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教版必修2):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精品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人教版必修2):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精品学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2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02-14 17:2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考纲课标解读】
考纲考点:古代商业的发展
课程标准: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考点概括梳理】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1、商朝产生:
2、春秋战国时期繁荣:官府控制局面被打破;商人:
3、秦汉至隋唐比较艰难:
4、隋唐时期:
5、两宋空前繁荣:原因:
(1) (2)
(3) (4)
6、元朝:
7、明清时期:(1)城镇商业:
(2)商品:
(3)长途贩运贸易:
(4)货币:
(5)商帮:
二、市的变迁
1、宋朝以前:
2、宋朝:(1)市坊界限:
(2)草市:
(3)市镇:
(4)经营时间:
(5)官府控制力:
三、古代城市的发展
1、代表城市:
2、城市发展的原因:
四、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1、西汉逐渐发展:
2、唐朝:
3、宋朝:
4、元朝:
5、清朝走向衰落:原因;
表现:
6、中国对外贸易特点:
(1)官府控制。
(2)朝贡贸易占重要地位。目的:
影响;
【重点难点突破】
在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下,中国古代商业为什么还会取得发展。
答案:(1)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必定会促进商业的发展。
(2)国家的统一、政局的稳定
(3)政府的政策,统治者的需要,政策有放宽的趋势。
(4)交通的便利。
(5)商人的作用。
解析:解答此题需要明确的是经济发展有其必然的规律,外力只会延缓其发展,而不会从根本上阻绝其发展,在这个规律支配下,只要在某个朝代具备一定的条件,商业就取得发展。解题的关键是认真梳理每个朝代商业发展的条件然后加以概括综合。
【考点强化演练】
1、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这反映了
A 生活习俗改变 B 经商方式不受限制
C 官府鼓励经商 D 城市商业功能增强
【答案】D
2、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 ②唐朝长
安城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 ③宋代出现了夜市、晓市、草市 ④元代广泛流通纸币,古代
商业步入新高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3、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了非常大的发展变化,有一位学者专门为此写了一本书,
请你为这本专著选择一个合适的书名
A.《坊墙倒塌以后》 B.《汴河两岸》
C.《长安城的落日》 D.《宋代东京城的辉煌》
【答案】A
4、有位书生到唐朝长安应试,他不可能遇到的情况是
A、他不用长途携带大量钱币 B、在东市里购买生活必须品
C、他晚上住宿在邸店 D、他闲暇时到晋商会馆找朋友闲聊
【答案】D
5、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一反映了我国商业在战国时期的什么发展状况?反映的政治状况是什么?这种状况是怎么结束的?
(2)图二反映了我国货币在北宋时期出现了什么新特点?概括指出这一特点产生的原因?
(3)图一、图二反映了我国货币的什么发展趋势?这种发展趋势与图三反映的生产方式有什么内在联系?
答案:(1)商业:货币不统一;政局:分裂割据;结束:秦统一六国、统一了货币
(2)特点:金属货币开始向纸币转化
原因:北宋商业空前繁荣,贸易更加频繁,为了方便交换,纸币产生
趋势:由不统一走向统一,由金属货币走向纸币
(3)联系:纸币的产生与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从而促使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和缓慢发展。
【高考真题再现】
1.(09年广东历史)南宋时国家的商业税收超过了农业税收,原因是
A.农业生产萎缩,农业水平低下
B.商人兼并土地,积极从事农业生产
C.政府放松了对商人经营行为的限制
D.宋代实行海禁政策,国内商业发展迅速
【答案】C
教学资源网
www.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