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第四单元之《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课件(含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第四单元之《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课件(含教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02-28 16:43:00

文档简介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识记 理解? 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 经济特区的概念、设立,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对外开放的原因;设立四个特区的原因;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资料收集
5、问题探究 比较归纳、概括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
6、【教学重点、难点】 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与特点;加入世贸组织的原因。
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和挑战。
7、【教学方法】 采用设置情境,设疑引思,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模式,由浅入深,由难到易,用有效的策略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升华情感,也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8、【教学资源】 岳麓版实验教科书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课本及教参,
9、【板书设计】
21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一、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经济特区的设立 ? (1)设立的背景(改革开放的背景) (2)设立特区的原因及国家政策 (3)经济特区的概念 2、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 (1)对外开放的历程 ??????? (2)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二、招商引资与走出国门 ? 1、“引进来”战略 ? 2、“走出去”战略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1、世界贸易组织的由来和发展 ? 2、中国加入世贸的历程 ? 3、中国加入世贸的影响
【教学过程】 ?? 导入新课??? 用《春天的故事》的歌词导入新课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中的老人就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而他当年画的那个圈不断扩展,开放的春风绿了江南岸,又度玉门关,从南方到北方,从沿海到内地的发展中,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 讲授新课
?一、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经济特区的设立
20世纪70年代末的深圳,还是中国南海边的一个小渔村。如今,它已经成为一个现代化的新兴城市。
师问: 深圳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生答:得益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对外开放”方针。 【探究】 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分析中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通过分析让学生理解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是在坚持社会主义的前提下,吸取历史经验教训,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而采取的重要措施。
师问:对外开放步骤有几步?为什么首先在深圳等四地建立经济特区?经济特区“特”在哪里? ?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开放浦东 ?原因:(课本上,略)
?经济特区实行“请进来”“引进来”策略。 2、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 提出时间 ???????????? 设置经济特区?? 主要地区 特征和国家政策 ??????????????????????????? 意义 ???????????? 开放沿海城市?????? 开放上海浦东 ???????????? 沿海经济开放区 ???????????? 开放长江沿岸城市 ???????????? 开放内陆城市 ???????????? 开放边境城市和口岸 【探究】1、中国对外开放格局呈现出什么特点?
2、当代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向列强开放通商口岸和商埠有哪些本质区别?(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导入下一标题 )随着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我国吸引外资,向外国逐步开放我们的市场,但同时又要开拓国外市场。“引进来”和“走出去”,是我们对外开放方针的两个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方面,缺一不可。江泽民同志形象地说:“‘引进来’与‘走出去’是对外开放的两个轮子,必须同时转动起来。” 二、招商引资与走出国门??? ?? 设计思路:对“走出去”战略,教师可先引导学生领会“请进来”,然后用图表适当介绍我国目前“走出去”战略的实施现状,学生搜集资料展示、介绍部分企业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的概况。 ?20多年来,中国的对外开放主要是“引进来”。从最开始进口消费品到后来引进设备、技术,再到引进资金、人才、管理乃至引进全套的外国企业等等。通过以“引进来”为主的开放,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逐渐接轨,有效地利用了大量的国际资金和技术,弥补了工业化过程中资金与技术的巨大缺口,从而加快了工业化的进程。同时,中国还有效地利用了国际市场,拉动了本国经济的增长。应当说,“引进来”战略的实施是成功的,它为我们今天实行“走出去”战略创造了条件,“走出去”战略是“引进来”战略的必然发展。 1、“引进来”战略 ?
2、“走出去”战略 ? ? ????(导入下一标题)实施“走出去”战略是中国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实施“走出去”战略与加入世贸组织有着密切的联系,入世进一步强化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必要性,同时,入世也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和条件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世界贸易组织的由来和发展 ???????前身????????????? 建立?????????????????? 原则 关贸总协定??????? 世界贸易组织?????????? 关于关税和贸 (1948年1月1日) (1995年1月1日)?????准则的多国国际协定? 2、中国加入世贸的历程 结合学生和教师课前准备资料,了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过程: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会议,通过《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决定》,展示中国政府用了15年多的时间,坚持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申请加入世贸组织,经过数轮谈判,终于在2001年底正式成为它的一员的史实。 思考:中国为什么要加入世贸组织? ?
3、加入世贸组织的影响 【探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将会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教学反思】在历史教学中尽量运用参与式教学,把学生调动到历史教学活动中去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动脑动手,学会自己搜集、整理,运用各种历史资料,自己探究、质疑历史过程,体验历史学习过程。
?
小结: ????? 战略?? “引进来”??????????????????????????????????? “走出去” 实践?? 创设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 “加入世贸组织”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初步形 成了对外开放的格局。 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逐渐接轨,有效地??????? 入世进一步强化了中国企业“走出 利用了大量的国际资金和技术,弥补了工业化??? 去”的必要性,同时,入世也为中国企业 过程中资金与技术的巨大缺口,从而加快了????? “走出去”提供了有利的国际 环境和条件 工业化的进程。??? 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必将对21世纪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履行对外承诺,这可能给中国的一些产业带来挑战和压力。但是,我们有改革开放20年来积累的经验和一定的承受能力,我们有信心迎接这个挑战,并通过改革,变压力为动力,促进国民经济不断取得新的发展。
课件28张PPT。■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前的深圳对外开放后的深圳问题探究:对比两张图片思考深圳为什么能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问题探究:
深圳为什么能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对外开放的方针
2、深圳自身地理位置的优越
知识链接
经济特区
我国的经济特区是指国家划出一定的范围,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地区。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吸收和利用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特”在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如吸引外资、减免税收等)和经济管理方法。深圳经济特区珠海经济特区经济特区汕头经济特区厦门经济特区经济特区海 南 经 济 特 区(1988年)经济特区经济特区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结合材料思考 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地方建立经济特区的原因。经济特区? ?? ?? ?汕头是著名的侨乡,与海外交往密切。目前在海外的乡亲有335万人,遍布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归侨、侨眷和港澳台同胞家属200多万人。与海外交往的独特人缘、地缘、亲缘优势,使汕头在对外开放方面具有特殊的优越条件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厦门是条件优越的海峡性天然良港,历史上就是我国东南沿海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 请思考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地方建立经济特区的原因。
一是自然交通条件方面,都在南方,在对外交通与运输方面处于有利位置;
二是地理位置都距香港、澳门、台湾比较近,有利于吸引港、澳、台的资金;
三是都是著名的侨乡,历史上与海外有密切交往。大 连 港港口城市连云港港口港口城市南 通 市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新时期改革开放的扩大1992年,开发上海浦东新区成为经济建设的重点,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
开放的浦东特点: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内陆省会城市,从东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的新格局。概括归纳: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是如何形成的?有什么特点?知识延伸:全方位是指:
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对社会主义国家,不论对发达国家还是对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
不仅经济方面坚持对外开放,在精神文明方面也坚持对外开放(不同制度、开放程度、领域)多层次是指:
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沿边城市以及内陆地区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形式,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世界贸易组织的实质: 世界贸易组织实际上就是各国之间从事经济贸易活动的世界性统一市场。世界贸易组织日内瓦总部 关于世界贸易组织宗旨是通过实施非歧视原则,消减贸易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以便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的生产和交换。中国加入世贸的艰难历程:(重大事记)
1948年5月21日正式成为关贸总协定缔约方。
1950年3月6日,台湾当局由其“联合国常驻代表”以“中华民国”的名义照会联合国秘书长,决定退出关贸总协定。
1986年7月10日,中国驻日内瓦代表团大使钱嘉东代表中国政府正式提出申请,恢复中国在关贸总协定中的缔约方地位。
1995年6月3日,中国成为世贸组织观察员。
1995年11月,中国政府照会世贸组织总干事鲁杰罗,把中国复关工作组更名为中国“入世”工作组 。
1998年6月17日,江泽民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提出 “入世”3原则:①WTO没有中国参加是不完整的。②中国毫无疑问要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加入WTO。③中国的“入世”是以权利和义务的平衡为原则的。
2001年7月3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国就中国于今年11月正式入世问题达成一致,中国在提出申请15年后终将实现加盟。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的影响: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机遇与挑战讨论??? 入世前后几年数据对比
分析此表反映加入世贸对我国经济有哪些影响? 进出口贸易迅速发展,外汇储备快速增长。机遇 材料一:对普通百姓来说,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关税将进一步下降,一些进口商品的限制也会逐步取消,部分耐用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会进一步降低,给广大消费者带来实惠。人们可以买到更多、更便宜的进口商品。同时,我国部分行业的垄断也将会被打破,消费者也同样会因此而获得更多的实惠。 材料二: 作为WTO的一员,也应充分享受权利。过去别人制定规则我们遵守,现在我们获得了平等制定规则的权利,这对维护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权益非常重要。我们已经开始根据WTO规则和规定,处理中外经贸纠纷,维护了我国的合法权益。 探究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和实际分析加入世贸给我国带来的机遇。有利于维护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权利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与世界经济实现全面接轨,中国融入世界机遇挑战——与狼共舞! 在经济全球化中,企业要想不被淘汰,就必须成为狼。否则,你把自己摆在羊的位置上,结果是只有被狼吃掉。如果把自己变成狼,还可以拚搏一番……而要成为狼,就必须熟悉国际竞争的规则,按照国际惯例来竞争。如果你不去,也不敢去了解国际竞争规则,你就永远没有成为狼的可能!
——海尔集团总裁 张瑞敏 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关税的大幅度减让,外国产品、服务和投资有可能更多地进入中国市场,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免不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我们也不应忽视伴随入世和经济增长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如东西部收入差距和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问题、国有企业结构调整中的失业和再就业问题等。 分析上述两段材料,说说加入世贸给我国带来了哪些挑战?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的弱势产业带来压力和严峻的挑战。手机便宜了;汽车车型多了
大家都买得起电脑了;境外游的国家多了
学中文、学外语的人多了;人民币越来越值钱
沃尔玛和家乐福开到家门口了;和好莱坞同步欣赏大片……感悟身边的历史:你感觉中国入世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
A.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 C.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 D.尽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点、线、面结合,我国最终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格局。以下区域开放的先后顺序是( )
(1)14个沿海港口城市 (2)经济特区
(3)沿海经济开发区 (4)上海浦东
A、(1)(2)(3)(4) B、(1)(3)(2)(4)
C、(2)(1)(3)(4) D、(2)(3)(1)(4)
C课堂反馈c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东成为最早对外开放的地区之一,其优势在于( )
(1)毗邻港澳,有对外开放的地理位置
(2)作为侨乡,更有利于吸引外资
(3)工业基础比内地更雄厚
(4)历来是对外开放的门户
A、(1)(2)(3) B、(1)(3)(4) C、(2)(3)(4) D、(1)(2)(4)
3、以下对中国加入WTO的比喻最为恰当的是( )
A、引狼入室,有百害而无一利 B、掉进金窝,有百利而无一害
C、隔靴瘙痒,无多大意义 D、一把双刃剑,关键看你如何应对
课堂反馈DD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市内地省会开放城市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