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葡萄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11个生字及新词,认读六个生字。
能力目标:
1.能按要求摘录词语,能用“五光十色”造句。
2.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情感目标:
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葡萄沟是盛产葡萄的好地方,产生对葡萄的喜爱之情。
2.了解阴房的样子及葡萄干制成的过程。
教学重点:了解葡萄沟是盛产葡萄的好地方,对葡萄沟产生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了解阴房的样子及葡萄干制成的过程。
教学准备:音乐、课件、学生提前准备自己画好地阴房、葡萄干实物。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认读6个字。
2.读写指定词语。
教学难点:指导难写的字。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检查学生复习情况)
(一)初步认识生字词:
1.读课文画出生字连带的词语
2.邀请同学当小老师带领同学们读词语:(困)
出产 山坡 搭起 凉棚 能够 留着 葡萄沟 维吾尔族
(二)组内学习生字。
二、指导识字、写字。
1.说一说自己的识字方法。
2.学生汇报。
“搭、棚”熟字加偏旁;
“搭、颜”熟字换偏旁。
3.书写。挑出难写字“颜”。
(1)重点指导:
“颜”:注意左边三个撇的位置,右半部分的撇是竖撇。范写“颜”。
“摘”注意右下笔画,和“商”区分开。
三、作业。
抄写本课的字。
板书:
21.葡萄沟
葡萄
课后反思:
这是一篇老课文,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我努力突出“新”,打破传统的一段一段进行教学,而是先利用中国地形图,让学生了解葡萄沟在哪里?然后教师直接用过渡语导入到课文的重点段落,这样避免浪费时间,教学方法上力求了“新”,运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第二课时(重点课时)
体现新课程理念:
本课的教学设计力争体现新课标提出的设计理念,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结合学生的自主权,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获得知识,学会方法,培养情感,提高素养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用“五光十色”写一句话。
2.了解葡萄沟是盛产葡萄的好地方,那里的葡萄干非常有名,使学生产生对葡萄沟的喜爱之情。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教学重点:了解葡萄沟为什么是个好地方。
教学难点:理解葡萄的特点及葡萄干的制作方法。
教学过程:
1、 激趣。
播放歌曲《新疆好地方》。(利用比较民族化,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感染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导入:我们伟大的祖国幅源辽阔、物产丰富,在它西北部地区有一块神奇、美丽的土地,
那就是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的吐鲁番,那是一座完全由葡萄围起来的城市,最能代表这座葡萄城特色的就要属葡萄沟了,所以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21课《葡萄沟》。
二、学习课文。
(一)从整体入手学习: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思考:葡萄沟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2.谈感受。(使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并能够从课文中提取有用信息,用自己的语言比较完整的表述出来,充分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3.师:课文中有一句话,直接告诉了我们答案,请你找一找。(最后一个自然段)教师把“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这句话写在黑板上。请学生朗读,然后谈谈应该读出什么语气?(赞美)学生谈后指名读一读。
(二)从部分入手,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教师揭示问题:为什么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呢?请学生默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下有关的词句。
2.小组合作,交流个人看法,相互学习:
(1)同学之间读一读自己找到的有关语句。
(2)大家相互补充,简单总结。
(3)学习汇报。
(学生在谈感受的过程中可以结合课文中的语句,学生在理解的时候,遇到问题及时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体现小组合作,使学生在自由发言的情况下,体验合作的乐趣。)
3.师生共同交流:(引导学生大胆地说,重点围绕以下地方:)
第一自然段:新疆吐鲁番,那里随着季节的不同都会出产水果,五月有杏儿,七八月份有香梨、蜜桃、沙果,九、十月份有人们最喜爱的葡萄,从五月份到十月份,每个月都有水果出产,真不愧是个好地方!
第二自然段:共有四句话,讲了三层意思,一、二句先讲葡萄生长的地点,再讲葡萄沟的葡萄长得枝繁叶茂,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茂密”、“展开”、“绿色的凉棚”、“一个个”进行理解,体会景色的美,试着把语气读出来。第三句话介绍了葡萄结得多,颜色多样,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颗粒饱满,有光泽,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爱不释手,可以通过“一大串一大串”和“一串一串” 进行对比,从而更加深刻地揭示出葡萄沟的葡萄结的非常的多,而且串大、个大;在理解时可以让学生观察画面,体会葡萄成熟后,硕果累累的样子。第四句话描写了维吾尔族老乡热情好客的情景,体现了民族大团结。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展开联想,想象人物的语言,当时的场面。
第三自然段:让学生先讲一讲阴房建造的位置,具体的样子,然后出示阴房的图片进行对照,帮助学生整体感知阴房的特点。在了解阴房的特点后,讲一讲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了解葡萄干的特点:颜色鲜、味道甜、非常有名。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的谈出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让其余学生认真听,进行相互补充。)
四、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同学们,你们一起告诉我好吗?(困)
生:新疆真是个好地方!
五、布置作业。
背诵第二段。
板书:
21.葡萄沟
叶子:
葡萄:
葡萄干:
课后反思:
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知识,练就技能的。教师引导得法,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就高,教学效果就会好。选择教学方法应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由于三年级的孩子年龄小,所以这节课上我选用多种教学方法,让他们运用多种器官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来。比如:在理解阴房的样子和制葡萄干的过程让学生动笔画一画,从而帮助理解课文,突破课文的难点,这种方法,完全由学生自己动手,也让他们感到了一份新奇。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