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5课 唐代的中外交往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5课 唐代的中外交往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01-31 16:2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课 唐代的中外交往
主备教师 : 周华锋 学生
一、学习目标
1. 了解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及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过程。
2. 感知唐代中外交往盛况空前的景况,认识唐朝政府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的政治经济条件及其重大作用。
3. 理解唐代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外交通发达,政府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由此可见,国力的强大是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基础,开放的对外政策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和社会进步。
二、学习过程
(一)快乐自学
快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内容
1.唐朝最大的外贸港口是(广州)。唐政府在广州设置(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这是历史上最早设置管理对外贸易的官署。
2.唐政府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与唐朝通商的国家达(70)多个。
3.(日本)先后13次派出遣唐使,使团宠大,居各国之首。
4.日本赴唐朝留学生中最有名的是(阿倍仲麻吕),唐朝赴日本最有影响的使者是(鉴真)。
5.唐玄宗时,鉴真六次东渡日本,向日本传播(佛教),还把唐朝的建筑技术、医药知识、绘画传给日本。他死后安葬在日本奈良的(唐
招提寺)。
6.唐太宗时,僧人(玄奘)西游(天竺)取经,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古代印度和中亚地区历史、佛教的典籍。
7.玄奘把从印度带回来的佛经和佛像珍藏在今天西安的(大雁塔)。
8.日本的大化改新是仿照(唐朝)制度进行的改革。8世纪前期,日本留学生吉备真备和学问僧空海在利用(汉字标音表意)的基础上,创造了日本的文字(假名字母)——片假名和平假名。
(二)合作探究
1.鉴真为中日友好做出了哪些贡献?从他的事迹中,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提示(1)贡献:传播了中华文明。他把中国的建筑技术、医药知识、绘画艺术传到日本。他在日本奈良设计建造的唐招提寺,反映了当时唐朝建筑技术的最新成就。他能用鼻嗅的方法鉴别药物,鉴定药物的性能,日本药学界奉他为始祖。传授了佛法,增进了中日友谊。鉴真在日本生活10年,在日本佛教界享有崇高的威望,被日本视为文化大恩人。他死后安葬在唐招提寺,寺内一直供奉着他的塑像。(2)感受:鉴真不仅有高深的学问,而且为了弘扬中华文明和佛教文化,实现理想不屈不挠,不畏艰险,敢于牺牲的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展示交流
(四)课堂小结
1.唐朝的对外交通,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日本、天竺、大食、新罗的遣唐使节。
2.鉴真东渡的艰辛历程及贡献。
3.玄奘西游的艰苦经历与贡献。
(五)达标训练
1.“重走唐僧西行路”活动是2006“中印友好年”的重要内容。从2006年7月20日到11月26日,两名“新唐僧”历时4个月,沿着中国唐代高僧玄奘的足迹,重走了西行取经之路。你知道这两位“新唐僧”“重走唐僧西行路”的起点和终点吗? (D )
A.中国广州-尼泊尔
B.中国北京-印度那烂陀寺
C.中国新疆-巴基斯坦
D.中国西安-印度那烂陀寺
2.右图是一尊珍藏在日本唐招提寺内的高僧坐像,1980年,该塑像曾回中国“探亲”,你知道这位高僧是谁 (B )
A.玄奘 B.鉴真
C.阿倍仲麻吕 D.马可 波罗
3.我们想要了解7世纪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的历史状况,可以阅读 (B )
A.《金刚经》 B.《大唐西域记》 C.《西游记》 D.《史记》
4.唐朝的外国留学生中,最多
的是: (B )
A.新罗人  B.日本人  
C.天竺人  D.大食人
5.想想看,各国为什么会把中国人称为唐人?
因为唐朝前期政治稳定,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唐政府又采取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使唐与亚洲各国之间的友好往来出现前所未有的盛况,唐朝经济、文化对各国影响很大,所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中国人也被外国称为唐人。
6.我们经常用“一衣带水”来形容中日之间的邻近,在历史上日本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结合唐朝时中日交流的事实,你能举出几个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事吗?
文字: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制度: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服饰、节日、习俗等社会生活上至今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
三、学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