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遮遮挡挡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了解认识绘画中的遮挡关系。
2可以用遮挡关系完成一幅作品。
3通过绘画生活来认识生活。
2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年龄比较低,认知和理解比较低所以要采用比较直观的方法
3重点难点
教学难点:理解掌握,在平面纸上表现物体的远近关系。
教学重点:了解遮挡关系。能够找出生活当中的遮挡关系。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教学过程
一、导入带动学生兴趣。
欣赏图片—遮挡(导入学生看到图片会很好奇图片带给大家的视觉冲击让学生提起兴趣。)
对比图片:遮挡的图片和没有遮挡的图片。(学生观察思考两者的关系)
二、进一步讲解遮挡关系在绘画中的表现:
1、找两名个头一样高的同学上台一前一后。
2、台下学生观察
回答问题:两个同学占到这里形成了什么关系
。(同学们可能说:遮挡、前后、远近、左右。同时也引出本课的题目《遮遮挡挡》)
提问:大家观察一下就在我们周围看看教室四周那些东西构成了遮挡关系。谁的眼睛最亮最快的找到并说给同学们听。(学生应该能够找出四周的遮挡发现生活中的遮挡关系)
活动2【讲授】2
★小结:有遮挡就必然有前后远近
一个很小的东西可以遮挡住一个很大物体的一部分吗?
(可尝试让学生说说)
活动3【活动】3
三、知道了遮挡我们怎么在图画本上表现出来呢?
1、还请两个同学上台一前一后站立。
2、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背景然后把准备好的小人粘贴到黑板上。
两个一样的小人一前一后-----------一大一小的两个小人一前一后
★提问:那个看上去更好为什么(大家会可能会说一大一小的那个好,因为我们上课经常说近大远小,这样贴上去观察更形象。知识扩展)
形成遮挡关系。(用实物小人粘贴比直接画上去更具象学生更容易理解)
有遮挡有前后有远近在绘画上就表现为近大远小。
★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请一个同学上台和老师站一块 老师比同学个子高我在这个同学的后面画画的时候是不是要把我画小呢?为什么?在什么情况下我画的要比前面的学生小。(学生可能会打不上来。教师解释。
活动4【讲授】4
★小结:我们知道了遮挡 前后 远近。近大远小。
下面我们欣赏一些图片和绘画作品。大家看看图片中的遮挡关系近大远小关系。
活动5【练习】5
课堂练习:同学们画一幅有遮挡关系的画 能够体现近大远小。
特别提示:画中的东西可以自己想想来画比如 蘑菇房子西瓜房子 水果汽车等等。
活动6【活动】6
展示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