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课件(24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课件(24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4-28 21:39: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后来呵,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呵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余光中 新课导入乡愁 乡愁 余光中.wav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学习目标1.了解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两岸交往概况;掌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汪辜会谈”及“九二共识”。
2.通过分析文字、图片等资料,掌握运用不同类型材料具体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3.认识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增强祖统一必将实现的坚定信念。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一、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用史实说明: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三国时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
2、元政府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3、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5、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6、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日本割占台湾岛。
7、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1.如今的台湾问题是如何形成的?
(1)1949年国共内战结束,国民党败退台湾,导致台湾与大陆的分离。所以说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遗留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
(2)1950年,美国派第七舰队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国民党军队逃往台湾2.党和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政策:邓小平提出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江泽明提出八项主张3.改革开放以来,哪些事件密切了两岸交往、推进了祖国统一大业:
①1979年,人民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马祖。
②1987年,台湾当局调整“三不”(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逐步开放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
③1992年,海峡交流基金会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
④1993年,两会举行“汪辜会谈”,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⑤1995年,江泽民提出了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汪辜会谈
“三不”政策调整后每年来祖国大陆探亲的台胞都超过百万人次。 2015年两岸人员往来940万人次再创新高。4.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大陆,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胡锦涛会见连战6.2015年1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这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习近平同马英九会面知识扩展一是利用台湾问题牵制我国的外国反华势力;
二是蓄意制造分裂的“台独”分子。阻挠统一的势力来自哪些方面知识梳理日益密切的交往1.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交往指导方针: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两岸交往的表现:两岸人员往来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2008年两岸实现“三通”,高层往来不断,两岸关系取得历史性进展。3.两岸经济、文化交流迅速发展的基础:两岸同胞都是炎黄子孙,有紧密相连的血脉关系,有共同的文字、语言和传统文化,还有党和政府坚持推进祖国的统一大业等。2016年1月至11月份,大陆批准台商投资项目3072个,同比上升19.58%;实际使用台资金额16.87亿美元,同比上升16.97%;大陆是台湾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和最大贸易顺差来源地。 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经济交流新发展去台湾的四川卧龙大熊猫“团团”“圆圆” 设计一条呼吁台湾回归的宣传语。(1)本是同根,赤子情深
(2)归来吧,归来呦
(3)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兄弟一家人。坚决拥护祖国的统一,大力宣传“一国两制”的政策。
坚决反对和谴责一切分裂祖国的言行,敢于同不利于祖国统一的行为作斗争。
努力学习,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本领。
青少年在祖国统一大业中能做什么?促进两岸交往 推进对台政策 同根文化台湾同胞综合国力两岸人民认同支持奠定渴望祖国统一课堂小结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