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侵略与抗争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侵略与抗争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02-23 11:5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一单元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课标要求]
1、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
3、了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
4、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5、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知识结构]
背景:工业革命后,英国急需开辟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鸦片战争 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市场
时间:1840—1842年
背景:19世纪中期,列强急需扩大海外市场
第二次鸦片战争 根本原因:英法企图进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时间:1856—1860年
背景:19世纪末,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瓜世界
甲午中是战争 根本原因:明治维新后,日本积极向外扩张
时间:1894--1895
背景:义和团运动迅速发展,帝国主义极为恐慌
八国联军 目的:镇压中国人民反抗,维护帝国主义既得利益
侵华战争 时间:1900年
[知识梳理]
列强的侵略 中国人民的抗争 重点
鸦片战争1、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 、 、 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给中华民族带来沉重的灾难。2、1841年英军占领 。3、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辱国的中英 ,内容: , , , 。 影响: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1860年10月, 联军在 两国帮助下,占领天津、北京,放火烧了 。2、二次鸦片战争前后, 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 土地。3、英法等国先后同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三、19世纪60到70年代,英俄窥视新疆。沙俄直接占领 ,中亚浩罕国司令 入侵新疆,建立汗国。四、甲午中日战争1、1894年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发动侵华战争。黄海大战后,侵占了辽东半岛,又攻占威海卫, 全军覆灭。2、1895年, 同日本 签订了《 》。内容: 影响: 五、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1901年,清政府同八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内容: 影响: 。 1、道光帝派 到广州禁烟,1839年6月3日,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全部销毁,史称 ,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2、关天培在虎门抗英战死。3、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 发动 起义,定都 1860年,太平军将领李秀成在 大败 “洋枪队”。后来击毙其头子 。4、1875年清政府命 为钦差大臣,分三路进入新疆,1878年,除伊犁外的新疆重新回到祖国怀抱。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 。 5、1894年中日舰队在黄海大战,致远舰管带 为国捐躯。 6、随着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1900年, 运动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取得了廊坊战斗的胜利。后被中外反动势力镇压。 1、中英条约中最能体现其侵略意图的是:2、二次鸦片战争中获利最多的是:3、新疆归属中央政权后的管辖:4、“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中此公为:5、中日条约各条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6、条约内容和影响结合。
一、选择题
1.从1840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A.封建社会 B.资本主义社会 C.殖民地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A.保护鸦片走私 B.补偿贸易损失 C.争取通商自由 D.扩大海外殖民地和市场
3.以下条约内容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本质意图的是
A.割香港岛 B.赔款2100万银元 C.协定关税 D.领事裁判权
4.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时,清朝对外开放通商口岸最多的省份是
A.福建 B.广东 C.江苏 D.浙江
5.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这里的转折指的是
A.中国开始遭到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B.清朝“闭关锁国”的政策被打破
C.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D.中国社会矛盾发生变化
6.规定将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的中国领土割给俄国的不平等条约是:
A.中俄《瑷珲条约》B.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C.中俄《北京条约》D.中俄《改定条约》
7.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得到实际利益最多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美国
8.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农民战争的主要不同点是( )
A.利用宗教组织发动起义 B. 建立农民政权
C. 沉重打击外国侵略者 D. 严重威胁了封建统治
9.太平天国运动的时候,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A.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B.民族资本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
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D.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国民族的矛盾
10.火烧圆明园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次西方列强侵华战争的罪证( )
A.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1.19世纪60至70年代,侵略我国新疆的资本主义国家是:
A.英、美 B.英、法 C.俄、英 D.俄、法
12.19世纪70年代率军收复新疆的是( )
A.李鸿章 B. 左宗棠 C.郑成功 D.曾国藩
13.“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幅挽联哀悼的民族英雄是( )
A.邓世昌 B. 李秀成 C.洪秀全 D. 左宗棠
14.李鸿章苦心经营的北洋舰队全军覆灭的标志是日军攻占了军港
A.旅顺 B. 威海卫 C.烟台 D. 天津
15.在《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是()
A.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B.在苏杭富庶地区开放新的通商口岸
C.允许日本在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给予日本巨额赔款
16.最能反映帝国主义进行资本输出要求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7.义和团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
A.甲午中日战争失败 B.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加剧
C.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 D.八国联军侵略中国
18.《辛丑条约》签订以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这主要是指 A.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B.帝国主义直接控制了中国内政外交 C.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D.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9.在下列侵略战争中,侵略者攻入北京烧杀抢掠的是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20.在近代史中,曾经割占中国领土的国家是①俄国②法国③英国④日本⑤美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⑤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 842年当英军抵达南京江面时,道光帝“念江南数百万生灵,一经开仗,安慰难保,既经该大臣等权益应允,朕亦只可以民名为重。”
材料二:清政府参加《南京条约》谈判的全权代表鳍英上奏道光帝说:“该夷船坚炮猛,初尚得之传闻,今既亲上其船,目睹其炮,益加非兵力所能制伏。”道光帝表示首肯。
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道光帝同意求和的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道光帝认为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道光帝的原因正确吗?
(3)鸦片战争中,中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1)台湾是怎样被“贵国所踞”的? “余既来索”的最终结果如何?
材料二 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2)“去年今日割台湾”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台湾又是怎样回到祖国怀抱的?
材料三 诗人余光中《乡愁》:……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3)“一湾浅浅的海峡”使“我”和“大陆”分离的现状是如何形成的?这一现状与材料一“贵国所踞”及材料二“割台湾”在性质上有什么不同?
第一单元侵略与抗争
DDCAC ACCDB CBABC CCCBB
21. (1)求和有利于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2)英国船坚炮猛;此说法不正确。
(3)客观原因: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强国,加紧对外侵略。
主观原因:封建制度落后;清政府昏庸腐朽;没有调动人民抗英的积极性。
22、(1)所踞: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或:1624年或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借口晾晒货物,侵占台湾。 结果: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2)事件: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失败;《马关条约》签订,日本割占台湾。
回归: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3)形成: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败退台湾;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性质:材料三是中国的内政问题,材料一、二是中国的外交问题。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