果
理解两次鸦片战争的关系列强获得的权益及危害 获得大量的赔款
割占中国领土
开放通商口岸
协定关税
领事裁判权
片面最惠国待遇
居住及租地权
利于经济、文化
侵略
。加重人民负担破坏中国领土、
领海、贸易、
关税、司法、
内河航运等主
权
便于列强控制清
政府 军舰可在通商口岸和长江通行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外国人可到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
观察右图,比较两次鸦片战争中通商口岸的布局和特点。 第一次鸦片战争:东南
沿海,远离政治中心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由东南沿海扩展到整个
沿海并深入到内地,逼
近政治中心问题探究:中英差异比较中 国英 国政 治经 济男耕女织男 耕 女 织万能蒸汽机?问题探究:中英差异比较中 国英 国军 事外 交?问题探究:中英差异比较封建君主专制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军备落后
闭关自守
君主立宪制
资本主义经济
船坚炮利
殖民扩张
?概 念 理 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所谓半殖民地,是相对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是指丧失了部分
的而非全部的独立自主权。它是指一个国家形式上有自己政府,但
是实际上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国殖民主义
的控制和奴役的社会形态。即主权不能完全自主,从社会发展来
看,是历史的沉沦。
所谓半封建,也是相对于完全封建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仍是
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状态已逐渐近代化,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即既保存
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从社会发展来看,是历史的进步。 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
清政府行使全部主权
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
材料: 鸦片战争后,由于洋布畅销,“松太布市,销减大半”, 东南沿海一些
以纺织为业的乡村,受到很大冲击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丝茶等农产品大量出
口西方,1844年茶叶的出口量达到54万石,超过鸦片战争前最高出口量·····第二
次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洋务派认识到学西方的重要性,发起一场旨在“强国”“求
富”的洋务运动,近代化起步 。经营洋布的商铺鸦片战争后流入城市的破产农民洋务运动
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中说:“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打破的时候,接踵而至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木星的木乃伊——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课堂巩固:两次鸦片战争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