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开运河 创科举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开运河 创科举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01-31 16:2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 开运河 创科举
主备教师 : 周华锋 学生
一、学习目标
1.掌握隋朝的建立、统一的时间及其意义。
2.了解隋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长的运河,至今还在发挥重要作用,它的开凿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3.理解科举制的作用,初步认识人事制度建设对国家的重要性。
二、学习过程
(一)快乐自学
快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内容
1.(581)年,(杨坚)废北周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开国帝王是(隋文)帝。(589)年,隋朝灭掉南方的(陈朝),南北统一,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
2.隋朝统一后,为了加强对(南方的控制)和促进(南北交通),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达(余杭),全长(2000)多千米。开凿大运河的意义或作用:大运河的开凿,对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国家统一的巩固)起了很大的作用。
3.隋文帝通过(分科考试)选拔人才,开科举制的先河。(隋炀帝)又创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科举制打破了(门第)的限制,给一般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做官参政)的机会;同时,选拔官吏的权利也从(地方)集中到了(中央),为统治者(吸收、笼络人才)拓宽了道
路。隋朝创立的科举制对后世影响深远,以后各朝都相继沿用。
(二)合作探究
1.比较秦朝和隋朝,看看它们有哪些相似点?
提示:(1)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完成了统一;(2)都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制度,如秦的郡县制、隋的科举制;(3)都兴建了举世闻名的工程,如秦修长城、隋开运河;(4)都因暴政导致农民起义爆发而迅速灭亡。
2.隋运河经过了今天的哪些省(市)?
提示: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安徽、江苏、浙江。
(三)展示交流
(四)课堂小结
1.隋朝的建立与灭亡。
2.隋运河的流经区域和意义。
3.科举制的产生与意义。
(五)达标训练
1.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 (B )
A.王莽  B.杨坚  
C.李渊  D.李世民  
2.隋朝统一的历史条件是: (B )  
 ① 广大人民渴望实现统一。  
 ②社会秩序安定,南北经济文化得到交流。 
 ③南方经济发展,南北差距缩小。  
④北方民族大融合,缓和了民族矛盾。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3.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B )  
A.攻打陈朝 B.巩固统治
C.巡游享乐 D.攻打高丽  
4.下列关于隋朝时期的洛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D)  
  A.大运河的中心  
B.隋朝定为东都  
  C.商业盛极一时  
D.李渊在此起兵反隋  
5.在隋朝大运河中,最南面的一段运河称为: ( C) 
  A.永济渠 B.广通渠  
C.江南河  D.灵渠  
6.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 B)  
  A.土地兼并严重 
B.奢侈腐化,滥用民力  
  C.法律严酷  
D.宦官专权
7.隋朝封建经济繁荣的表现有:( A)  
①隋朝官仓储粮多 
②造船技术水平高 
③洛阳商业盛极一时  
④开凿大运河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8.阅读下列材料: 
(炀帝大业二年)隋之极盛也。承其全实,遂恣荒淫。登极之初,即建洛邑,每月役丁二百万人。导洛至河及淮,又引沁水达河,北通涿郡……丁男不充,以妇人兼役,而死者大半。及亲征吐谷浑,驻军青海,士卒死者十二三。又三驾东征辽泽,皆举百余万众,吊运者倍之。……举天下之人十分九为盗贼。身丧国灭实自取之,盖资我唐之速有天下也。  
 ——杜佑《通典 历代盛衰户口》
  请回答:
①上述材料认为隋朝由盛而速灭的原因是什么?
隋亡原因在于:隋炀帝统治残暴,把沉重的徭役和兵役负担加在农民身上。
②这段材料列举了哪些征发农民的史实?
所举史实: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征吐谷浑,三征高丽。
三、学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