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下册《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经历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能熟练地进行口算;
过程与方法:经历算法的多样化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的探究过程,培养
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
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能运用“直接从十位算起”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教学难点】
对两位数加两位数算法多样化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及优化的感悟
【教学准备】
课件、作业纸(附后)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揭示课题
1、口算下列各题。
课件出示
指名学生说说结果。
2、说出下列各数的组成。
课件出示
指名说一说各数的组成。(强调几个十和几个一,把十位和各位分开)
让学生初步感知“拆数”的计算方法
3、揭示完整的课题: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师:课间活动时同学们是不是喜欢跳绳呢?小华、小红和小军他们也喜欢跳绳,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出示主题图
三、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1、观察主题图,收集信息
师:从这幅图上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学生观察主题图并收集信息:
生1:小华跳了45下,小红比小华多跳28下。
生2:小军比小华多跳23下。
2、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式
生1:小红跳了多少下?45+23(板书)
生2:小军跳了多少下?45+28(板书)
四、探究算法,学习新知
(一)计算45+23
你是怎么算的?
生:40+20=60, 5+3=8,60+8=68。
师:很好!同学们,你看懂了吗?(个位数加个位数,十位数加十位数)还有别的算法吗?
生:45+20=65,65+3=68。
师:和他相同的请举手,你是怎么想的呢?说给同桌听一听。再想想,还能怎么算?
生:23+40=63,63+5=68。
……
????(二)计算45+28
师:请你挑选一种你喜欢的方法来算一算,并把想的过程写下来。
指名三人上前板演。
其他同学反馈:
1、40+20=60,5+8=13,60+13=73。
2、45+20=65,65+8=73。
3、28+40=68,68+5=73。
师:在这么多的算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呢?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自由发言。
(小结:这种把数拆开的方法叫拆数法。用拆数法时要选择使计算简便的拆法,并且拆开后从高位开始加起。)
(三)观察、比较,寻找异同点。
师: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生:都是加法。
生:这些数都是两位数。
师:那这两道算式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生:一道是进位的,一道是不进位的。
师:同学们很聪明,在口算是要特别注意区别!
五、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口算练习。
课件出示:
并要求学生尝试从直接从十位算起。
2、判断题。
课件出示
要求学生说出错在哪里,正确的结果是什么。
3、其他练习。
课件出示购物问题。
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生自由发言。
师:请用算式表示出来。怎么计算呢?
指名说一说。
六、全课小结
1、由老师引领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了什么?
2、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这节课的收获体会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想好几句话,说一说。)?
【教学反思】
“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是新课程的主要理念之一,新教材又把数的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本节课的教学想通过对教材的充分利用和深入挖掘,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创设探索性和开放性的情境,让学生在体验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注重已有经验,体验“多样化”
提倡和鼓励算法多样化,是数学新课程倡导的主要理念之一,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更是实现学生学习个性化的重要途径。本节课注重引导学生从这两方面入手,让学生充分体验方法“多样化”:在学生交流不同口算方法的过程中,及时肯定、鼓励学生的不同想法,引导学生在比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实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化。
2、重视比较归纳,实现“优化”
???方法是多样的,但也有 “巧”方法和“笨”方法之分。在提倡和鼓励口算方法多样化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同时,更应该让学生通过对各种方法进行分析、讨论、比较、归纳,吸取各种方法中的精华,悟出最佳方法;在体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过程中,更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选择最合理,最优化的方案。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