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学案2
第2课 贞观之治
教与学的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唐朝建立的时间、都城、建立者。
了解唐太宗李世民和武则天的基本史实,掌握唐太宗、武则天的治国方法,了解他们对唐朝的贡献。
知道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初步掌握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唐太宗 和武则天进行简单的评价。
2、过程与方法
放映有关唐太宗、武则天的影视片断,或阅读与唐朝建立的相关文章。选读唐太宗、武则天的故事。引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自主获得历史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与真实的历史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认识。
组织班级展开读与唐太宗、武则天有关的历史故事、历史书报的活动,交流读书体会;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对唐太宗、武则天进行正确的评价。学生可利用他人的想法激发自己新的灵感,从而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引导学生搜集有关唐太宗和武则天的历史资料,作为课堂学习的补充,以便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评价唐太宗作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所发挥的作用,使学生从学习中感受到唐太宗这一历史人物的人格品质。
了解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认同武则天的政绩,以及她在唐朝“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作用。
了解“贞观之治”及武则天统治时期政治的稳定,离不开忠臣良将的辅佐和广大人民的勤劳,当然也离不开唐太宗、武则天的个人政治才干。
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进步性改良措施,将促进社会的发展;让学生体会,今天祖国繁荣发展的盛世景象离不开改革开放的实行,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认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学会公正客观的评价历史人物。
教与学的重点:本课的学习重点是“贞观之治”和“女皇武则天”。可采用课前搜集有关资料、观看影视片断、合作交流、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交流中完成重点内容的学习。
教与学的难点:本课学习的难点是对唐太宗的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让学生先谈印象中唐太宗,然后再通过学习历史事实,了解历史上唐太宗,逐步达到对这一历史人物全面评价的目的。
教与学的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方案一: 展示《隋唐英雄传》剧照,播放主题曲《真英雄》,设问:
1、这次起义发生在什么时候?
2、它沉重打击了哪一朝代的统治,使其灭亡?
3、代之而起的是哪一朝代?
方案二: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吟唱的“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词中提到的唐宗,即唐太宗。唐太宗是一个怎样的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又有什么作为?今天,我们通过学习第2课,就可以找到答案。
【引导】用学生非常熟悉的影视片导入新课,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二、自主学习,建构知识:
自学要求:依据下列问题自读课文,勾画重点知识,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列出知识结构,并将自学中发现的疑难点记录下来以备交流。
1、记住唐朝建立的时间、都城及建立者。
2、简单了解李世民是怎样通过“玄武门之变”登上皇位的。
3、唐太宗即位后,为巩固统治,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4、武则天在位时,为巩固统治,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5、了解唐太宗开创的盛世名称及表现。
6、了解武则天统治的特点及表现。
三、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一)展示《隋末农民起义》图和李渊人物图。设问:
他是这一朝代的第一个皇帝?他退位后,把皇位传给了谁?
(二)展示李世民的人物图片,和他说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设问:
1、说此话的人是谁?
2、在他统治时期出现的封建治世是?
3、为了这一局面的出现,他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为了帮助学生解答以上问题,再出示以下幻灯片,帮助学生理解问题。
展示《房玄龄》、《杜如晦》和《魏征》的人物图片,设问:
你知道他们都是谁吗?他们是什么时候的名人?他们都有什么事迹?
展示《唐朝雨中耕作图》和《贞观政要·纳谏》、《资治通鉴》资料,通过阅读资料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看图片、读资料,说说贞观之治时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
最后完成动脑筋:
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谈一下你心目中的唐太宗是一个什么形象呢
在进行了如上分析之后,学生自然就会回答出以上的问题。
【引导】展示丰富的资料,引导学生一步步探究,最后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深入探究的能力。
(三)展示武则天的人物图片,设问:
1、你都看过哪些关于武则天的影视剧?
2、影视剧中描绘的武则天和历史上的真实人物一样吗?
3、历史上真实的武则天是什么样的?
展示武则天的无字碑图片,设问:
武则天为自己立了一块无字碑,让自己的功绩由后人评说,你做为后人,你怎样评价武则天,请你为她撰写一段碑文。
【引导】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历史人物的能力。
四、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展示《门神》图片,设问:
贴门神的年俗和哪一历史人物有关?
【引导】贴近学生生活去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扩充学生的知识面
五、反思总结,能力提升:
利用板书小结本课内容,巩固基础知识:
第2课 贞观之治
一、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二、女皇武则天
1、618年唐朝建立李渊 1.措施:继续发展生产;
2、李世民贞观之之治 重用人才
3、措施:吸取隋亡教训 2.特点: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轻徭薄赋
纳谏、任用贤才
节俭、革除弊政
六、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㈠知识再现:
1、____年,李渊在________称帝,唐朝建立。
2、唐太宗开创的盛世局面史称“______”。
3、 ______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㈡综合运用:
4、想一想上学期所学的历史知识,比较一下唐太宗和汉文帝有什么共同之处
唐太宗和汉文帝的共同之处:注意吸取历史经验教训,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
【解题指导】完成此题,一是要求学生温故知新,知识储备丰富;二是要求学生找准比较点。
七、教、学后记:
附:问题和练习答案
1、618年,长安
2、贞观之治
3、武则天
4、唐太宗和汉文帝的共同之处:注意吸取历史经验教训,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