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破解生命起源之谜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破解生命起源之谜 教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02-16 10:5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12课 破解生命起源之谜
整体设计
本节概述
“人类是从哪里来?”这个问题大概从人类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在困扰着人类,千万年来中外科学家、哲学家为之不断思索和探讨。生命起源之谜与宇宙的起源、地球的起源、人类的起源并列为四大起源之谜,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科技前沿领域之一,许多具体的生命科学难题均由其衍生而来。在科学产生之前,人们更倾向于借助超自然的事物进行解释,因此几乎所有的民族中都有过创生的神话。
本课介绍了人类在生命起源问题上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即神创说和进化论思想,重点阐述了生物进化论的诞生和人类破解生命起源之谜并取得重大突破的历史必然性。本课分三小目进行讲述。第一目“教会的禁锢”,简要叙述了进化论诞生之前,基督教世界的上帝创世说与基督教神学的精神独裁及其对生物学的影响。第二目“拉马克和早期生物进化思想”,阐述早期生物进化论诞生的背景及其基本内容。第三目“达尔文与进化论”扼要介绍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思想及历史意义,这是本课的重点内容。
思路设计
●教学重点
达尔文进化论产生的历史条件及进化论思想的影响。
●教学难点
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内容。
●教具准备
(1)准备多媒体设备(电脑、液晶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及网络设备。
(2)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由于本课内容较为枯燥,教学时可以从传说导入,激发学生兴趣,要充分运用好教材的“历史纵横”“学思之窗”等内容,指导学生阅读,多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以加深学生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学会学习。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识点:上帝创世说和精神独裁,施莱登、施旺提出和确立的细胞和细胞学说,拉马克的进化论观点,达尔文发表的《物种起源》和《人类的起源》及其进化论观点。
(2)技能:了解18世纪下半期到19世纪生物学领域发生重大转折,分析取得革命性进展的原因;理解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巨大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学思之窗”中的问题的分析、讨论,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神创说”能够成为生命起源的共识并长期流行的原因的思考,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发散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迷信、愚昧阻碍社会进步,社会落后滋生愚昧、迷信。
(2)科学家的顽强探索和不懈努力赢得了科学的进步,科学的进步又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教学设计
导入设计
故事导入→
多媒体展示图片:
女娲造人       创造亚当
师生互动:哪位同学介绍一下中西古老传说中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
自主学习:话说盘古开辟天地之后,不知经过多少年,忽然在天地间出现女娲。女娲在这荒凉天地中感到寂寞,有一天,她对着水,照见了自己,心里想要是天地间有几个像自己的,彼此说说话,该有多好,便不自觉地抓起泥土,和上了水,照自己的形体捏出泥偶,放在地上,迎风一吹,便成为活跳跳的东西,于是起名为“人”。
原先女娲一个接一个连续不停地造人,但进度缓慢,终于感到吃力。于是她背靠山崖,摘下藤条,在和了水的泥浆里搅拌几下,然后一甩藤条,洒落许多泥点,这些泥点落在地上,经风一吹,都变成了人。于是她不停地挥动藤条,大地上的人也不断地增多了。
《圣经》里的上帝造人故事记载在《旧约》的创世纪之中。话说上帝花了五日时间创造了天地万物,到第六日他说:“我要照着我的形象,按着我的样式造人。”于是他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进人的鼻孔后,就成为活生生的男人,取名亚当。不久便取下亚当的一条肋骨,造成一个女人,亚当说:“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可以称她为‘女人’。”
过渡:在女娲和上帝造人的神话里,可以发现共同之处是都按着他们的形象造人,由此可见女娲和上帝的长相和人相似,其实这些故事说明人类早就在思考自己的来源了。那么生命起源到底是什么?
情境导入→
多媒体展示材料:
2000年6月26号是值得全世界纪念的日子,美国总统和人类基因组的科学家宣布人类基因草图绘制完毕,这表明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HGP)已初步完成,标志着人类探索生命奥秘的进程和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同时也预示着一批以基因技术为核心的新兴产业的兴起。
人类基因组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国内外专家普遍认为,基因组序列图首次在分子层面上为人类提供了一份生命“说明书”,不仅奠定了人类认识自我的基石,推动了医学与生命科学的革命性进展,而且为全人类的健康带来了福音。
作为参与这一计划的唯一发展中国家,中国于1999年跻身人类基因组计划,承担了1%的测序任务。虽然参加时间较晚,但是我国科学家提前两年于2001年8月26日绘制完成“中国卷”,赢得了国际科学界的高度评价。
现在,“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他研究成果,又有了一个令人不敢相信的说法:人类真的有一个“夏娃”!现在地球上所有的人,都是一个非洲妇女的后代。这个妇女大概生存在20万年前。最近,对只是父传子的y染色体的研究证明:“亚当”居然也是非洲人。
过渡:充满神奇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将进一步揭开人类的奥秘,从古代到现在人类始终在试图破解生命起源之谜,其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渐科学的发展过程,这节课我们将要了解人类对生命起源的探索过程。
直接导入→
过渡:人类的起源,可以说是学术上最令人头痛的问题,不论是人类学家、考古学家、历史学家、生物学家、化学家,甚至哲学家、宗教家,都曾对人类起源做过各种角度的研究,然而,迄今仍没有最令人信服的说法。
在整个世界各种文化对生命起源的共同认识——神创说占据主流地位的时候,一位科学家经过顽强而艰苦的探索,提出了一个大胆而创新的结果——生物进化论。他就是被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的达尔文。
(多媒体课件打出课题)
第12课 破解生命起源之谜
推进新课
合作学习
多媒体展示材料:关于生命起源的几个假说
1.特创论(或神造说)。这一假说认为,现在地球上的各种生物都是由神创造出来的。
2.自生论(或自然发生说)。这一假说认为生命是自然而然地由非生命物质产生的,而且是从非生命物质中突然产生出来。例如,中国古代有“腐草化萤”“朽木化蝉”“白石化羊”等说法;希腊有“泥土变鱼”的传说;17世纪欧洲有“腐肉生蛆”的说法等。
3.生源论(或生生说)。这一假说认为生命只能由同类生物通过繁殖而产生。
4.宇宙生命论(或泛生说)。这一假说提倡“一切生命来自生命”的观点,认为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来自宇宙间的其他星球,即“地上生命,天外飞来”。
5.新自生论(或化学进化说)。这个假说也主张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产生的,认为生命是在漫长的宇宙进化中发生的,是宇宙进化到某一阶段的产物。
问题情境1:关于生命的起源,西方很长一段时间中占主流的是什么观点?为什么这个观点长期占主流地位?它对生物学的发展影响如何?
(板书)一、教会的禁锢
1.神创说及其成因
师生互动:在欧洲封建社会,基督教成为人们普遍信仰的宗教,基督教神学也由此成为包括和贯通一切的“科学的皇后”。
基督教神学宣称,上帝在7天的时间内按照一定的次序创造了世界上的万物,最后又用泥土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人,他用泥土创造了男人亚当,又用亚当的一条肋骨创造了女人夏娃,他们就成为人类的始祖。由此基督教神学认为,上帝是一切存在的本原。
过程评价:长期以来神创说一直主导着人们的思想,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生产力落后,民众愚昧无知,缺乏基本的生物知识;基督教神学的欺骗性适应了封建统治者的需要;教会垄断教育,推行愚民政策和精神独裁。
过渡:在欧洲封建社会,基督教适应了封建统治者的需要,基督教会成为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基督教神学教义也被奉为金科玉律,一切与其不符的学说则统统被斥之为“异端”而遭无情打击和迫害,由此形成了基督教神学的精神独裁。这种局面直接影响了生物学的发展。
(板书)2.对生物学的影响
多媒体展示材料:
16世纪,西班牙医生塞尔维特为了进行血液循环的研究,违反了教会不许解剖人体的禁令,被教会以异端罪判处死刑。第一次行刑时教会没抓到人,只烧了一个象征性的稻草人;第二次他被宗教裁判所逮住,在脖子上套上了浸有硫黄的花环,被送上火刑架。
自主学习:基督教神学的精神独裁及其残酷政策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使得生物学严重窒息,生物学研究进展缓慢。
过渡: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基督教神学受到极大的冲击,人们的思想逐渐解放,生物学的研究有所突破,早期生物进化思想随之产生。
问题情境2:阅读教材P59相关内容,思考:早期生物进化思想产生的背景如何?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有哪些?
(板书)二、拉马克和早期生物进化思想
1.产生条件
师生互动: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洗礼,基督教神学遭受重创,面向现实世界,注重实践,崇尚理性的追求蔚然成风;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对进化论的诞生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科学技术进步,生物学知识积累为进化论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过程评价: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之后,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政治、经济利益开始在意识形态领域展开反封建斗争,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相继发生。这三大运动有力地冲击了基督教神学,摧毁了基督教会的精神独裁,极大地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使资产阶级“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深入人心。这就使人类的视野不断拓展,思想文化领域更加开放,风气更加活跃。面向现实世界,重视实践,崇尚理性的追求蔚然成风。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长足进步,这为生物学研究创造了条件。19世纪初期,生物学本身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德意志生物学家施莱登和施旺于1838~1839年提出和建立的细胞学说为生物进化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过渡:17~18世纪的西欧,更是一个突进的时代,英法相继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封建专制统治被推翻,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由于世界市场扩大的需求,工业革命从英国兴起并进而席卷欧洲,资本主义迅猛发展。资本主义的发展一方面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也对科学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早期生物进化思想应运而生。
多媒体展示材料:
材料一
胡克——第一个通过显微镜研究植物细胞的人
英国科学家胡克是一个全才式的人物,他以惊人的动手技巧和创造能力对当时的天文学、物理学、生物学、化学、气象学、钟表和机械、天文学、生理学等学科都作出过重要贡献,因此被誉为“英国的达·芬奇”。他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软木片,发现了许多被分割开的小室,他称之为细胞。
材料二
德意志植物学家施莱登与细胞学说
施莱登于1838年发表了一篇题为《植物发生论》的论文,在文中他提出了自己对细胞的全面认识。他指出细胞核是细胞的生成者,植物是独立的细胞的聚集体,作为整体的植物有自己的发育过程。任何植物,无论是高等的还是低等的,无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都是由细胞组成的。施莱登把细胞看成是有两个生命的个体,一个是细胞自己的生命,另一个属于无数细胞集合在一起形成的植物的组织结构。
材料三
德意志动物学家施旺及其细胞学说
1839年,施旺出版了《动植物的结构和生长一致性的显微研究》一书,系统地阐述了细胞学说。施旺把施莱登证实了的植物的基本结构是细胞的观点推广到了动物界,并指出动植物发育的共同普遍规律。这在生物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施旺指出:“细胞是有机体,整个动物和植物体乃是细胞的集合体。它们依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在动植物体内。”
材料四 19世纪50年代,德国医生德马克等人把细胞学说和胚胎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证明了卵子和精子原来都是简单的细胞,在发育过程中,细胞本身可以复制。这个复制过程称为细胞分裂,胚胎发育的过程也就是细胞分裂的过程。细胞学说得到进一步完善。
过程评价:上述材料表明18世纪下半期到19世纪,生物学研究陆续取得重大成果,细胞学说发展起来。细胞学说的确立,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板书)2.早期生物进化思想的形成
多媒体展示材料:
拉马克为第一位提出物
种演化的科学家之一
拉马克(Jean Baptiste Lemarck 1744~1829),法国博物学家,生物学伟大的奠基人之一。生物学一词是他发明的,他最先提出生物进化的学说,是进化论的倡导者和先驱。他还是一个分类学家,林奈(Carl von linne 1707~1778)的继承人。主要著作有《法国全境植物志》《无脊椎动物的系统》(1801年)、《动物学哲学》(1809年)等。他在《动物的哲学》中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进化学说(被后人称为“拉马克学说”)。
师生互动:拉马克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提出了生物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观点。他肯定了环境对物种变化的影响,提出两个著名的原则——“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即经常使用的器官就会发达,不用就会退化;后天获得的新特性会可能遗传下去。早期的生物进化思想开始形成。
过渡:拉马克的科学理论和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物种不变论观点格格不入,因此在其有生之年受到了打击和压制,他的一生,是在贫穷与冷漠中度过的。但他的理论无疑为达尔文的进化论的产生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因此得到了达尔文的高度评价。在拉马克首次提出系统进化学说的半个世纪后,也就是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生物进化论的正式诞生。
多媒体展示材料:
“这位著名的博物学家1801年第一次公开发表自己的观点……是他杰出的工作第一次唤起了人们对生物可能改变的关注,就像对非生物事物改变的关注一样,将改变归因于规律的作用,而不是奇迹的介入。”
——达尔文在1861年评拉马克
问题情境3:生物进化论创立的标志是什么?达尔文为什么能创立生物进化论?
(板书)三、达尔文与进化论
1.达尔文简介
多媒体展示材料:
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1809~1882),是19世纪英国杰出的生物学家,物种起源和发展学说的创始者,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从小就热爱大自然,尤其喜欢打猎、采集矿物和动植物标本。1831年,年青的达尔文经汉斯罗教授的推荐,以自然科学家的身份参加了贝格尔舰历时五年的环球考察。他终于以“物种逐渐变化”的大胆假设,摒弃了物种不变的说教。为了避免偏见和替自己的理论找到更多的根据,当时他专心到甚至连自己的婚事都忘了。他不但细致地整理了在大自然中可收集到的各种变异事实,还广泛收集了动物在家养条件下的各种变异事实,查阅了大量书籍和资料,最后终于在1859年11月24日出版了一部划时代的巨著——《物种起源》。
(板书)2.创立条件
师生互动:结合17~19世纪相关历史知识我们可以得出以下条件。
经济基础: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发展。
政治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夺取政权,巩固政权。
思想基础: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的高涨。
理论基础:细胞学说,早期进化思想。
过程评价:除此之外还有达尔文的个人因素,阅读下列材料,总结达尔文有哪些品质最终成就其科学伟大业绩。
多媒体展示材料:
材料一 《物种起源》序:……回国以后,在1837年我就想到,如果耐心搜集与这问题有关的各种材料,加以整理研究,也许可以得到一些结果。这样,在五年时间内,我专心思考这个问题,并作了一些札记。1844年又加以充实……一直到现在,我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始终没有间断。……本书还是摘要性质,未必完备……本书所述及的,仅仅是我所得到的一般结论……我极其盼望将来能把我所根据的一切事实和参考文献,详尽地刊印出来……详细叙述和比较,才能得到完善的结果……
材料二 有人说,他(达尔文)的勇敢无畏的正确结论来源于他长期对自然界生活的无与伦比的细致观察和丰富积累,来源于他严密的科学态度和勤奋的工作精神。
自主学习:达尔文的热情、勇气、严谨细致、勤奋、毅力等优秀品质最终帮助他成就了科学成就,这也是科学家必备的品质。
(板书)3.创立标志
自主学习:1859年《物种起源》的发表标志着生物进化论的创立。
(板书)4.主要观点
问题情境4:阅读教材与下列材料概括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主要观点。
多媒体展示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达尔文认为,雄性吸引雌性是生存竞争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个雄猴的浓密毛发显出雄性的吸引力,因此就会有较多的后代。达尔文在1871年发表的《人类的起源》一书中就使用了这幅图片。
材料三 在西伯利亚草原上放养的驯鹿,最大的天敌是狼,为了保护驯鹿,猎人主动消灭了草原上的狼。结果驯鹿大量繁殖,数目急剧增加,品种迅速退化,并且由于驯鹿过度啃食草原,导致该草原也退化了。
师生互动:材料一反映了生物是不断进化的,还反映了生物进化是逐渐和连续的。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了生存斗争与自然选择这一自然界的普遍规律。
过程评价:材料一通过人类的进化历程反映了生物是不断进化的,生物进化是逐渐和连续的客观规律。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了生存斗争与自然选择这一自然界的普遍规律。狼、驯鹿、草原之间存在着生存竞争。狼的存在,虽然可以捕杀部分驯鹿,但可以使健壮的保留下来,并把优秀的素质传给后代。相反,没有了狼的制约,驯鹿品种和草原反而都退化了。正是自然选择保持了生物界的平衡,使各物种得以正常生存。这也告诫人类必须正确处理与环境的关系,才能共生共存。
主要观点:
(1)生物是不断进化的。
(2)生物进化是逐渐和连续的。
(3)生物有着共同的祖先。
(4)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过程评价: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可概括为:生物是进化的,一切生物都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物种不断地变异,新种产生,旧种灭绝;生物的进化是连续的,没有不连续的突变,自然界没有飞跃;生物间有共同祖先,彼此间有一定的血缘关系;自然选择是变异最重要的途径。其中前三点讲的是生物进化,最后一点讲的是进化机制,是生物进化论的核心。后人归纳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
过渡:达尔文的科学进化论的提出,好像一个晴空霹雳,产生巨大影响。
问题情境5: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是人类思想史上划时代的大事。它对人类思想界的发展具有什么重大意义?
(板书)5.历史意义
多媒体展示材料:
材料一 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是人类思想史上划时代的大事。它有力地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结束了上帝7天造就世上万物和人类的神话。正如17世纪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一样,19世纪的达尔文又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了。达尔文进化论极大地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使人们的世界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它所揭示的关于生命自然界辩证发展的规律,不仅结束了生物学中物种不变论的统治,也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创立提供了重要的自然史的基础。
材料二 在达尔文以前,人类对生物界的产生和发展基本上处于无知的阶段。达尔文学说的创立,才成功地使生命自然界的主要过程得到了说明,归结为自然的原因。它把发展变化的思想引入生物界,这不仅丰富、发展了生物学本身,也使生物学各分支学科统一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并使它们获得了新的发展方向。
材料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中国爱国知识分子为挽救民族危亡,纷纷著书翻译,积极宣传和介绍进化论思想。他们高呼“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和“优胜劣汰”,以期唤醒国人。他们还把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当作改造社会的利器,掀起了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师生互动:结合材料与教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进化论思想对欧洲思想界产生了巨大影响,从根本上改变了当时绝大多数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地位的看法,有力地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
(2)进化论开创了生物科学发展的新时代。
(3)进化论思想对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也产生了巨大震动。
课堂小结
19世纪生物进化论的诞生是人类破解生命起源之谜取得的重大突破。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是人类思想史上划时代的大事。它打破了上帝7天造就世上万物和人类的神话,极大地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使人们的世界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它不仅丰富、发展了生物学本身,也使生物学成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获得了新的发展方向。其“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和“优胜劣汰”的思想促进了亚洲等为救亡图存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板书设计
活动设计
我国科学家20年磨一剑,通过澄江动物群化石的发现和研究,在世界上首次揭示了“寒武纪大爆发”的整体轮廓,证实几乎所有的动物祖先都曾经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这项成果是“对达尔文进化论的重要发展”。图为“澄江动物群”化石标本采集地。
最近学术界对澄江(云南)动物化石群的学术意义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辩论的中心是该发现是对达尔文生物渐进式进化理论的一次挑战,但一方认为如果渐进式进化受到拷问,那么达尔文学说就受到了挑战;另一方则认为,即使渐进式进化受到拷问,也不能说它是对达尔文学说的挑战。不过,这场挑战达尔文和捍卫达尔文的争论,最后却演变成了挑战进化论和捍卫进化论的斗争。换言之,双方都把达尔文(学说)等同于进化论,似乎除了达尔文之外,进化论领域里就没有别的人了;除了达尔文学说之外就没有别的学说了。
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根据你所了解的知识,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思路引领:随着历史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必然有新的进化理论出现。达尔文等于进化论的思想经过反复强化后已在人们脑子里根深蒂固了。这其实也是一种拔高。这种拔高不仅完全否定了达尔文以前的科学家们的贡献,而且还禁锢了以后的研究者们的思想。事实上,达尔文学说只是进化论领域里的一种学说,是一种能解释渐进式进化的学说。所以,为了破除将达尔文等同于进化论这种概念上的混乱,挑战达尔文还是有必要的。挑战达尔文并不等于否定达尔文,这就像量子力学的诞生并没有否定牛顿力学一样。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进化论还会不断完善和发展。
习题解答
学思之窗
围绕着达尔文的进化论,出现了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那么,产生这些分歧的原因是什么 你如何评价这些观点?
解题关键:第(1)问关键在于理解两种不同观点,然后分析分歧产生的原因。第(2)问涉及评价问题。
思路引领:第(1)问要从宗教与科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来看,从经济、政治、社会、科学技术发展、个人因素等各方面来看。第(2)问要表明自己的观点,同时阐明理由。
答案提示:(1)大主教反对进化论旨在维护封建神学统治,继续推行愚民政策与精神独裁;而拥护者则是在资本主义发展,工业革命进行,思想解放运动高涨,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巩固政权这一背景下支持进化论观点,根本在于反对封建统治,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2)大主教威尔伯福斯作为进化论的反对者对进化论学说进行曲解,竭力反对;赫胥黎作为进化论支持者代表对反对理论进行反驳。进化论挑战了封建神学,否定了神创说,促进了人类认识的飞跃;把发展变化思想引入生物界,开创了生物科学发展的新时代;科学和非科学(伪科学)的斗争将是长期的,科学知识的普及也任重而道远。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生物进化论的提出,有什么历史意义?
解题关键:科学创新、思想创新对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
思路引领:影响涉及思想、宗教、科学和社会运动。
答案提示:挑战了封建神学,否定了神创说,促进了人类认识的飞跃;把发展变化思想引入生物界,开创了生物科学发展的新时代;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自然史基础;对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也产生了巨大震动。
二、学习延伸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