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和同为一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和同为一家(教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02-09 11:1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5课 “和同为一家”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吐蕃的社会发展及与唐朝的关系,了解回纥、粟末、南诏的社会生活及与唐朝的关系。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出现这种政策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和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总结各民族与唐朝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比较概括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和发展的;民族友好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这种关系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吐蕃的发展及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教材从唐朝与各民族保持密切关系的表现引入主题──“隋唐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发展”。教材首先介绍吐蕃人的社会生活状况、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和亲、吐蕃赞普的上书,说明了吐蕃与唐朝“和同为一家”的密切关系。其次介绍了回纥、、南诏等民族与唐朝的友好交往和经济文化交流的情况,说明唐朝民族交往的广泛性。

本课的难点,是唐朝对边疆各民族采取的比较开明的政策。唐太宗的“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的态度、唐朝与吐蕃的和亲、唐玄宗册封回纥、、与南诏等少数民族首领的政策都是开明政策的体现。可以从开明政策对唐朝和少数民族相互发展的好处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此难点。

二、教法建议

1.教师可以从对唐朝的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等有关问题的提问,引出唐朝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这一节课。也可以这样设计:历史上中原地区的许多统治者与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矛盾重重。但在唐朝初期,却有一位皇帝深深地赢得了北方各民族的拥戴。在这位皇帝生前,各族首领尊奉他为各族的领袖──“天可汗”,这位皇帝是谁 他为什么能获得各民族的尊重 通过上述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出要学习的新内容。

2.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应作为重点学习的内容。在学习吐蕃人的社会生活状况的有关内容时,可引导学生通过回忆小学社会课上有关内容或今天藏族的生活情况,以理解吐蕃人的生活内容。在学习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和亲的有关内容时,可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步辇图》、大昭寺内文成公主入吐蕃的壁画、大昭寺建筑画像、小学社会课上提供的藏族民歌、教材中的文成公主传播中原文化的有关内容等等),让学生讨论如下问题:松赞干布为什么多次向唐朝求婚 唐太宗为什么同意文成公主远嫁吐蕃 文成公主为什么受到吐蕃人乃至藏族人民的喜爱 也可以指导学生编演唐蕃和亲的历史剧,以加深理解。

3.唐朝与其他民族也保持着比较友好的关系。在学习唐朝与回纥、、南诏等民族交往的有关内容时,可以组织学生比较唐玄宗的册封政策的相同点,从而概括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还可以组织学生比较回纥族的服装、族的都城建筑、南诏的千寻塔等有关内容,从而概括唐朝与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特点,并理解中国历史上民族友好交流是民族关系的主流、各民族交流有利于中华文明的发展的问题。

4.唐朝与少数民族交往的史实十分丰富,建议教师制作相应的教学软件进行教学。

5.在分析唐朝开明民族政策这一难点时,可放在学习唐朝与吐蕃关系的过程中进行,也可提示学生从开明政策对双方的好处来分析这一政策。这样,既有助于学生理解出现开明政策的原因,也有助于学生掌握开明政策的影响。

6.建议教师与学生共同制作唐朝与各民族交往状况表,进行本课的小结。

主要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与唐朝交往情况
吐蕃 文成公主、金城公主的和亲
回纥 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怀仁可汗
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渤海郡王
南诏 唐玄宗封其首领为云南王

三、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插图和有关文字资料,培养学生阅读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2.指导学生对唐朝与边疆各族交往关系进行概括时,要引导学生从相似方面去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比较概括能力。

四、问题探究

【动脑筋】

1.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他的话是什么意思 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唐太宗的话意思是:过去的统治者只重视中原汉族,轻视边疆的少数民族,我与他们不同,我对各民族一视同仁。这种一视同仁的政策,体现了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

2.回顾小学社会课学过的藏族人民的生活,想想与吐蕃人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藏族与吐蕃人相同的地方是:生活在青藏高原;种植青稞和小麦等作物;饲养牦牛、马等牲畜;冶铸业和纺织业水平高;能歌善舞。

3.如果你跟随文成公主入吐蕃,你能帮文成公主做些什么有益于吐蕃的事

可以传授内地的文化(历法、绘画等);可以传播内地的先进生产技术、优良品种(如平整土地、种植蔬菜、养蚕缫丝、纺织刺绣、房屋建筑等;茶叶、谷物和蔬菜种子);可以帮助松赞干布管理文书奏章,等等。

【练一练】

B

【活动与探究】

1.小调查:你们班上或周围有少数民族同学或小朋友吗 了解一下他们的风俗习惯,并想想应如何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

可结合本班情况自由发挥。

2.看图分析:书前彩页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来求亲的吐蕃使者禄东赞的情景。你能从这幅图上指出哪位是唐太宗,哪位是禄东赞吗 然后,从他们的表情、神态,对他们的心情进行适当的分析。

在步辇上端坐的是唐太宗,在左边的第二人就是禄东赞。禄东赞的表情有些紧张,神态十分恭敬,说明禄东赞把求婚的事情看得极其重要。唐太宗的表情自然,神态安详,说明唐太宗对与吐蕃和亲之事已经胸有成竹,准备答应吐蕃的求亲。

(注意,回答此问题,教师应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