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五中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
高一生物 2019.04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与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相比较,减数分裂过程特有的是
A.着丝点分裂
B.DNA复制
C.同源染色体联会和分离
D.染色体解螺旋
2、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B.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染色体的着丝点的分裂
D.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染色体的分离
3、正常情况下(无变异发生),下列各项可存在等位基因的是
A.姐妹染色单体
B.非同源染色体
C.一个染色体组
D.四分体
4、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过程正确的顺序是
①染色体复制②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③同源染色体分离④着丝点分裂
A.①→③→②→④
B.②→③→①→④
C.①→②→③→④
D.②→①→③→④
5、在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卵细胞的比例是
A.1:1:2:4
B.1:1:1:2
C.1:1:4:4
D.1:1:1:1
6、正常情况下,次级精母细胞中出现的染色体行为是
A.联会
B.交叉互换
C.着丝点分裂
D.同源染色体分离
7、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A.受精卵
B.精原细胞
C.初级精母细胞
D.次级精母细胞
8、如图为植物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某时期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
B.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
C.细胞中有4个DNA分子
D.细胞中染色单体数为0
9、如图是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中的一个时期示意图,该细胞的名称是
A.精原细胞
B.卵原细胞
C.初级卵母细胞
D.次级卵母细胞
10、下图为某哺乳动物的一个器官中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图3可知,该哺乳动物为雄性
B.图1和图2细胞进行减数分裂
C.图1细胞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
D.图3细胞含有4条染色单体
11、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来说,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的生理作用是
A.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B.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C.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D.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
12、下列可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核DNA含量变化的曲线是
13、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生物的生殖、遗传和变异有着重要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
B.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只分裂一次
C.受精卵中染色体一半来自卵细胞
D.受精作用与配子之间的相互识别有关
14、下列细胞进行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的是
A.精原细胞
B.第一极体
C.第二极体
D.初级卵母细胞
15、精子形成过程中出现联会现象时,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之比是
A.1:1
B.1:2
C.2:1
D.4:1
16、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
A.DNA B.蛋白质 C.多糖 D.RNA
17、1928年,格里菲思利用小鼠为实验材料,进行了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其中所用的R型活细菌无毒性,S型活细菌有毒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注射R型活细菌,小鼠死亡 B.注射S型活细菌,小鼠死亡
C.注射加热后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死亡
D.R型活细菌与加热后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小鼠不死亡
18、适宜T2噬菌体生存的场所是
A.大肠杆菌 B.牛肉汤 C.动物血清 D.全麦面包
19、在含有R型菌的培养基中加入S型菌的DNA,并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培养基中会出现
A.R型菌落 B.S型菌落 C.R型菌落和S型菌落 D.没有菌落
20、用35S标记T2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细菌,则新产生的噬菌体中
A.DNA中含有35S B.蛋白质中含有35S
C.DNA和蛋白质中都含有35S D.DNA和蛋白质中都不含有35S
21、下列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豌豆的高茎与绿色豆荚 B.羊的黑毛与兔的白毛
C.棉花的细绒与长绒 D.人的双眼皮与单眼皮
22、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是一对相对性状,高茎为显性。下列过程属于性状分离的是
A.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全为高茎 B.矮茎豌豆自交后代全为矮茎
C.高茎和矮茎豌豆杂交后代由高茎和矮茎 D.高茎豌豆自交后代有高茎和矮茎
23、豌豆种子的黄色(Y)和绿色(y)、圆粒(R)和皱粒(r)是两对相对性状。下列基因型中属于纯合子的是
A.YyRr B.YYRr C.YYRR D.YyRR
24、判断一株高茎豌豆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简单的方法是
A.自交 B.测交 C.杂交 D.自交或测交
25、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产生的配子是
A.YR和YR B.Yr和YR C.YR和Yr D.Yr和Yr
26、在香水玫瑰的花色遗传中,红花、白花为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用R、r表示)。从下面的杂交实验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红花为显性性状 B.红花A的基因型为Rr
C.红花C与红花D的基因型不同 D.白花B的基因型为Rr
27、遗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提出者是
A.沃森和克里克 B.孟德尔 C.达尔文 D.摩尔根
28、杂交育种中,杂交后代的性状一旦出现就能稳定遗传的是
A.优良性状 B.隐形性状 C.显性性状 D.相对性状
29、下列关于孟德尔研究遗传规律获得成功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先分析多对相对性状,后分析一对相对性状
B.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提出假说并进行验证
C.正确地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D.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
30、一株杂合的红花豌豆自花传粉共结出10粒种子,有9粒种子长成的植株开红花。第10粒种子长成植株开红花的可能性是
A.9/10 B.3/4 C.1/2 D.1/4
31、下列有关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类性别决定的方式为XY型
B.女儿的X染色体全部来自父亲
C.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伴随性染色体遗传
D.人类的红绿色盲为伴性遗传
32、豌豆豆荚绿色(G)对黄色(g)为显性,花腋生(H)对顶生(h)为显性,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下列杂交组合中,后代出现两种表现型的是
A.GGhh × ggHH B.GgHh × GGHH
C.GGHh × gghh D.GgHH × GGHh
33、南瓜的果实中,白色与黄色、盘状与球状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有纯合白色球状品种与纯合黄色盘状品种杂交得到F1,再用F1自交得到F2,实验结果见下表。其中表现型丁为
P
白色球状×黄色盘状
F1
白色盘状
F2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例
甲
乙
丙
丁
9
3
3
1
A.白色盘状 B.黄色盘状 C.白色球状 D.黄色球状
34、豌豆子叶的黄色(Y),圆粒种子(R)均为显性。两亲本豌豆杂交的F1表现型如下图。让F1中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
A.9∶3∶3∶1 B.3∶1∶3∶1 C.2∶2∶1∶1 D.1∶1∶1∶1
35、某家系有一种由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导致的遗传病,根据所学遗传学知识,推测该家系的遗传系谱图可能是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下图是一个家族性白化病的遗传系谱图(设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请据图回答:
(1)白化病属于_______染色体___________性遗传病。
(2)6号基因型为___________,7号是纯合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_。
(3)1号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6号和7号婚配后,再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
37、豌豆花腋生对顶生为显性,受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下列是几组杂交实验结果。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分析回答:
(1)豌豆花腋生和顶生是一对________性状。
(2)组合二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组合三后代的腋生豌豆中杂合子占________________。
(4)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
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8、下图是某家庭红绿色盲遗传图解,请据图回答。
(1)请将此遗传图解补充完整。
(2)红绿色盲是________(填显性/隐性)致病基因引起的遗传病。若该家庭子代女性(XBXb)与一色觉正常的男性(XBY)婚配,则他们的女儿会不会患红绿色盲?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39、如图表示某高等雄性动物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4个不同时期的细胞核内染色体和DNA分子的数量变化。请据图回答:
(1)图中a表示________,b表示________。
(2)图中时期Ⅲ细胞内的染色体和DNA分子的数量之比为________。
(3)从图中可以推知,该高等动物的精原细胞中含有________条染色体。
(4)在图中的4个时期中,细胞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时期为________(填图中时期序号),处于时期Ⅲ的细胞名称是________。
40、下图为一对雌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图解,其中Ⅱ、Ⅲ、Ⅳ、X、Y表示染色体,基因A、a分别控制红眼、白眼,基因D、d分别控制长翅、残翅。请据图回答:
(1)由图可知,果蝇性别决定方式为__________型。其中Ⅱ、Ⅲ、Ⅳ表示_______染色体。
(2)图中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写成_________________,
该果蝇经减数分裂可以产生__________种配子。
(3)若这一对雌雄果蝇交配,F1的雌果蝇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 F1中纯合雌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苏州五中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阶段测试
高一生物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D
C
D
C
D
A
D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A
B
D
C
A
B
A
C
D
21
22
23
24
25
25
27
28
29
30
D
D
C
A
C
A
B
B
A
B
31
32
33
34
35
B
C
D
C
C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
(1) 常 ; 隐
(2) Aa ; 0
(3) AA或Aa ; 1/8
37、
(1) 相对
(2) Bb ; Bb
(3) 100%
(4) 性状分离 ; 产生生殖细胞时,成对的等位基因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
38、
(1)① Xb ;② XB ;③ XbY
(2) 隐性 ; 不会 ;
女儿的一条X染色体来自父亲,这条X染色体不携带色盲基因
39、
(1) 染色体(数) ; (核)DNA(数)
(2) 1:2
(3) n
(4) Ⅲ、Ⅳ ; 次级精母细胞
40、
(1) XY ; 常
(2) DdXaY ; 4
(3) 3/4 ; DDXaXa、ddXaX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