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教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6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02-21 13:0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整体设计
本课概述
本课介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演变的历史,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本节课的中心。
第一,概述空想社会主义与工人觉醒。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为了解决资本主义矛盾的症结,出现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这些设想是美妙的,但无法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无法指导逐渐高涨的工人阶级的斗争。广大工人已经觉醒,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这些为马克思主义诞生提供了历史条件。关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包括理论的来源,注意进行多角度的分析。
第二,主要介绍《共产党宣言》的内容、意义、启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社会主义运动发展起来,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由空想到科学。
第三,介绍巴黎公社的发生和失败。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分析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性质和意义。巴黎公社是特殊条件下的具有自发性、偶然性的起义这一难点,学生不易掌握,要结合教材和时代背景分析。性质要结合措施讲解,得出结论: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
思路设计
本课内容的重点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和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本课难点是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区别;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巴黎公社的爆发是特殊条件下的具有自发性、偶然性的起义,并不是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对于本课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的突破,注意学生的自主活动和探究活动,注意学生的合作讨论。
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述,注意前后知识、单元知识间的联系。另外请学生联系实际进行分析,史论结合。
介绍本课用一课时,注意宏观构建知识网络体系。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空想社会主义;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内容及意义;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意义和教训。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相关背景,理解其诞生是历史的必然。任何一种理论都不是凭空捏造的,可采用归纳法。
(2)结合材料分析《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培养学生理解观点的能力,并运用正确的观点分析历史和现实现象的能力。
(3)分析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帮助学生培养透过历史现象分析历史本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马克思、恩格斯相关革命活动的介绍,培养学生为人类革命事业不断探索的精神,教育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要有批判地吸收。
(2)通过对巴黎公社战士活动的介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育学生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和强盛努力学习,培养正确的民族观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教学设计
导入设计
导入(三幅图片:马克思、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
1917年十月革命中,工人赤卫队和革命军队攻打冬宫的情景
师:通过图片分析,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呈现什么样的规律?
生: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巴黎无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政权的伟大尝试;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
师:下面我们将逐一学习这些重大历史事件,重点学习前面的两件大事。
导入
多媒体显示:
材料一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马克思
材料二 1999年,英国广播公司和路透社先后以“千年第一思想家”为题进行民意测验,结果马克思位列第一,爱因斯坦位列第二。
师:思考分析,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有哪些巨大的贡献?
学生进行多方位的思考和回答,教师加以引导和肯定。
导入
创造和谐社会是当今社会的主题,请同学们思考:18-19世纪,欧洲的思想家为了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哪几种方案?
师生互动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阅读媒体播放资料进行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并归纳:圣西门(法国)、傅立叶(法国)、欧文(英国)等提出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科学社会主义的提出;欧洲启蒙思想家提出法治思想。
推进新课
问题情境1:空想社会主义与工人的觉醒
师生互动
师: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与之相对应的是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有哪些代表人物?
生:圣西门(法国)、傅立叶(法国)、欧文(英国)。
合作探究:这种学说是怎样出现的?有何主张?
自主学习:教师指导学生带着上述问题快速阅读教材的相关内容。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及影响
问题探究: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是怎样出现的?
合作学习:学生阅读讨论分析。
过程评价:在学生阅读讨论分析的基础上,教师结合多媒体进行引导: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发展,矛盾日益暴露。1825年,经济危机发生,工人处境恶化,社会矛盾日益激化,为了解决资本主义矛盾的症结,出现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多媒体显示:
2.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问题探究: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及相关主张有哪些?这些美妙的设想为什么无法实现?
自主学习: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本课引言。
多媒体显示:
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以及相关主张
圣西门(法国) 傅立叶(法国) 欧文(英国)
圣西门主张新社会实行实业制度,被公认为“工业社会”的最早预言家。
傅立叶的理想社会是和谐制度,主张阶级调和与合作,他构想了名为“法郎吉”的协作社,人人都可以按兴趣爱好从事工作,而且可以随时变换工作。
欧文是社会主义的实验者,他花钱在美国建立了实验基地“新和谐公社”。
合作学习: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讨论这些美妙的设想为什么无法实现。
过程评价:教师指导学生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及相关主张去分析思考,这些设想是美妙的,但是是空想,是不科学的,都无法指出资本主义矛盾的症结所在。
3.19世纪欧洲工人运动
问题探究:19世纪的工人运动有何特点?为什么会失败?
自主学习:请阅读教材的“历史纵横”部分,了解法国里昂工人起义的概况。
多媒体显示:
1831年、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要求推翻富人政权,争取民主共和国。
1836-1848年英国宪章运动要求普选权,工人参与国家管理。
1844年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反对私有制社会。
过程评价: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资料分析,此时的工人运动不仅要求改善生活的待遇,还要政治权利,广大工人已经觉醒;工人运动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理论在工人运动中产生是时代的要求。
问题情境2:《共产党宣言》的问世
1.三大理论来源
自主学习:请学生阅读教材,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理论来源并阅读“历史纵横”资料中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的理论。在学生概括的基础上,教师显示多媒体资料。
多媒体显示:
问题探究:对人类优秀的思想成果,我们应持什么态度?
过程评价: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指出要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的态度——批判性吸收,这也包括对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
2.内容
问题探究:想一想:这段材料讲了哪几层意思?
多媒体显示:
“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联合而达到革命的团结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它首先产生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生:①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②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是发展生产力。③无产阶级革命必胜的信念。
过程评价:结合材料和教材,教师指导学生简要概括《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1)第一次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断言资本主义最终必将被共产主义取代。
(2)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就是通过阶级斗争,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进而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在此基础上指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科学,是因为它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找到了解决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良方,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3.历史意义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此后,马克思主义成为国际无产阶级无比锐利的思想武器。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工人运动蓬勃兴起。
规律总结: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的理论,第一次较为完整地阐述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原理。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工人运动蓬勃兴起。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
问题情境3:巴黎公社
1.国际背景和国内背景
师生互动
马克思说:“巴黎公社是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也就具有自发性、偶然性,并不是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启发学生思考其偶然性和必然性。
问题探究:它在什么样的特殊条件下爆发?
自主学习:教师、学生回顾法兰西共和之路——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法兰西第一帝国、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法兰西第二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当时执政的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合作学习:学生讨论分析。
国际背景: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一国际的成立。
国内背景:临时政府对外投降,同德国签订割地赔款的不平等条约,对内准备解散巴黎人民的武装,直接原因是临时政府企图夺取蒙马特尔高地等处国民自卫军的大炮。
规律总结:国内背景是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激化的结果,巴黎公社是特殊条件下的具有自发性、偶然性的起义,并不是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2.巴黎公社经过
过程评价:教师结合多媒体课件简单讲解,突出巴黎公社战士的战斗精神。
3.措施及政权性质
问题探究:假如你是巴黎公社的领导人,你将采取哪些措施巩固政权?有何性质?
合作学习:学生结合多媒体课件、教材内容、“学思之窗”等几个方面填写相关内容并结合措施分析政权性质。
多媒体显示:
类别 内 容
政权建设 除旧 废除旧军队、旧警察、旧法庭;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和议会
布新 设公社委员会为最高权力机关;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成立国民自卫军等
经济政策 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监督铁路运输和军火生产,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规定工职人员薪金的最高限额
革新教育 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开办职业学校
过程评价:在学生结合措施分析政权性质的基础上,教师指出它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政权,另外,教师可适当介绍其他观点。
多媒体显示:
有关巴黎公社的性质的三种观点
(1)你想知道无产阶级专政是什么样子吗?请看看巴黎公社吧!这就是无产阶级专政!
——恩格斯
(2)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萌芽。
(3)巴黎公社不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它是一个以无产阶级为主体,联合小资产阶级各派,在特殊情况下掌握地方政权的尝试。
4.巴黎公社的意义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并理解记忆。
(1)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2)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3)它的经验教训成为后来的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
(4)公社战士的革命精神值得后人永远敬仰。
过程评价:由教师分析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规律,并联系现实谈其意义。
5.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
问题探究:巴黎公社为什么会失败?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和多媒体资料思考。
多媒体显示:
法兰西银行是当时法国最大的一家银行,拥有30亿法郎的资金,而它只交给公社1500万法郎,却秘密向凡尔赛提供了二亿五千万法郎。法兰西银行的资金足以把凡尔赛官僚和资产阶级都收买过来,只要公社掌握了法兰西银行就会迫使整个资产阶级对凡尔赛施加压力,要它来向公社讨饶求和。但公社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没有没收法兰西银行。
过程评价: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国际、国内背景分析,注意客观原因、主观原因、根本原因的分析,对学生的分析作适当的点评。
规律总结:客观原因:敌人过于强大,普法联合镇压。
主观原因:没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没有乘胜追击;没有没收法兰西银行,让它给反动政府以资助;没有建立工农联盟,无产阶级孤军奋战。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还处在上升时期,当时还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条件。
课堂小结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的相关知识,再一次阐述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规律: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影响下,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起来,人类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100多年来,没有一种学说像她这样彻底改变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没有一种学说像她这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时代感,没有一个学说像她这样敢于和善于吸取人类社会不断积累的文明成果而不断焕发科学的青春。在她的影响下,当今社会主义运动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板书设计
一、空想社会主义与工人的觉醒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及影响
2.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3.19世纪欧洲工人运动
二、《共产党宣言》的问世(1848年)
1.三大理论来源
2.内容
3.意义: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起来
三、巴黎公社(1871年)
5.历史意义
活动设计
1.假如你是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对未来社会应有怎样的描述?
(1)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始终无法解决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无产阶级将是新社会的创造者。
(2)新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将会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创造更为充分的条件,每个人的自由权利将能够得到充分保障。
2.假如你是当时工人阶级的一员,对《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你会有何言论?
3.假如你是当时的资本家的一员,对《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会有何感慨和行动?
4.巴黎公社留下的不仅仅是失败的结果,还给我们以启示。结合后来的历史事实以及今天的现实,谈谈你的感想。
习题解答
本课测评
思路引领: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并理解教材相关的内容。结合内容和现实分析其科学性。
答案提示:(1)第一次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断言资本主义最终必将被共产主义取代。
(2)肯定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就是通过阶级斗争,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进而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学习延伸
思路引领:首先要引导学生结合材料进一步理解马克思的观点,其次要回顾巴黎公社的相关措施及性质,最后寻找巴黎公社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继承性和发展性。
答案提示:(1)巴黎公社是一次采用暴力手段来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伟大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正确性、可行性。
(2)巴黎公社采取一系列措施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如废除旧军队、旧警察,取消资产阶级法庭和议会,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并建立了工人阶级自己的治安、司法和立法机构,“不是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用它来达到自愿的目的”。
(3)巴黎公社在社会经济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监督铁路运输等,触及私有制,具有明显无产阶级专政的特点,正如材料中所说的:“它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总之巴黎公社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