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高一语文4月份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南昌市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高一语文4月份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4-28 21:23:32

文档简介

南昌市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
高一年级4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运用。(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C 选C项,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等,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组三类。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A项中.数应读shǔ, B项中.屏应读bǐnɡ,D中.丧应读sànɡ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2、A错误项:B,禁-经;C,暇-遐;D,废-费
3.D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名著阅读。本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解答时,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结合平时积累进行思考、解答。解答此种题型,需要学生平时多读经典作品,多记忆,多感悟。A项,结合“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带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官绦,双鱼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等分析可知,凤姐属于实写,写宝玉,先写别人对宝玉的介绍,然后才是宝玉正式出场,用了虚实结合的方法。B项,“表现‘我’对故乡深沉的感情”错误。具体交待了故事发生的特定环境,形象地展现了祥林嫂悲剧命运的社会背景。C项,“这是小说惯用的手法”“在于使结构多样化,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刻画”错误。设置强烈悬念,可以造成极浓重的悲剧色彩,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也深化了主题。故选D。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第4—6小题。
4.A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本题中,五花八门:比喻花样繁多,或变幻多端。光怪陆离: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也形容事物离奇。此处指书写工具花样多,故:五花八门,排除BD。耳鬓厮磨:两人的耳朵和鬓发互相接触,形容亲密相处。形影不离:像形体和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形容彼此关系密切,经常在一起。此处指墨与砚台亲密相处,故:耳鬓厮磨,排除C。无人问津: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不了了之:该办的事情没有办完,放在一边不去管它,就算完事。言之凿凿:话说得有根有据,非常肯定。信而有征:可靠而且有证据。故选A。
5.C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本题中,句子是递进关系,排除A.B.语序不当,应“书写也成为少数人的事情了,墨块更是被束之高阁”;D.语序不当,关联词“不仅”要放到“书写”前面或删掉。故选C。
6.D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本题中,承接上句,主语应是“墨”,B与C的“中国文字”与陈述的对象不一致,排除;A.“一撇一捺站立成墨黑的姿势,千百年来忠实地在纸上履行职责”语序不当,不合逻辑关系。故选D。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28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7-9题每小题3分,10题5分,共14分)
7.D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题中D项,兵:兵器。
8.C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题中C项,动词,作为;A项,连词,来/介词,拿;B项,助词,的/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D项,连词,于是/副词,竟然。
9.B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题中B项,“转入攻势”说法错误。
10.秦始皇心里自认为这关中的险固地势、方圆千里的坚固的城防,是子子孙孙称帝称王直至万代的基业。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1-13题每小题3分,14题5分,共14分)
11.B(“而发”应该属于前句,“今便先事而发”是一个整体,意为“现在就事先发起进攻”;“窃发”属于后句,“窃发于京辇”是一个整体,意为“私白发兵至京城”。综合以上分析,故答案选B)
12.D(晏驾,旧为帝王驾崩的隐讳说法)
13.C(“族弟王献之表示异议”错误,原文“献之惊曰:‘所望于法护。’”意为“王献之惊讶地说:‘我期望法护这样做。’”所以王献之是理解和支持的)
14.当时桓温筹划治理中原,始终没有安宁的时刻,桓温把军队中机要的事务全部委托王珣办理。(答出“经略”“竞”“委”意各1分,句意2分)
三、古代诗词运用。(本题共19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15题3分,16题6分,共9分)
15.C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C项,“传达出眼前明月依然、人事情怀依旧之意”错,结尾两句因明月兴感,与首句“梦后”相应。如今之明月,犹当时之明月,可是,如今的人事情怀,已大异于当时了。故答案为C。
16.①“落花”句既写暮春时节芳华已尽,词人油然而生伤春惜春的怅惘之情;又借“落花”感叹青春易逝,佳期难再。②“微雨”句借天色阴沉,状写心境的阴郁和苦闷;又以“燕双飞”来反衬“人独立”的寂寞和孤独。③“落花”“微雨”两句,融情入景,借眼前无限凄婉之景,抒发对歌女小苹怀念之意、苦恋之情以及深切的孤寂之感。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鉴赏的手法技巧。解答此类题目,需首先明确诗歌鉴赏常见手法,注意修辞为最小手法。然后仔细阅读诗歌,抓住关键词语逐一对照,分析判断。答题步骤通常为:明确手法术语,分析在诗句中如何运用的,最后紧扣感情或效果来答。本题问“如何表达无尽愁情的”,主要考虑抒情手法。根据“落花”“微雨”可知有借景抒情,然后具体分析景色是什么,注意这两个词都不只是写景,而是有深层含义,比如“落花”,既写暮春时节芳华已尽,词人油然而生伤春惜春的怅惘之情;又借“落花”感叹青春易逝,佳期难再。“微雨”,借天色阴沉,状写心境的阴郁和苦闷。“人独立”“燕双飞”又形成反衬,以“燕双飞”来反衬“人独立”的寂寞和孤独。最后总结作者感情,要答出因为什么而产生的什么感情。
【点睛】
答此类题型的方法如下:①掌握常用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也就是艺术手法,即表达技巧,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方法。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应从以下四方面考虑:表达方式—叙事,议论,描写(细节、动静、虚实、正侧、白描、场景、衬托),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等;写作手法—渲染、烘托、对比、衬托、象征、联想、想象、比兴、化用典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以及情景关系(触景生情、以情驭景、情景交融、乐景衬哀情、哀景衬哀情);结构技巧—抑扬、卒章显志。②明确诗中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③结合诗句阐释是如何使用这种表手法的。④阐明此种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即对塑造人物形象,表情达意的作用。
(二)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望帝春心托杜鹃 (2)扪参历井仰胁息
(3)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4)渚清沙白鸟飞回;百年多病独登台
(5)君子生非异也;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着 (6)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7题3分,18-19题每题6分,共15分)
17.D本题考查的是对文学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这是考生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鉴赏分析时,需要学生理解文本内容、主题,掌握一定的艺术技巧,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题干要求选出“下面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D选项考查对内容和人物形象的理解,文中四兔连我是从哪来的,姓甚叫甚也没问,是看不出热情这一形象特点的,表述有误。故选D。
18.①以“我”逃避现实生活为四兔的出场作铺垫,反衬四兔热爱生活的特点;②以众人的兴奋期待为四兔的出场蓄势,凸显四兔与众人之间的深情厚谊;③以苍茫原野、绚烂朝霞和奔腾骏马为四兔的出场渲染氛围,烘托四兔矫健俊朗的形象。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情节结构安排的理解能力。做此类题,要把握住铺垫的含义。铺垫是为了突出后面要出场的主要人物、事物或要发生的事件,暂时对次要人物、事件、事物进行铺陈描述来引出重要情节和内容的一种表现手法。小说为“四兔”的出场作了哪些铺垫?从人物关系上看,有“我”的逃避现实生活,有众人的兴奋期待;从环境氛围上看,有苍茫原野、灿烂朝霞和奔腾骏马的描写。结合内容表述出对塑造人物起到的作用即可。
19.①在日出的瞬间,“我”被大自然与人性的光辉照亮心灵,忘记了想去尼玛排遣郁愤的初衷;②路遇让“我”体味到世间的真情与温暖、生命的乐观与坚强;③“我”顿悟到应当怀着真挚的爱融入社会,拥抱生活,才能收获幸福,不再寂寞。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学作品重要句子含义的理解能力。答此类题时,要注意从表层义和深层义着手。表层义就从字面意思分析即可,深层义就从常见主旨角度思考。如何理解小说结尾“一时,我忘记了自己是为何而来”这句话的含意?首先要问个为什么,即“我为什么忘记了自己是为何而来”“自己是为何而来的”。通过联系情节来看,我来是想去尼玛排遣郁愤的,那为啥忘记了呢?日出的瞬间,让我感到了大自然的光辉;所给句子在结尾段,应该是故事情节之后,即路遇让我有了更多的美好的体会;我忘了郁愤,是因为我有了更多的感悟,多思考与主旨有关的内容。让结合作品简要分析,分点逐一作答即可。
五、语言文字运用。(每小题5分,共10分)
20.【答案】
诸君改为您或你们
(2) 鼎力相助 改为 提供帮助或提供服务
(3) 聆听 改为 听到 (聆听指虔诚而认真地听取,带有尊敬的色彩,一般指下级听取上级意见、报告等)
(4) 粉墨登场 改为 登台表演
(5) 优异的佳绩 改为 优异的成绩或佳绩(每处1分,共5分)
【解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得体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命题者设计了一封信的主要内容,有意在其中用错部分词语,然后在题干中指出“有五处不得体”,答题时一要注意找出不得体之处,二要注意符合“五处”的要求。题目切合生活实际,难度不大。
21.“孔子诞辰纪念日”大型活动由全校师生共同参加。教师开设孔子思想作品讲座,开发校本课程;(2分)学生参加尊师礼、成人仪式活动,开展儒家诗文朗诵竞赛;(2分)师生共同参观遗迹,参与书画作品展。(2分)
六、写作。(60分)
贺岁短片《啥是佩奇》成为2019年朋友圈的一个"爆款"。这个短片的情节内容十分简单:一位农村老爷爷因为孙子想要一个佩奇就竭尽全力地满村寻找佩奇,知道佩奇全家都是猪后,老爷爷用鼓风机做成一个"铁打的佩奇",成功"俘获"了孙子。老爷爷费尽周折为孙子寻找"佩奇",成功跨越代沟的过程是短片成功的重要原因。在生活中,代沟无处不在。有网友分享说她对妈妈说她喜欢易烊千玺,而妈妈却问:"他是几班的?"也有网友说他问老爸觉得《菊花台》怎么样,老爸却想想说道:"没喝过"。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附:文言文全文翻译。
王珣,字元琳,是琅琊临沂人。二十岁时与陈郡人谢玄共为桓温的属吏,一起被桓温敬重。桓温曾对他们说:“谢掾在四十岁时,一定拥有使臣所执的旄节。王掾应当作身居高位的青年人。都是难得的人才。”王珣转任主簿。当时桓温筹划治理中原,始终没有安宁的时刻,桓温把军队中机要的事务全部委托王珣办理。文臣武将数万人,王珣全都能认识他们的面孔。王珣跟随桓温征讨袁真,被封为东亭侯,转任大司马参军、中军长史。王珣兄弟都是谢氏的女婿,因为猜忌而产生了嫌隙。太傅谢安与王珣断绝婚姻关系,因此两个家族结成冤家。当时的人为了迎合谢安的意旨,于是外任王珣为豫章太守,王珣不去就职。任他为散骑常侍,王珣不接受任命。谢安死后,王珣升任侍中,孝武帝十分信赖他。转任王珣为辅国将军、吴国内史,王珣在郡中受到士人庶族的爱戴。朝廷征召王珣为尚书右仆射,兼领吏部。皇帝非常(向来)喜好典籍,王珣与王恭、郗恢等人一起凭借才学文章而被皇帝亲近。王国宝向会稽王谄媚,而与王珣等人不和,孝武帝考虑到自己辞世后诸人必定会产生仇怨,因而派遣王恭、郗恢出京担任一方之长,而委任王珣为尚书令。王珣梦见有人给他如椽大笔,梦醒后,他对人说:“这预示着将有大手笔之事。”不久,孝武帝去世,哀册谥议等所有文章,都由王珣起草。隆安初年,王国宝掌握实权,谋议废黜旧臣。王恭赴帝陵谒墓,想杀掉王国宝,王珣制止说:“王国宝虽然终将酿成祸乱,但关键在于他的罪行尚未显露,如果事先发起进攻,一定会使朝野大失所望,不是好的计谋。况且我们拥有强兵,私自发兵至京城,调动军队惊动百姓,谁会说这种举动不是叛逆呢?王国宝如果顽固不改,罪恶遍布天下,这之后我们顺应时人的愿望而除掉他,无须忧虑不会成功。”王恭便打消了原来的想法。隆安四年,王珣因病解职。一年多后,死去,当年五十二岁。追赠车骑将军、开府,谥号献穆。王珣神情开朗聪颖,精通经史,具有公私都有所寄望的风流之美。时势艰难,他历经坎坷,饱经风霜。迫于嫌隙诽谤,没有充分发挥才用。当初,王珣与谢安有矛盾,在东都听说谢安逝世,就出都城,到了族弟王献之处,说:“我想去为谢安哭灵。”王献之惊讶地说:“我期望法护这样做。”于是王珣径直去为谢安哭灵且十分悲痛。法护,是王珣的小字。

南昌市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
高一年级4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019.4.23
一、基础知识运用。(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压轴(zhòu) 混(hùn)纺 便笺(jiān) 擢发难数(shù)
B.着(zhuó)墨 稍(shào)息 屏(bǐn)除 焚膏继晷(ɡuǐ)
C.囤(tún)积 蹁跹(xiān) 差(chà)劲 家给(jǐ)人足
D.骨鲠(ɡěnɡ) 标的(dì) 痤(cuó)疮 玩物丧(sānɡ)志
2、下列各项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操练 殷勤款待 自鸣得意 奇妙无比 B.筵席 弱不禁风 细枝末节 高深莫测
C.暇想 摇摇欲坠 人情世故 五彩斑斓 D.篱笆 煞废苦心 精疲力尽 撒手人寰
3.下列对名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林黛玉进贾府》介绍人物的笔法多变,疏密相间,有详有略,虚实结合,实写贾母、宝玉、王夫人,虚写凤姐、贾赦、贾政。
B.《祝福》开头景物描写的作用是表现“我”对故乡深沉的感情。
C.《祝福》运用倒叙的写法,这是小说惯用的手法,在于使结构多样化,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刻画。
D.《老人与海》的主题是海明威所提倡的“硬汉”精神,即“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第4—6小题。
虹关伫立,徽墨式微。近百年来,科技的迅猛发展带来了 的书写工具,使得人们迅速地移情别恋,墨与砚台的 ,也早已被墨汁横插一杠,固态墨便黯然失色,近年来渐渐被人遗忘。到后来,实现了从纸张到数字化的华丽转身,书写也已成为少数人的事情了,以致墨块束之高阁,制墨传习几乎 。
墨,松烟的精灵,( )。徽墨,制作滥觞于南唐,兴盛于明清,享有“落纸如漆,万古存真”之美誉。有权威人士 指陈,北京故宫博物院还保存着数十块虹关徽墨。徽墨无声,虹关有幸,虹关人因此而自豪。水口、民居,显然还有徽墨等,不负众望,终于为虹关换来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金字招牌。
(摘编自《散文选刊》,原标题为《虹关何处落徽墨》)
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五花八门 耳鬓厮磨 无人问津 言之凿凿
B.光怪陆离 形影不离 不了了之 信而有征
C.五花八门 形影不离 无人问津 信而有征
D.光怪陆离 耳鬓厮磨 不了了之 言之凿凿
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书写也成为少数人的事情了,以致墨块被束之高阁。
B.墨块被束之高阁,书写更是成为少数人的事情了。
C.书写也成为少数人的事情了,墨块更是被束之高阁。
D.书写不仅成为少数人的事情了,墨块更是被柬之高阁。
6.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撇一捺站立成墨黑的姿势,千百年来忠实地在纸上履行职责,氤氲香气里传承着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
B.千百年来忠实地在纸上履行职责,一撇一捺站立成墨黑的姿势,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在氤氲香气里得到传承。
C.一撇一捺站立成墨黑的姿势,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在氤氲香气里得到传承,它千百年来忠实地在纸上履行职责。
D.千百年来忠实地在纸上履行职责,一撇一捺站立成墨黑的姿势,氤氲香气里传承着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28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7-9题每小题3分,10题5分,共14分)
根据课文《过秦论》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7.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履至尊而制六合 履:登上 B.委命下吏 委:交给
C.赢粮而景从 赢:担负 D.收天下之兵 兵:军队
8.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以弱天下之民 敢以烦执事
B.于是废先王之道 未之有也
C.然后践华为城 斩木为兵
D.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选文开头记述秦始皇统一天下之事,不仅消灭了诸侯各国,而且继续扩大版图,创建了史无前例的大帝国。
B.“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以写胡人情状来表现秦之威势,意味着秦从此转入攻势。
C.秦始皇实施愚民、弱民、防民的措施,目的是以“关中之固,金城千里”来确保“子孙帝王万世之业”。
D.这段文字义正词严,充分揭露了秦始皇的暴虐无道,为本文结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张本。
10.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1-13题每小题3分,14题5分,共1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王珣,字元琳,琅邪临沂人。弱冠与陈郡谢玄为桓温掾,俱为温所敬重。温尝谓之曰:“谢掾年四十,必拥旄杖节。王掾当作黑头公①。皆难得之才也。”珣转主簿。其时温经略中夏,竟无宁岁,军中机务并委珣焉。文武数万人,珣悉识其面。从温讨袁真,封东亭侯,转大司马参军、中军长史。珣兄弟皆谢氏婿,以猜嫌致隙。太傅谢安既与珣绝婚,由是二族遂成仇衅。时人希安意,乃出珣为豫章太守,珣不之官。除散骑常侍,不拜。安卒后,珣迁侍中,孝武深杖之。转辅国将军、吴国内史,在郡为士庶所悦。征为尚书右仆射,领吏部。帝雅好典籍,珣与王恭、郗恢等并以才学文章见昵于帝。王国宝自媚于会稽,与珣等不协,帝虑晏驾后怨隙必生,故出恭、恢为方伯,而委珣尚书令。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云:“此当有大手笔事。”俄而,帝崩,哀册谥议,皆珣所草。隆安初,国宝用事,谋黜旧臣。王恭赴谒帝陵,欲杀国宝,珣止之曰:“国宝虽终为祸乱要罪逆未彰今便先事而发必大失朝野之望非良谋也况拥强兵窃发于京辇劳师动众谁谓非逆国宝若遂不改,恶布天下,然后顺时望除之,亦无忧不济也。”恭乃止。四年,以疾解职。岁余,卒,时年五十二。追赠车骑将军、开府,谥曰献穆。珣神情朗悟,经史明彻,风流之美,公私所寄也。时事艰难,其崎岖九折,风霜备经,逼于嫌谤,才用不能尽。初,珣既与谢安有隙,在东闻安薨,便出京师,诣族弟王献之,曰:“吾欲哭谢公。”献之惊曰:“所望于法护。”于是直前哭之甚恸。法护,珣小字也。
(《晋书·王珣传》,有删节)
【注】黑头公:头发还是黑的,便已位列三公的人。指一个人年少时即有作为。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国宝虽终为祸乱/要罪逆未彰/今便先事/而发必大失朝野之望/非良谋也/况拥强兵/窃发于京辇/劳师动众/谁谓非逆/
B.国宝虽终为祸乱/要罪逆未彰/今便先事而发/必大失朝野之望/非良谋也/况拥强兵/窃发于京辇/劳师动众/谁谓非逆/
C.国宝虽终为祸乱/要罪逆未彰/今便先事而发/必大失朝野之望/非良谋也/况拥强兵窃发/于京辇/劳师动众/谁谓非逆/
D.国宝虽终为祸乱/要罪逆未彰/今便先事/而发必大失朝野之望/非良谋也/况拥强兵窃发/于京辇/劳师动众/谁谓非逆/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以表示成年,但因为体犹未壮,故有如此称谓。
B.杖节,指执持旄节,古代帝王授予将帅兵权或遣使于四方,给予旄节以为凭信。
C.太守,中国古代的一种地方职官,一般是指掌管地方郡一级行政区的地力行政官。
D.晏驾,晏,迟;驾,皇帝的车驾。晏驾原来指宫车迟出,隐讳说帝王不上早朝。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珣年少得志,为桓温所赏识。王珣年青时与谢玄一起担任桓温的属吏,桓温对二人敬重有加,认为两人是难得的人才,将来会在仕途上有一番作为。
B.王珣富有才学,为文颇有造诣。皇帝特别委任王珣为尚书令,王珣梦见有人把如椽大笔交予他,他以为这是有大手笔之事的预兆,后王珣之梦果应验。
C.王珣不计前隙,深切表达哀情。虽然王谢二家有前怨,但在谢安去世时,王珣表达了想去为谢安哭灵的意愿,族弟王献之表示异议,但王珣坚持己见。
D.王珣德能兼备,因时不能尽才。王珣精通经史,拥有众人认可的风流之美,可惜他遭逢艰难的时势,经历坎坷,迫于嫌隙诽谤,未能充分发挥才能。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其时温经略中夏,竟无宁岁,军中机务并委珣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代诗词运用。(本题共19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15题3分,16题6分,共9分)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注)小苹:作者友人家的歌女。
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阕开篇两句实写居处的冷落寥寂,隐喻往昔欢娱的消逝难见。
B.下阕“琵琶”一句,既写出歌女演奏技艺高超,也写出两人心意相通。
C.结尾两句与首句相应,传达出眼前明月依然、人事情怀依旧之意。
D.整首词以境界会意,词尽而意未尽,蕴藉含蓄,感情深挚。
16.词中“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两句是如何表达无尽愁情的?请结合全词加以赏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以手抚膺坐长叹。
(3)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善于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写音乐旋律的变化 .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表现了乐声婉转流畅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表现了乐声艰涩受阻 ,如泣如诉的特点。
(4)杜甫的《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描写了作者由高处转移视线而看到的较低地方的景色,"_________________"一句描写了作者年老的处境并照应题目。
(5)《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君子的天赋秉性与一般人没有什么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螃蟹虽有脚和钳,但"用心躁",所以只能寄身在别的动物的巢穴中。
(6)习近平在墨西哥参议院发表演讲时引用庄子《逍遥游》中的两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我们要让中墨两国人民友情汇聚成浩瀚的大海,让中墨友好合作的大船不断乘风破浪前进。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7题3分,18-19题每题6分,共15分)
寂寞尼玛路
叶广芩
窗外景色单调而无聊,我在颠簸的车里铺开地图,寻找下车地点。我不想随着这一车人到拉萨去,那样太没有意思。我的目光向人迹稀疏处流动,终于停在一个我认为很美丽的点上,那里叫尼玛。
在阿多下车的只有我一个,几个来旅游的大学生惊讶地看着我,我知道他们内心充满着怜悯。我背后夕阳里那些零乱苍茫的远山,那扬起的硕大风尘,恰到好处地烘托了悲壮的气氛。他们朝我热烈地挥手,我冷冷地看了他们一眼,转身去走我的路。
不远处有小饭铺,只卖拉条子。我问有没有到尼玛的车,有谁说老王的车今天好像要去吉瓦乡,说他要赶过去给丈母娘祝寿,临时加跑一趟。我立即提起包去赶。
老王的车是个体大客,比我来时坐的车还破烂。朝外看,太阳已经向西滑落。天还很亮,街上不见一个行人,几只脏兮兮的狗在风里迈着蹒跚的步子。我把头抵在玻璃上,茫然地看着那陌生的街道发呆……
过了许久,车停了,我无精打采地睁开眼睛。外面天已黑透,头顶繁星闪烁。凉意从窗缝里沁入。老王没像我上车时那样跟上车的要票,门开了,门关了,老王像没看见这个人。
来人在黑暗里摸索,皮袍子发出很大声响,沉重的身体砸在我旁边的座位上。我将身体尽量缩小,向窗口靠拢。隔壁在哼,继而发出鼾声,蓬乱的脑袋朝我的肩上歪过来。我粗暴地用身子扛他,他全不在乎。对面有车开过,借助车灯的瞬息闪烁,我看见了那张俗不可耐的脏脸。这是我千遍万遍看过的、时刻在逃避的脸,这样的脸已经领教得太多太多……
天渐渐发亮,可以看清草梢上满是白霜。这时,皮袍子突然醒来了,站起身使劲抠玻璃。她向我叽里咕噜说了什么,我才听出这是个女人,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女人。我帮她把窗户打开了。一股冷风呼地灌了进来,让我打了个冷战。皮袍子不怕风,她那蓬乱的头发在风里太阳神一样飘舞,那黝黑的满是皱纹的脸如同锋利的刀,将扑上来的风划破。
老女人探出半个身子,挥手尖叫。声音细而尖,活泼欢快得像个小姑娘。东边的天际出现了淡粉。车上的人们都醒了,加入到她的呼叫之中。一车的人都挤在一边,兴奋地朝外面望,还有人吹口哨。很快,我发现那茫茫的原野上,有个人正骑马向着汽车奔驰而来。
我看清了,那是一匹枣红色的马,那马在东方朝霞的照耀下正如一束霞光,奔腾跳跃,好像从天而降的天神,驾驭着风轻轻掠过地面。司机老王把车停下,眯着眼看越来越近的“一骑红尘”,嘴里喃喃地嘟囔着:四兔,简直就是一只野兔子……
被叫做四兔的骑马人越来越近,越近越真切。不少人已经跑下车,手舞足蹈。车上的老女人仍在挥手尖叫,精神十分饱满。那边的四兔也在向人们打招呼。吆吆喝喝的喊声在空旷的原野向四面八方扩散。
我没见过这样热烈的相见方式,不过是一次简单的路遇,彼此竟显露出如此真挚的欢愉。我想,我为什么不是四兔,我为什么不是车里的任何一个人,我应该真诚地欢迎和被欢迎,这该是不难。
四免骑着马来了,四兔是个军人。
人们围着四兔说话,有汉语有藏语,四兔一律撇着河南腔回答,也没有谁说听不懂。四兔交给老王三封信,让他在吉瓦乡给发了。老王指着我说,让她在尼玛发吧,何必多转乡里那一道手。四兔说也好,就把信给了我。连我是从哪儿来的,姓甚叫甚也没问。
四兔好像也再没什么要紧的事情。他是昨晚十一点从哨所出发往这里赶的,从十一点到现在,整整跑了七个小时。七个小时是多少公里,我算不来。我很想和四兔说说话,可四兔有点忙不过来。老王催大伙上车,说再晚了他就赶不上丈母娘的酒宴了。四兔跑到我邻座的窗下,老女人俯下身去,将四兔要的东西递了出去,把脏脸在四兔脸上挨了换,四兔在老女人的耳边叽叽咕咕说了许多。老女人开心地笑了……
我说,四兔,你怎么叫四兔呢?四兔说,俺姓司徒,在这儿就被叫成了四兔,四兔就四兔,大家的理解就是四兔,其实叫啥都一样,顺嘴就中。
四兔骑上马要回去了。汽车继续向西开,四兔打着马往北走,很快就看不见了。
东面脚下的太阳已经喷薄而出,那是大地与苍穹的美丽衔接,万道霞光衬托出高原清晨独有的辉煌,一下变得很美好。我转过脸去看那老女人,不知什么时候她又进入了梦乡,窗外吹进的风,替她梳理着那头蓬乱的发。
一时,我忘记了自己是为何而来。
(有删改)

17.下面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写到“我”对大学生的惊讶、怜悯和热烈报以冷眼,既照应了题目中的“寂寞”,也暗示了“我”沮丧愤激的心情和消极的人生态度。
B.小说景物描写生动,落日笼罩的街道,寒星闪烁的田野,扑面而来的冷风,这些萧瑟的景色与下文清晨的霞光和喷薄而出的太阳形成对比。
C.“她那蓬乱的头发在风里太阳神一样飘舞”,小说人物描写简练传神,不仅写出了老女人不惧严寒的风采,也说明“我”对她的情感发生了转变。
D.“四兔”与个体大客的路遇热烈而欢愉,他的乐观随和,以及他“连我是从哪儿来的,姓甚叫甚也没问”所表现出的热情豪爽,充满独特魅力。
18.小说为“四兔”的出场作了哪些铺垫?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如何理解小说结尾“一时,我忘记了自己是为何而来”这句话的含意?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文字运用。(每小题5分,共10分)
20.下面是某校在举行的市运动会上,为前来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写的广播稿,其中有五处表述不规范,请找出并加以修改。(5分)
亲爱的运动员们:
欢迎您来我校参加我市的第五届运动会,诸君的到来让我们倍感荣幸。我校背靠花尖山,南望滨江河。市运动会期间,我校的志愿者们将会竭诚为你们鼎力相助。在运动会开幕式上,您将看到我校师生优美的舞蹈,聆听到师生们精彩的演唱,我们也希望您能粉墨登场,一展才艺。祝大家取得优异的佳绩!




21. 下面是某校为举办“孔子诞辰纪念日”大型活动而构思的框架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5分)














六、写作。(60分)
贺岁短片《啥是佩奇》成为2019年朋友圈的一个"爆款"。这个短片的情节内容十分简单:一位农村老爷爷因为孙子想要一个佩奇就竭尽全力地满村寻找佩奇,知道佩奇全家都是猪后,老爷爷用鼓风机做成一个"铁打的佩奇",成功"俘获"了孙子。老爷爷费尽周折为孙子寻找"佩奇",成功跨越代沟的过程是短片成功的重要原因。在生活中,代沟无处不在。有网友分享说她对妈妈说她喜欢易烊千玺,而妈妈却问:"他是几班的?"也有网友说他问老爸觉得《菊花台》怎么样,老爸却想想说道:"没喝过"。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孔子思想作品讲座

校本课程

尊师礼、成人礼

儒家诗文朗诵竞赛

教师

参观遗迹

书画作品展

学生

“孔子诞辰纪念日”大型活动



南昌市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下学期 高一年级语文4月期中考试试卷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