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18~2019学年度下期八年级生物单元检测(一)
第21章
班级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地球上的生物是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发展变化的,其总的进化趋势是 , ,
。
2.始祖鸟和古鸟化石证实,鸟类起源于 。
3.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是通过 实现的,生物的 性和
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环境的定向选择作用决定着生物 的方向。
4.人类祖先和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 。
5.生物在繁衍过程中会不断产生变异,其中的许多变异是可以遗传的,这些不断发生的变异是生物 的基础。
6.生物进化是指生物在与生存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一代又一代发生改变的过程。 化石是最有说服力的生物进化证据。化石记录显示:形成早的古老地层中,化石生物的种类 ,结构 而 。
7.根据化学进化论的观点, 是生命诞生的摇篮。
8.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现代类人猿过着以树栖为主的热带丛林生活。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在生命起源的问题上,各种观点发生着激烈的碰撞,目前被大多数学者接受的是
A.自然发生论 B.生生论 C.宇宙生命论 D.化学进化论
2.达尔文提出“人类的诞生地”可能是在
A.非洲 B.亚洲 C.美洲 D.欧洲
3.自然界的生物与环境相适应是经过长期的
A.遗传的结果 B.变异的结果 C.人工选择的结果 D.自然选择的结果
4.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有
A.水蒸气、氨气、甲烷、氢气 B.甲烷、氧气、水蒸气、氢气
C.水蒸气、氧气、沼气、氢气 D.氧气、氨气、沼气、氢气
5.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我国劳动人民培育了许多品种优良的鸡,如有优良肉质的“九斤黄”,产蛋率高的“芦花鸡”等。形成鸡的品种繁多的原因是
A.自然选择的结果 B.人工选择的结果
C.生存环境不同的结果 D.食物不同的结果
6.肺鱼在夏季如遇到干旱,常常藏于泥土中进行夏眠,直到雨季来临时才“复苏”。对这种现象的不正确解释是
A.与自然条件进行生存斗争 B.对不良环境的适应
C.定向变异的结果 D.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7.近年来,在我国的台湾出现的“超级细菌”,让包括青霉素在内的许多抗生素对其失去作用。由“超级细菌”引发的感染和导致的死亡急剧上升。该类事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抗生素的生产质量急剧下降 B.抗生素引发人体的过敏反应
C.“超级细菌”已经变异成为病毒 D.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抗药性不断增强
8.下列各种现象中,不属于自然选择的是
A.纯种长毛垂耳狗的形成 B.因为工业污染而使某些蛾子发生黑化
C.某些细菌对抗生素的抗性 D.虱子经DDT处理后仍有突变种存活下来
9.下列动物中,不属于类人猿的是
A.猴 B.大猩猩 C.长臂猿 D.黑猩猩
10.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观点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有毒农药的长期作用下,农田害虫产生了抗药性
B.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
C.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们的身体就产生了白色变异
D.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
11.达尔文在南美洲西海岸太平洋中的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发现了13种地雀,这些小鸟的共同祖先是从南美洲迁来的,但是每一种地雀的喙形和大小都不相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自然选择的结果 B.上帝创造的结果
C.因为吃了不同的食物 D.遗传的结果
12.公鹿经常用角作为争夺配偶的武器,按照达尔文的观点,公鹿形成发达的鹿角是因为
A.繁衍后代的需要 B.自然选择的结果
C.一代一代经常使用的结果 D.变异朝着有利于生殖的方向发展
13.农业科学家在蔬菜种植过程中发现,如果在大棚内长期使用某种农药,害虫对这种农药的抗药性会越来越强。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农药对害虫不断选择的结果
B.害虫的抗药性是在农药的作用下产生的
C.害虫存在遗传和变异现象为其抗药性的增强提供了前提条件
D.害虫的抗药性变强是有利变异
14.下列不是生存斗争的是
A.食性相同的动物争夺食物 B.同一森林中的植物争夺阳光和水分
C.动物之间的捕食与反捕食 D.蜜蜂之间的分工与合作
15.现存的生物中,有许多非常简单的、低等的生物并没有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灭绝,而且分布还非常广泛。其原因是这些生物
A.没有发生变异 B.能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 C.寿命很长
D.是在现代地球上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演变而成的原始生命
16.科学家通过比较与马相似的动物的骨骼化石(如下图),以及它们的生存时期,认为它们是现代马的祖先。科学家不能直接从图中获得的证据是
A.腿骨结构大部分相同 B.足趾个数逐渐减步
C.中足趾逐渐变得发达 D.遗传物质基本相近
17.马的脚趾数由4趾逐渐演化为1趾,造成这一进化的原因是
A.马常用中趾很少用其它趾 B.人类选育
C.古代马和其他动物交配产生新物种 D.自然选择
18.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烧瓶”实验结果告诉我们
A.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小分子可以生成有机小分子
B.肉眼看不见的生命是可以自然发生的
C.非生命物质绝对不能随时自发地产生新生命
D.地球上的生命来源于其他星球
19.从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最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是
A.古猿从树栖生活转为地面生活 B.学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C.产生了语言 D.四肢行走转为双足行走
20.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漫长历程中,森林古猿下到地面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A.由于其他动物入侵 B.为了躲避敌害
C.为了扩大领地 D.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变化
三、识图与分析(每空2分,共30分)
1.如图所示,科学家在A、B、C三个不同岩层中都发现了各种生物化石。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4分)
比较三个岩层,图中的 岩层中发现的生物化石结构最简单、低等,化石的种类 。
2.下图是长颈鹿进化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6分)
(1)从图甲可以看出,古代长颈鹿个体中,有的颈长,有的颈短,这说明生物个体之间普遍存在着 现象。长颈鹿的颈的长短是可以 的。
(2)从图乙和丙可以看出,当长颈鹿生存的环境变得干燥、缺乏青草时, 的个体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容易存活下来并繁殖后代。而 的长颈鹿会因为吃不到高处的树叶而出现食物短缺,容易死亡。因此,对长颈鹿来说,长颈的变异是
变异,短颈的变异是 变异。(填“有利”或“不利”)
(3)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 ,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 。
3.右下图是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装置。据图回答。(10分)
(1)提出问题:在类似于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无机小分子可以生成有机小分子吗?
(2)作出假设:
。
(3)实验装置A中的气体有水蒸气、氢、
甲烷和氨等气体,装置A是模拟
_ ;装置A中设置电极进行火花
放电是模拟 。
(4)实验结果:米勒在实验中收集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该实验的结论是
。
2018---2019学年度下期八年级生物单元检测(一)
第21章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2.古代的爬行类动物
3.生存竞争、 多样、适应 、进化 4.两足直立行走
5.进化 6.少、简单、低等
7.原始海洋 8.森林古猿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D A B C D A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B D B D D C D D
三、识图与分析(每空2分,共30分)
1.(1)C ;少
2.(1)变异;遗传 (2)颈长;颈短;有利;不利
(3)生存竞争、自然选择
3.(2)在原始地球条件下能够形成有机小分子。
(3)原始大气、闪电
(4)含有有机小分子的溶液
(5)在原始地球条件下能够形成有机小分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