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壮美的长城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我们伟大的长城,增强民族自豪感。
2、学生能够采用绘画、剪贴添画或立体制作的形式表现长城。
3、学生欣赏自己的长城,相互交流。
2学情分析
我校地处秦皇岛市区,距万里长城的起点---山海关老龙头20多公里,学习这一课的内容,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学生游览过长城,对长城有切身体会,所以这个内容是贴近生活的。学生的创作活动选择多样化,有助于他们对材料的选择和表现。
3重点难点
了解长城历史蕴涵、分析长城的建筑特点,提高学生的画面组织能力和立体造型能力。
4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趣入境
师:同学们中有谁去过长城?离我们最近的长城在哪里?
(山海关、老龙头)(可点击两处景点图片)这里就是万里长城的东起点,长城被誉为中华民族的巨龙,而山海关老龙头就是巨龙的的龙头,当你登上长城俯瞰大海时,你自豪吗?真是“不到长城非好汉”今天我们就来介绍“雄伟的长城”(板书课题)
二、讨论交流,感受理解(介绍、了解长城的悠久历史。)
师:长城个古老的建筑,说说你了解到的长城?让我们共同分享一下!
(引导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关于长城的历史、故事、古诗词等。)
小结:长城是我国古代一项伟大的工程,传说秦始皇在统一全国之后,为了防止匈奴的入侵,把原有的长城遗址重新建造,再向东、西延伸,东到大海,建关---山海关,西到甘肃---嘉峪关。重建长城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一直修了两千年,我们秦皇岛附近的是明代长城,主要是在戚继光带领下修建的。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汗水和智慧的结晶。到清代清军入关,长城就失去了军事防御的功能,不再修了。现在万里长城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一条东方的巨龙,它已成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中外游客参观的旅游景点。
三、欣赏分析,方法演示
1、引导学生欣赏长城的图片,了解、分析长城建筑特点:(课件)
师:长城有什么建筑特点?修建在哪里?有几部分组成?各部分有什么功能?
(使学生从整体上感受长城的雄伟壮丽,再从垛口、烽火台等局部去了解长城的建筑特点及功用。)
教师总结:长城很长,主要由烽火台和城墙两大部分组成,烽火台是长方体形,上有女墙,就是有垛口的这部分,还有许多瞭望孔。烽火台功能:传递信息(白天点狼烟晚上燃火),城墙和烽火台连在一起,随山势蜿蜒曲折,地势平坦开阔处修墙高,山体险要危险处城墙要矮些窄些,这也是修建者为了节约人力物力。长城建造在一座座山岭上,随山岭起伏蜿蜒万里,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树林和花草,鸟兽穿行其中,气势磅礴,真的是太雄伟了。下面我们看一看艺术家表现了怎样雄伟的长城!
2、欣赏艺术家作品和学生作品
(1)、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用折剪的方法、用立体制作的方法表现长城;【立体制作步骤: 先把牙盲盒剪成一长一短两截,短的一截做烽火台,长的一截做城墙。把长的一截横向从中间破开,变成两长条,可以做成两道城墙,在烽火台和城墙的纸盒顶上均匀地剪出一个个长方形的缺口就是垛口,再把烽火台和城墙拼在一起,一截长城就建好了。】
(2)、分析绘画的不同角度构图方式及色彩的对比衬托关系[侧面看、正面看;颜色因四季不同而变化,城墙及树木花草前后的遮挡衬托]
四、创作表现、作品展示:
1、部分学生和老师在黑板上一起表现长城。(事先在黑板上画好连绵的群山)
2、学生个人或以小组合作(2-4人)用绘画、剪纸添画或立体制作的形式表现长城。
(提示:注意安全使用工具,保持卫生。)
3、教师布置好展示区:在黑板上展示剪贴作品;实物展台上展示绘画作品;立体作品可集中展示(也可放在实物展台或沙盘上,视作品完成情况)。
六、畅谈感受、拓展深化:
结合学生的情感体验来评析作品。
师:我们完成了长城作品有什么新感受?
说说大家一起创作时的感想?
【学生在创作中进一步加深了对长城精神的理解,深化了历史文化内涵。】
师:没有介绍完的我们课下再交流,这节课同学们都表现得很好。长城是世界古文化遗产之一,我们为我们的祖先能建造出这样伟大的工程而骄傲、自豪。但是,长城己是2000多岁的老人了,很多地方己经风化残损,剩下残垣断壁,很多的外国朋友不远万里来到长城,为长城献爱心——清除垃圾,植树造林,修复长城,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更要爱护长城。我们要做一个文明的中国人!倾听这首《长城谣》,收拾材料,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