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定陶县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
七年级历史试题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精挑细选(看谁记得牢,看谁眼力好。本大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你把答案写进后面的答题栏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云南省的元谋县是我国最著名的县之一,元谋县之所以出名是因为:
A、这是全国风景最优美的县
B、这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县
C、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炎黄二帝在此地兴起
D、这里发现了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远古人类
( http: / / image. / i 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B5%BE%B9%C8%D2%C5%B4%E6&in=2506&cl=2&cm=1&sc=0&lm=-1&pn=0&rn=1&di=1192559840&ln=2" \t "_blank )2、历史上曾经出现了不同的文明形式,我国的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反映的是:
A、农耕文明 B、工业文明 C、海洋文明 D、商业文明
3、一群中学生历史爱好者来到西安黄帝陵,他们看到拜谒黄帝陵的有白发苍苍的海外华人,千里迢迢回来寻根,他们上香的手是颤抖的,眼里含着泪花;有的是祖孙三代一起来祭祖,他们那么虔诚的长跪、叩首!你认为他们拜谒黄帝陵的主要原因是:
A、因为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B、因为那里的风光特别的美丽
C、因为传说中黄帝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
D、因为黄帝治理水患,造福百姓
4、这幅图反映的社会情况是:
A、当时没有马,国王只能把人作为坐骑 B、这是当时的一项体育活动
C、这是当时的一种娱乐活动 D、当时的奴隶只是一种工具而已
5、右边“天子——诸侯——大夫——士——平民——奴隶”的图示表明这是我国古代实行的哪一制度?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6、“春秋时期”、“春秋五霸”其中“春秋”一词的来历是:
A、来源于鲁国的编年体史书《春秋》 B、因为争霸战争主要是在春天和秋天进行
C、春秋是五霸中最著名的一个霸主 D、没有什么意义,后人随口说说而已
7、从西周时期成千上百奴隶在一起耕作(千耦其耘)到战国时期以个体家庭为生产单位(个体农耕),这种耕作方式变化的原因是:
A、磨制石器代替打制石器 B、青铜器代替石器
C、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D、奴隶获得了自由
8、中国商朝的青铜制作技术非常精湛。目前世界上已经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就诞生在商朝。它是:
A B C D
9、县教育局请来北大、清华两校四名全国高考状元为中学生做学习经验介绍(如图),高考状元谈到了家长的期望、学习的刻苦以及竞争的激烈。台下一名学生不以为然,认为中学生也应该与世无争、淡泊名利,学古人“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名利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高考状元当场予以反驳,认为这是错误的消极避世思想。这名中学生的思想符合下面哪一家的学说?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10、都江堰市有个二王庙,里面供奉的是?
A、战国时期这里两个姓王的太守 B、修建都江堰的李冰父子
C、秦国的两个国王 D、秦始皇和秦二世
11、下面的各项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纸上谈兵——长平之战 B、揭竿而起——陈胜、吴广起义
C、破釜沉舟——项羽与秦军巨鹿之战 D、四面楚歌——秦王扫六合
12、秦始皇对我国历史最大的贡献是:
A、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完成国家统一
B、废分封,立郡县,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
C、统一了度量衡、货币和文字,巩固了统一
D、修建长城、兵马俑,为后人留下宝贵遗产
13、右图是汉代“司隶校尉”印文拓片。汉代这一官职的职责是:
A、协助皇帝处理国家政事
B、掌管国家军事
C、监督和检举京城百官及皇族的不法行为
D、负责监督地方官员
14、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标志是:
( http: / / image. / i 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4%CF%D1%F4%D2%BD%CA%A5%EC%F4%CC%C3&in=17593&cl=2&cm=1&sc=0&lm=-1&pn=0&rn=1&di=7582182688&ln=1552&fr=&ic=0&s=0" \t "_blank )A、张骞出使西域 B、西汉王朝设置西域督护
C、丝绸之路正式开通 D、昭君出塞,汉与匈奴和好
15、“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秦始皇)。上至以衡石(dan)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从《史记》里面对秦始皇记载的这几句话,你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秦始皇很专制,什么事都是他一个人说了算
B、秦始皇这个人也很勤政,白天晚上都在批阅奏章
C、当时的奏章是写在竹木简上的,很沉重
D、当时的奏章写在纸上,很方便,所以大臣们的奏章很多
16、如来佛、观音菩萨都是传说中的神话人物,他们和下面哪一
宗教有关:
A、佛教 B、道教
C、儒教 D、基督教
17、对下面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叙述的不正确的是:
A、长平之战后,六再也无力抵御秦国的攻势
B、官渡之战后,曹操统一了黄河中下游地区
C、赤壁之战中曹操打败了孙权和刘备的联军
D、淝水之战的胜利使南方经济发展的进程没有被打断
18、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中原人口大量向南迁移,它所带来的最重要的影响是:
A、加剧南方的混乱局面 B、使北方趋于平静
C、促进南方经济发展 D、使少数民族大量进入中原地区
19、(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对于诏令内容理解准确的是:
A、在朝廷必须说汉语,违反者免其官职 B、采用汉族的法律,惩治违法的官员
C、朝廷令所有的鲜卑人都说汉语 D、朝廷有权惩处违法官员
20、下面的各项成就与人物不对应的是:
A、《九章算术—》——祖冲之 B、《齐民要术》——贾思勰
C、《水经注》——郦道元 D、《兰亭序》——王羲之
二、非选择题(共30分,其中第21题7分;第22题10分;第23题13分)
21、读图、识图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要求,从图片及地图中我们能够了解些许历史的原貌,请观察所给的图片,回答问题(7分)。
骨耜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请点击左键!来源网址: http: / / www. 请参照百度权利声明使用" \t "_blank ) 稻谷遗存 猪纹黑陶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请点击左键!来源网址: http: / / www. 请参照百度权利声明使用" \t "_blank )钵
(1)图1的A、B、C三幅图片分别是从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稻谷遗存和猪纹黑陶钵,请你想象一下河姆渡人能够进行哪些生活生产活动?(3分)(特别提示:一定要答,答上就有可能得分)
(2)从图2这幅图片中你能得出的哪些历史信息?(写出一条即可,2分)
(3)以图3云冈石窟为代表的石窟艺术是随着哪一宗教的传播而发展起来的?(2分)
22、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对于如何管理国家,特别是中央如何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是历代帝王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老百姓遭受苦难,国家战争不断,都是因为有了诸侯国啊!)。
——《史记·秦始皇本纪》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2分)基于以上认识,秦始皇实行了什么制度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2分)
材料二 汉高祖把子弟分封到外地做诸侯王,目的是让他们镇守四海,拱卫天子。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诸侯王逐渐在封国内各自为政,不听天子诏令,出入公然使用天子礼仪车驾,时刻图谋举兵夺取皇位。
——引自教材
请回答:
(2)材料二反映了西汉时期国家出现了什么问题?(2分)
(3)汉武帝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2分)汉武帝这一措施巧妙在哪里?(2分)
23、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2分)材料一反映了哪两条变法内容?(2分)
(2)公元前350年,秦国平民张三,因斩一敌国甲士,获爵一级,田一顷,宅九亩。张三这是因为哪一项改革措施而获田产的?(1分)
(3)以上改革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成效?(2分)
材料二 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请回答:
(4)材料二反映了历史上的什么历史事件?(2分) 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什么改革内容?(2分)
(5)材料二的措施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2分)
定陶县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
七年级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精挑细选(看谁记得牢,看谁眼力好。本大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你把答案写进后面的答题栏内)
1、D ( http: / / image. / i 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B5%BE%B9%C8%D2%C5%B4%E6&in=2506&cl=2&cm=1&sc=0&lm=-1&pn=0&rn=1&di=1192559840&ln=2" \t "_blank )2、A 3、A 4、D 5、C 6、A 7、C 8、D 9、C 10、B
11、D 12、A 13、C 14、 15、D 16、C 17、C 18、C 19、A 20、A
二、非选择题(共30分,其中第21题7分;第22题10分;第23题13分)
21、(7分)
(1)制作骨器(或者制作工具、翻地、播种、松土等,任意一项即得1分);
种植水稻(或者储存水稻、储存稻谷、保存劳动果实等,任意一项即得1分);
制作陶器(或者养猪、饲养家畜等,任意一项即得1分)。
(2)秦国完成了国家的统一(或者秦朝统一了货币、秦朝统一前各国货币很不统一、秦始皇一秦国货币圆形方孔钱为标准式样,统一了全国货币等)(2分)
(3)佛教。(2分)
22、(10分)
(1)分封制;(2分)
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也可以只答实行郡县制,2分)
(2)诸侯王势力膨胀,对皇权构成了严重威胁。(也可以只答出现了王国问题,2分)
(3)颁布推行“推恩令”。(2分)
汉武帝不费一兵,不损寸土,就巧妙地削弱了诸侯王封国势力。(2分)
23、(13分)
(1)商鞅变法(2分)
行县制;(1分)奖励生产。(1分)
(2)奖励军功。(1分)
(3)使秦国的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分)
(4)北魏孝文帝改革。(2分)学习说汉语。(2分)
(5)促进了鲜卑族与汉族之间的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2分)
桀驾人车
图1A
图1B
图1C
图2
图3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