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绿[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6-11-14 21:31:00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执教:梁姣
《绿》,写于1924年。当时朱自清在浙江温州省立第十中学教书,他写了一组总题为《温州的踪迹》的散文,《绿》是其中富有特色的一篇。
当时,南方成为革命的策源地,北伐在酝酿之中。尽管朱自清没有投身到革命激流中,但他时刻都在关心着中国社会的前途;对以统一为大业的北伐抱支持态度的。他这一时期的思想,保持着“五四”运动时期青年人勇于进取的势头。反映在散文作品里,则表现为格调的明朗,节奏的明快和昂扬向上的生命活力。《绿》虽然只是写景文,但只要仔细品味,我们便能感受到作者的搏动的赤子之心。
写作背景
整体感知
1、请自由读课文,并
疏通字词。
2、请听配乐朗诵
(1)标出作者行踪的词语。
(2)我对“绿”的总的感受是
什么?
行踪:
走到山边――坐在亭边――站在水边;
醉人、奇异
品析美点——探究美
2.读一读你划下的句子,并赏析。
1、赏析作者描绘了怎样的绿?
赏析①:“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
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涟漪、抒情) 静态—动态
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清纯荡漾)(视觉.感觉)
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
那样嫩;(波光、软嫩、亮丽) 亮度—纯度
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清纯、高雅) (触觉)
比喻
排比
情感:欣喜
赏析②: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指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重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
北京什刹海拂地绿杨 (太淡)
杭州虎跑寺的绿壁 (太浓)
西湖的波 (太明)
秦淮河的波 (太暗)
对比
浓淡适中,
明暗相宜
清亮、鲜嫩、纯净、柔软、可爱、醉人、独特
情感:倾慕
赏析三:
1、裁你为带赠给那轻盈的舞女
  2、挹你为眼,赠给那善歌的盲妹
 3、十二三岁的小姑娘
4、女儿绿
联想
清雅、亮丽、柔美、妩媚、多情、令人心生荡漾
情感:爱恋
体会情感——表现美
1、合作探究:
(2)写梅雨潭的招引,写追捉梅雨潭离合的神光并用了“揪、
攀、探身、鞠躬”等动词,即着力描绘了梅雨潭水的绿色,表现
了怎样的感情?
(1)依次写了瀑、亭、潭,处处流露 、 、 的感情在绿色中。
欣喜 倾慕 爱恋
活泼、跳跃、希望、有生命力,亲近自然的热望、勇于进取的激情。对自然的热爱,对新生活的希望和向往。
(3)由第三人称转为第二人称“你”的原因?
收敛冷静到感情迸发投入,融入文章中,更表现了对“绿”的爱恋。
(4)第二次到仙岩,秋并不是萧索悲凉的季节;梅雨潭是低洼潮湿地,从潭水的绿色发现了令人心醉而奇异的美,赞颂了什么?
赞颂了热爱青春生命,积极向上的乐观的心情。
体会情感——表现美
2、假如给你一片绿,你会怎么做?
说明你的理由。
五、作业:
小作文:我寻找到了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