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第五单元检测试卷1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囫囵(hú) 鼎盛(dǐng) 瘦削(xiāo) 国殇(shāng)
B.侦缉(jí) 幌子(huǎng) 凝视(níng) 商於(yú)
C.收揽(lǎn) 非难(nán) 鞠躬(jū) 伫立(zhù)
D.犀利(xī) 睥睨(pì) 诡谲(jué) 稽首(jī)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咆哮 捣蛋 雕粱画栋 咬牙跺脚
B.雕塑 凝视 另请高明 骂骂咧咧
C.囫囵 伺侯 无可奈何 喃喃自语
D.半响 积蓄 喜出望外 日进百金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这事我已束手无策,你们另请高明吧!
B.《满秀》大型光影实景演出的新品彰显出了绚丽多姿而又生机勃勃的满族人文之美,也让世界领略到满族服饰之美。
C.班主任老师讲道:“关于课堂中引入多媒体资源的问题,我先抛砖引玉,谈谈自己的看法。”
D.面对强大的敌人,他镇定自若,面不改色,真是本色当行啊。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
A.通过融入诸多国际文化元素的图书节,让读者有机会了解参展国家的文化。
修改:删去“通过”或“让”。
B.近年来,我国教育界同仁就如何提高学生情商的问题公布了许多有益的见解。
修改:将“公布”改为“提交”。
C.只有学校开设多门选修课,学生才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确定和选择学习内容。
修改:将“确定”与“选择”调换顺序。
D.一个真正的探险者,应该是具有探索未知世界的激情与敢于挑战自己的非凡勇气。
修改:去掉“是”。
5.下列关于戏剧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是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
B.剧本的结构必须遵循时间和空间高度集中的原则。
C.剧本主要靠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其性格。
D.按照作品类型划分,戏剧可以分为历史剧、现代剧、情节剧、哲理剧、寓言剧、童话剧等。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经过表决、推举和讨论等程序,学生会的人选顺利产生。
B.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C.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报告称,结核病仍是全球头号传染病杀手。
D.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学校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7.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
①开端起着介绍人物关系和揭示矛盾冲突的作用。
②戏剧冲突是社会矛盾的反映,它有一定的发展变化过程,这个过程就构成了剧本的情节结构。
③开端“开”得好,就能逐步展开矛盾,紧紧吸引观众。
④一般来说,剧本的情节结构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部分。
正确的排序是: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卖 猪
在下棋声中,收猪人瞟了一眼画家,大意之中走错了一个棋子。
卖猪人 哎,我吃车。
收猪人 (突然按住卖猪人的手)等等!回一步。
卖猪人 咱还兴回棋?
收猪人 (冷冷地)那中,你吃吧!
卖猪人 (意识到)中,中,你回吧,你回吧。
收猪人 (得意地又换另一个棋子)我不走那一步啦。
当卖猪人又走下一步棋时。
收猪人 (警告地)你敢动那个子儿,就叫你死!
卖猪人 ……叫我死?……对,赶快死。干脆,我自杀吧!(摆下那个棋子)
收猪人 你不能走那个子儿!
卖猪人 咋?……你不叫我死吗?
收猪人 不兴故意死!
卖猪人 (无奈地)你要是不叫我死,我就先活着。
两人继续走棋。
收猪人 (发现一步好棋,强调地)咱可不能回啦!将!
卖猪人 (忽然高兴起来)你老弟的棋下得真好。(哭丧着脸恳求地)我那猪拉过来过磅吧?
收猪人 (扬扬得意地)你先举举手……
卖猪人 (不解地)举举手?
卖猪人 (向幕内一看)我的猪!我的猪跑啦!(跑下)
卖猪人在幕内喊:“同志,来帮帮忙!”
画家跑下。
一阵猪嚎叫声。少顷,画家摊着沾有猪屎的双手上。
卖猪人跑上,感激地用自己的上衣为画家擦拭手上的猪屎。
卖猪人 (稳住了精神,走近收猪人)我的猪逮住了,拉过来过磅吧?
收猪人 你还没举手呢。
卖猪人 举手?
收猪人 刚才那盘棋你输了,你就得举手投降!
画 家 (爆发地)你太过分了!(欲冲向收猪人)
卖猪人 (急拦住画家)你甭生气甭生气。我一个小老百姓,人家叫咋着就咋着。不就是举举手吗?(不待画家说话,转向收猪人)老弟,我投降我投降……(频频举手)
画 家 (极其生气地冲到收猪人面前)我说你这个同志办事也太过分啦!这位老同志来卖猪,你让他等一会儿他就等一会儿,他不愿意和你下棋,你非让他和你下棋,闹得他的猪差点儿跑了。这实在是令人……咱们都是国家工作人员,应当有点儿职业道德,总还要讲点儿精神文明吧?
收猪人 精神文明?
画 家 你……(激动地)好!精神文明你也不懂,可你百般戏弄一个老实巴交的乡下人。你还有没有良知?
收猪人 良知?
画 家 良知就是良心,良心你懂不懂?
收猪人 (皮笑肉不笑地)良心良心,就你要良心?噢!你是个老雷锋啊。(突然把脸一沉)办你的好事去吧!
画 家 (更加气愤地)好!这些都不讲,现在咱们去找你的领导,看你在工作时间下棋对不对?
收猪人 我对!
画 家 你……
收猪人 咋着咋着?今天我非下棋不可!(故意摔打着棋子)我下,我就下!
画 家 (怒不可遏)你不能下!(掀翻棋盘)
卖猪人 (忽然意识到什么,上前将画家摔了一个趔趄)唉!
画 家 (不可理解地)你?
卖猪人与画家对视片刻。
卖猪人 (痛心疾首地)是我卖猪呀!我卖猪我还不急哩,你是急啥哩?
画 家 (完全糊涂了)我……
收猪人强硬地摔着棋子。
卖猪人在砰砰的棋子声中走近收猪人,他思索片刻,忙殷勤地拾起掉在地上的棋子,轻轻地放在棋盘上,又诚惶诚恐地乞求收猪人……
8.下列句子中括号内的文字叫________。试分别说明它们的表达作用。
(1)“收猪人(冷冷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卖猪人(意识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卖猪人(忽然高兴起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叫我死?……对,赶快死。干脆,我自杀吧!”句中三个加点词语的含义是什么?这几句台词反映了卖猪人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你甭生气甭生气。我一个小老百姓,人家叫咋着就咋着。不就是举举手吗?……老弟,我投降我投降……”对收猪人的行为卖猪人是否生气?他为什么劝画家不要生气?画线句反映了卖猪人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请你概括一下画家的性格特点。(10个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
老枣树下的斑驳流年
①淅淅沥沥的秋雨,从晨落到暮。窗玻璃发出啪啪嗒嗒的声响,像极了老家院子里那棵老枣树上的红枣落到地面的声音。
②正是红枣上市的季节。老家院子里的老枣树上一定挂满圆滚滚、紫溜溜的红枣了吧,被连绵的雨珠儿击落一地。树下是否有拾枣的人?
③从前,红枣成熟的季节,母亲便挎了一篮子红枣给我送来,然后不厌其烦地和我絮叨小时打枣的事。如今,这样的情景于我成了一种高不可攀的奢望和梦想。
④我是老枣树看着长大的。除了母亲,我和老枣树最亲。每年燕子飞来的时候,我就围着老枣树转悠。终于看见青蒙蒙的芽儿了,终于开出黄盈盈的小花了,绿碧碧的枣儿终于有了红意。
⑤我找来一根长棍子递给母亲,拉着她来到老枣树下。母亲仰头朝树上望一会儿,举起棍子就打。落地的枣儿仿佛一只只欢蹦的兔子,满地撒欢。我小跑着来来回回追赶着去捡。可是,我才捡了几颗,母亲就停下不打了。母亲说,枣熟了才好吃。等树上的枣儿全都变红的时候,母亲却又换了说法,得留着,过年时好给你蒸花糕吃。从此,红枣成了一道过年时才能吃到的美味。
⑥母亲也有破例的时候。
⑦八岁那年,一天,放学后我一口气跑回家,哭闹着给母亲要爸爸。母亲见哄弄不下,突然伸手打了我一巴掌。我更加起劲地哭喊起来。母亲把我搂在怀里说:“走,妈妈给你打枣吃。”
⑧那天,母亲只一会儿就把树上的枣儿打光了,地上青蒙蒙一片。我抬头看母亲,她的眼睛里湿润润的。
⑨十三岁那年,到了红枣收获的季节。一天,同桌因为我阻止她上课吃东西,便告诉老师我拿了她的橡皮,还骂我是小偷。我向母亲哭诉一阵子后说,我不想上学了。母亲伸手抹掉我脸上的泪水,牵起我的手来到老枣树下,递给我一根长木棍,说:“使劲往树上打,气出来心里就不觉得憋屈了。”
⑩真的,我举起棍子噼里啪啦打了一阵子,心里感觉舒坦多了。但是看着被打得光秃秃的树,我心里又很难过。母亲却笑微微地说:“枣树越打越旺。”直到第二年秋天,一颗颗圆滚滚、红艳艳的枣儿挂满老枣树时,我才相信母亲的话是真的。
?十七岁那年,我高考落榜。这是一个让人绝望的消息。我抓起一根棍子,对着老枣树一通猛击,直到精疲力竭,瘫坐在地上。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我被一阵冷风吹醒。起身准备回屋,身上的毛毯掉落地上,我弯身去捡,却看见母亲坐在地上睡着了。顿时,我的眼泪吧嗒吧嗒掉下来。
?一次次,我用打老枣树的方法,平息了心里的委屈和怨愤。但我不知道,当我在抽打老枣树的时候,母亲的心有多疼。
?忽而觉得,母亲就是一棵老枣树。她一辈子含辛茹苦,将我拉扯成人。我却因为生活中的风吹草动或种种不如意一次次向母亲哭诉和发泄,而每一次哭诉和发泄都会像刀子一样割着母亲的心。
?后来,母亲离我而去,我也离开了那棵老枣树。但我觉得,我从没离开过老枣树,就像从没离开过母亲一样。
?夜深了。秋雨依然淅淅沥沥,窗玻璃发出啪啪嗒嗒的声响,像极了老家院子里那棵老枣树上的红枣落到地面的声音。伸手按灭台灯,叮嘱自己,睡吧,好去老家院落里,捡拾那一颗颗圆滚滚、紫溜溜的红枣,以及像阳光一样散落一地的斑驳流年。
(有删改)
12.阅读第⑥~?段,按照示例用四字短语概括后两次打枣的原因。
示例:
第一次:无理哭闹后打枣。
第二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结合括号中的提示,揣摩下列词句,体会作者的情感。
(1)终于看见青蒙蒙的芽儿了,终于开出黄盈盈的小花了,绿碧碧的枣儿终于有了红意。(连用三个“终于”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忽而觉得,母亲就是一棵老枣树。(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本文有多条线索,请写出其中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下面是史铁生《秋天的怀念》中的一段文字,与文章第⑨段中的画线句子进行比较,同样是写母亲,这两处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何异同?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16.《枣儿》一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快节奏的现代生活,让人们忽视了身边的亲情、友情、幸福……请你停下脚步,细细去品味、慢慢去感受身边的幸福吧!
请以“感受幸福”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出真情实感,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A 解析:B.缉jī。C.“难”是多音字,此处读nàn。D.“稽”是多音字,此处应读qí。
2.B解析:A项,“雕粱画栋”应为“雕梁画栋”;C项,“伺侯”应为“伺候”;D项,“半响”应为“半晌”。
3.D解析:“本色当行”指做本行的事,成绩显著,用在此处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4.B解析:应将“公布”改为“发表”。
5.D解析:按作品类型可分为悲剧、喜剧、悲喜剧、正剧等;按题材内容可分为历史剧、现代剧、情节剧、哲理剧、寓言剧、童话剧等。
6.C 解析:A.语序不当,应先 “推举”再“讨论”后“表决”;B.两面对一面,可在后句“养成”前加“能否”;D.成分残缺,应在“校园”后加“的活动”。
7.②④①③
8.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能力。文中括号里的内容,都是对人物心情、动作等的提示。(1)“冷冷地”说明收猪人对卖猪人态度冷淡。(2)“意识到”说明卖猪人想到了自己对收猪人有求。(3)“高兴”说明卖猪人此刻心情很好。
舞台说明(1)因卖猪人有求于他却不让他回棋而不满,同时借此显示“威严”。(2)卖猪人专心下棋,故不相让,明白了收猪人的不满,才意识到自己有求于人。(3)因自己终于“合理”地输了棋,收猪人可能痛快地将猪收下而高兴。
9.解析: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能力。“叫我死”是卖猪人还没理解收猪人的意思而说的话,“赶快死”是卖猪人为迎合收猪人而说的话,“自杀”是卖猪人让收猪人的行为。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答案:第一个“死”是卖猪人没明白对方的话,以为是让自己死掉;第二个“死”是卖猪人明白了对方的话,想“输掉”棋;“自杀”指卖猪人主动输棋的行为。这几句话反映了卖猪人无奈而又焦急的心情。
10.卖猪人表面不生气,实际心中十分不满。为了能让收猪人高兴,快点把猪卖掉,只好强装笑脸,怕画家触怒了收猪人,所以劝画家不要生气。画线句反映了卖猪人十分不满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11.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从“精神文明你也不懂,可你百般戏弄一个老实巴交的乡下人。你还有没有良知?”可见他肯为弱者出头。
答案:有正义感,好打抱不平。
12.蒙冤憋屈 高考落榜
13.(1)表达出“我”盼望吃枣的急切心情。
(2)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之情。
14.示例:①“我”的成长历程。②“我”对母亲的思念之情。③老枣树。
15.内容上,相同点:都写了“我”在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母亲对“我”的开导(或劝慰)。不同点:《秋天的怀念》写“我”瘫痪后在绝望的情况下母亲想办法开导“我”的情景,本文画线句是写“我”蒙冤憋屈时母亲劝慰“我”的情景。
写法上,相同点:都用了动作和语言描写。不同点:《秋天的怀念》除了动作和语言描写外,还用了神态描写,而本文画线句子没运用神态描写。
16.略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