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北斗联盟2018—2019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15—16世纪,一批英勇无畏、追逐利润的“亡命之徒”开始了海上探险活动。下列“新航路开辟图”中属于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探险航线的是
2、16世纪末,西班牙物价平均上涨了四倍多,谷价平均上涨了五倍多。这一现象
A、被称为“商业革命” B、加速了西班牙封建制度的解体
C、反映出美洲作物对西班牙农业的冲击 D、推动了西班牙开始走上海外殖民之路
3、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这表明
A、亚非拉地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
C、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确立 D、经济贸易取代了殖民战争
4、17—18世纪,英国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萌芽最早 B、“地理大发现”的最早发起者
C、早期西欧殖民扩张的始作俑者 D、政府推行“重商主义”政策
5、新航路开辟后,早期殖民活动出现。早期殖民活动对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加速了西方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过程 ②推动了英国工商业的发展 ③使世界市场粗具规模 ④为欧洲手工工场掳掠了大量劳动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是由诸多因素共同推动的。其中促进国内市场扩大的因素是
A、海外殖民扩张 B、手工工场的发展 C、圈地运动的进行 D、代议制的确立
7、有学者指出:“经济史上的事件和人物还沉浸在昏暗的时候,阿克莱特的名字就成为那些在昏暗中发出最灿烂光辉的名字之一。”阿克莱特的“最灿烂光辉”之处是
A、发明蒸汽抽水机 B、推行标准化生产 C、创立近代大工厂制度 D、发明水利织布机
8、1876年爱迪生创办了第一个工业实验室。1889年贝尔电话实验室成立。1900年通用电气公司工业实验室成立。1902年杜邦工业实验室成立……这些工业实验室将科学家、工程师、技术人员、工人、生产后勤、资金拥有者密切结合起来。这些工业实验室的成立
A、催生了各类垄断组织 B、推动科学理论创新
C、导致“新经济”的兴起 D、促进科技与经济的融合
9、1872年,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发表了著名作品《八十天环游地球》。在凡尔纳创作该小说的时候,尚未出现的交通工具有 ①三轮汽车 ②内燃机轮船 ③蒸汽机车 ④螺旋桨飞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下表反映出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最明显特征是
A、来势猛烈
B、破坏性极大
C、持续时间长
D、波及范围广
11、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宣誓就任总统后,立即着手新政。通过国会立法,罗斯福首先采取了某一非常行动,对收拾残局、恢复正常的经济秩序,稳定人心起了巨大的作用。公众舆论评价这一行动犹如“黑沉沉的天空出现的一道闪电”。据此可知,“这道闪电”最有可能是指
A、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救济灾民 B、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恢复金融秩序
C、国会通过《工业复兴法》,恢复工业生产 D、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稳定社会秩序
12、如右图,小明同学收集到一张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与农民交谈的图片。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双方设计的主要话题最有可能是
A、提高农业产量途径
B、扩大农业种植面积
C、压缩农业种植面积
D、加强农业设施建设
13、罗斯福新政有两个阶段,其中第二阶段主要是巩固和发展第一阶段已取得的成就。下列法律法规是在第二阶段颁布的有 ①《农业调整法》 ②《公平劳动标准法》③《联邦紧急救济法》 ④《社会保险法》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14、克林顿执政期间,美国迎来了“新经济”时代,下列有关美国“新经济”时代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基本实现零通货膨胀下的充分就业 B、指导思想是“宏观调控、微观自主”
C、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D、富裕与贫困、竞争与垄断依然存在
15、二战后,联邦德国经济奇迹般地恢复和发展,仅用十多年的时间就成为欧洲资本主义第一经济大国,主要得益于当时的阿登纳政府采用了一种适合本国特点的经济发展模式。该模式通常被称为
A、社会市场经济 B、计划指导型经济 C、混合市场经济 D、政府主导型经济
16、某国际组织合作方式具有如下特点:承认多样化,强调灵活性、渐近性和开放性;遵循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协商一致、自主自愿的原则;单边行动和集体行动相结合。该组织是
A、欧洲共同体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亚太经合组织 D、东南亚国家联盟
17、“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后,原关贸总协定中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从6.2%降到3.7%,发展中国家从20.5%下降到14.4%,有近20项产品的关税为零。这说明了
A、发达国家主导了经济全球化 B、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差距拉大
C、国际贸易中的关税壁垒已经消除 D、贸易自由化取得重大进展
18、“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为无为,则无不治”。这段话反映思想家的主张是
A、无为而治 B、小国寡民 C、朴素的辩证法 D、崇尚自然
19、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提出:“.…..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集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文化遗产”。我们要了解儒家思想的精髓,应该参阅
A、《论语》 B、《庄子》 C、《法经》 D、《道德经》
20、“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这个故事反映的法家思想主张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事物自相矛盾 C、事异则备变 D、逍遥无为
21、据江苏某府的地方志记载,节妇(丈夫死后不再嫁的寡妇),宋代有4人,明代有95人,在清代中叶则达到203人。为旌表节妇,各地纷纷建造贞节牌坊。下列各项中,与这一形象的形成相关度最高的是
A、女权意识的觉醒 B、理学影响的扩大和深入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战乱和社会动荡加剧
22、“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式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语出一位著名思想家,他生活的时代是
A、北宋 B、南宋 C、明代 D、清代
23、15世纪时的梵蒂冈一个图书管理员说:“过去稀有而索价上百金币的书籍,现在只要二十金币,不论古今,罕有人类发明之重要堪与媲美。”这里说的“发明”是指
A、造纸技术 B、雕版印刷 C、活字印刷 D、装订书籍
24、王祯是元代著名的发明家。下列关于他的贡献,正确的是 ①著有《农书》 ②创制铜活字 ③发明转轮排字盘 ④创造了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5、鲁迅在《门外文谈》中指出:“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史官一采集,便可敷衍记事了。中国文字的由来,恐怕也逃不出这个例子”。这说明汉字是
A、史官或巫创造的 B、口口相传的文字
C、仓颉创造的 D、劳动人民集体创造的
26、平灭六国后,秦始皇“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其中“书同文字”是指把以下哪种字体作为全国统一的官方书体?
27、《诗经》分为风、雅、颂,其中雅是指
A、贵族宴享时演唱的乐歌 B、贵族宗庙祭祀时演唱的乐歌
C、从民间采取的歌谣 D、原始社会保留下来的歌谣
28、中国古代涌现出诸多大家,对中国传统文化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下列对应错误的是
A、韩非子——法家思想集大成者 B、朱熹——理学集大成者
C、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 D、苏轼——豪放派集大成者
29、下图为先秦某一著名思想家的主张示意图。图中表明该思想家
A、吸收了法家思想
B、开创了儒家学派
C、贯穿了功利精神
D、探索了天人关系
30、1932年罗斯福说:“现在的任务不是开发自然资源,或者生产更多的商品,而是更冷静而平稳地管理好已有的资源和工厂,为剩余产品开辟国外市场,解决消费不足的问题。按照消费状况调整生产,公平地分配产品和财富。”为此他推动国会通过了 ①《紧急银行法》 ②《农业调整法》 ③《工业复兴法》
④《公平劳动标准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31、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革命促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市场是商品贸易的场所,世界市场的物的表现就是世界范围内商品贸易,它必然包括商品、商品贸易的规则、商品贸易的渠道与途径等因素。
———吕宁《工业革命的科技奇迹》
材料二: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经济呈现整体化趋势,孤立的、分散的、局部性世界变成互动的、连成一体的整体性世界。以物资和物种交流、人口迁徙和种族融合、各种文化交流与碰撞、各种社会形态的冲突与选择为主要内容的世界一体化进程加快展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根据人民版高中教材整理
(1)、材料一中英国工业革命最具代表性的科技成就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工业革命如何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推动世界一体化进程的主要手段,并分析世界一体化带来的经济影响?(4分)
32、(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67年欧共体正式成立。1993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正式生效,欧共体12国结成欧洲经济政治联盟。1999年1月1日欧洲统御货币欧元正式问世,2002年1月1日欧元开始进入流通领域。到2007年,成员国扩大到27国。
———根据人民版高中教材整理
材料二:世界贸易组织负责实施与管理的贸易协议和协议中,贯穿了一些基本原则,体现了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比如它要求世贸组织成员都应被平等地给予“最惠国待遇”,不应在本国和外国的产品、服务或人员之间造成歧视,要给予它们“国民待遇”。
———薛荣久《国际贸易》
(1)、根据材料一,概括欧洲一体化过程的主要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联盟的出现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5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材料一、材料二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哪些趋势?列举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融入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具体史实?(5分)
33、(10分)思想是时代的花朵,古代中国不同的时代产生了不同的思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下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1)、根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思想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一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黄宗羲的主要思想主张,概括其思想的积极意义?(4分)
34、(10分)20世纪20年代末,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各国纷纷寻找摆脱大危机困境的模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只是因为常规疗法再也不能奏效,他才试用了试验性疗法。
———(美)内森米勒《罗斯福正传》
材料二:罗斯福“新政”是在大危机威胁美国的形势下,试图在资本主义范围内对其中某些弊病加以改革,以保证资本主义的稳定与发展…….“新政”作为挽救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的救济药方,其直接效果虽不十分显著,但却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篇》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试用“试验性疗法”指的是什么?指出其实质?(4分)
(2)、如何理解材料三中提出的新政“留下了深远的影响”的观点?(6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B D A C C D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D C A C D A A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C C C D A A D A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31、(1)科技成就:改良蒸汽机或万能蒸汽机(答蒸汽机及其他不给分,共2分)。如何推动: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生产的互补性使各国各地区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为世界市场准备了物质条件;交通运输业的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技术条件,联结世界经济的纽带形成;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成为世界市场的重要保障;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确立,推动世界市场逐渐成熟。(4分)
(2)主要手段: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2分)。经济影响: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国际劳工的基本格局,资本主义国家成为世界贸易和国际分工的最大受益者。(2分)
32、(1)特征:从经济一体化到经济、政治一体化;成员国数量不断扩大。(2分)影响:成为与美、日并立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三强(1分);在世界格局日趋多极化的今天,对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有着重要的影响(可以说“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但“冲击战后两极格局”则不得分)(共2分)
(2)基本原则:最惠国待遇(非歧视性)(1分)。趋势: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2分)。史实: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1995年由“复关”转入申请“入世”谈判;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答到2点即得2分)。
33、(1)观点: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时代背景:“大一统”局面得到巩固,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大体定型,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答到2点即得4分)。
(2)主张:批判君主专制;学校成为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2分)。积极意义: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武器。(2分)
34、(1)实行君主立宪制(2分)。历史意义:直接指导和动员了维新变法运动;维新派提出挽救民族危机、建立君主立宪制度、发展资本主义、批判封建君权等的主张,具有爱国、进步、启蒙的意义;维新派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的传播(答到2点即得4分)
(2)含义:民主、科学(2分)。从制度到文化,领域不断扩大,内容不断深化(2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