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盛世课堂实录

文档属性

名称 开元盛世课堂实录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03-01 09:5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开元盛世课堂实录
导入新课:我们一起来看杜甫的诗《忆昔》诗中写到“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设问:杜甫此诗中所描写诗中所描写的是历史上哪个时期情况?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由诗中所描写的内容,请你推断当时社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诗中描写的是开元盛世的繁荣景象,开元盛世不仅是唐朝的鼎盛时期,而且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鼎盛时期,今天我们一起来学《盛唐气象》。
投影打出标题盛唐气象
师:当时是哪个皇帝在位?为什么会在这个时期唐朝进入盛世景象? 是唐玄宗一个人的功劳吗?
展示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三个人的画像。
生:唐玄宗。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和他的前任统治者有关。
师: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了一种什么样的局面。历史上称为什么?
生:政治清明,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民族关系融洽,社会安定,国力增强,被史家誉为“贞观之治”。
师:那么到了武则天时期,他秉承了贞观之风,她在治国国家时采取了什么措施呢?出现了什么样的情景?历史上称为什么?
生:她严厉打击反对她的元老重臣,大开科举之门,大量选拔优秀人才。她统治时期社会生产继续发展,史称“贞观遗风”。
师:贞观时期开创的帝国新政,经过武则天时期的发展,到唐玄宗时达到鼎盛,唐帝国进入到“开元盛世”。可以看出鼎盛局面的出现离不开唐太宗和武则天的积累。除了唐太宗、武则天的积累,还有没有别的原因?唐玄宗时期政局如何?用人方面怎么样?
生:唐玄宗时期政局稳定,唐玄宗任用贤人,励精图治。
师:历史上这段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什么?
生:“开元盛世”。
师:杜甫的《忆昔》中体现了唐朝哪些方面的盛世景象?
生:社会经济──粮食产量的增加。
师:农业的发展与先进生产工具的出现密不可分。
展示曲辕犁、筒车的图片
拿出曲辕犁、筒车两个实物
师:以前的犁的犁辕是直的,而曲辕犁的犁辕是弯曲的,这有什么好处?
师:这个犁的犁头是铁的,我们最早使用的铁制农具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生:弯曲的犁辕较省力,方便回转。能够适应深耕和浅耕的不同需要。
生:最早的铁制农具是在春秋和战国时期出现的。
演示筒车的工作原理:利用水流推动转轮来提水灌溉;自转不息;农田灌溉上的好帮手,节省了人力,一昼夜可灌田百亩以上,功效很大。
师:有了这两样劳动工具,劳动生产率大大地提高了,粮食产量增加。
活动一:时空连线 梦回唐朝
现在北环卫视《盛唐气象》专题报道组特派四组记者为大家就盛唐时期的农业做现场报道。
● 画面一:采访正在河边灌溉农田的农民
● 画面二:采访当地主管仓库的官员
● 画面三:采访正在农田犁地的农民
● 画面四:采访当地主管户籍的官员
学生根据喜好自行选择报道场景。老师走到学生中间去,了解学生对问题的把握和理解,给予一定的指导。要求学生作好记录,安排好组员发言交流。
展示出示一张处理过的新闻联播的画面,把上面的“中央电视台”改成“北环卫视”。
师:老师这时暂时充当主播。我们北环卫视为了报道盛唐时的繁盛景象,特派四个采访小组,让我们连线前方的记者,喂,喂,XXX你好!听得见吗?请把你那边的情况报道一下。
学生活动:
第一小组(采访正在河边灌溉农田的农民)
记者(学生甲):老乡,你们这是用的什么工具啊?
农民(学生乙):这是筒车,给庄稼浇水用的。(学生故意用一种拐了调的语言说,表示他们说的是方言)
记者:这个东西好用吗?
农民:好用,很好用。省了我们好多的力气,比以前省事多了,真是个好帮手啊。
师:谢谢XXX组发回的报道。我们继续连线下一组。
第二小组(采访当地主管仓库的官员)
记者(学生甲):自从皇上即位以来,您的粮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主管仓库的官员(学生乙):以前的粮仓总是装不满的,现在装得满满的。
记者:那么您的管理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主管仓库的官员:以前粮食少的时候工作比较轻,现在每天都很忙。
记者:粮食产量增加,您的粮仓够不够用呢?
主管仓库的官员:不够,我们正在建新的粮仓,否则今年的粮食都没有地方放,我很忙,现在就赶着去工地看一下,还要招聘一些新的仓库保管员。
第三小组(采访正在农田犁地的农民)
这一组是上到讲台上来表演。两人扮成牛,还哞哞地叫,一人扮成农民手中还挥着鞭子。(学生鼓掌)
记者:老乡听说你们用上了新式工具,这个农具比起以前的有哪些不同?
农民:这个好用,轻,省力,深的和浅的都能挖。
记者:现在每年的收成是不是比前增加了?是什么原因呢?
农民:收成比以前多多了,全靠我手中的这个新家伙。
记者:家里几口人,粮食够他们吃吗?
农民:够吃。
记者:您家的牛吃得饱吗?(学生笑成一片)
第四小组(采访当地主管户籍的官员)
记者:比起前两任君主的统治时期,人口有什么样的变化?
主管户籍的官员:现在人丁兴旺,我们这里也不实行计划生育,这个小县城人口就超过的万人。
教师点评:四个小组的采访都很精彩,第三小组的表演很具有专业性,第一小组的地方话应该是西北口音。
过渡:四个小组的采访圆满结束,他们回到了北环卫视。现在台里又接到一项新的任务。
展示:高薪急聘!!!唐朝都城长安城里外国人、使臣很多,商业活动频繁。北环卫视《盛唐气象》专题报道组接到新任务,要报道他们在长安的生活,报道组与他们沟通很不方便,急需翻译一名,薪金100000新唐币!你们觉得谁最合适?
生:学生会喊出班上英语学得好的同学的名字。
师:你们觉得这个人怎么样?
展示照片──这学期学校新来的外籍教师斯科特。
师: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下斯科特的盛唐之旅。
活动二:请阅读学习P94~P95的相关内容后,合理设想斯科特到达唐朝后在衣、食、住、行方面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教师四周巡视对学生的问题及时解答。
师:他可能会品尝到哪些特色小吃?
生:胡饼。
师:他的着装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生:穿丝绸衣服,还可能穿胡服、戴胡帽、登胡靴。
师:太有想象力了,斯科特就是这样打扮的。
活动三:圣诞节节你最想要的礼物
快到年底了,斯科特要回到学校主持圣诞party。结合本课所学知识,请每个小组写一件最想让他从唐朝带给本组的圣诞礼物,并说说你们的理由。
(行李每组仅限一件)
各小组开始忙着设计自己最想的礼物。
第一小组:我们组要一件丝绸衣服,因为唐代的丝织技巧高超,轻盈而精薄。
第二小组:我们组要唐三彩,因为它有收藏价值,是闻名于世的艺术珍品。
第三小组:我们组要珠宝,因为长安的珠宝是进口货,是波斯人经营的,可以送给亲戚、朋友。
第四小组:我们组要胡饼,因为它是当地的名小吃,我们也想尝一下。
第五小组:我们组要一个马球,是给我们组的女同学要的,因为在唐代妇女她们的生活比较开放自由,可以骑马、打马球,我们组的女同学也要感受一下。
第六小组:我们组要“诗仙”李白的亲笔题的诗句。
第七小组:我们想要唐朝大书法家颜真卿的真迹。
第八小组:唐朝大画家阎立本的人物故事画。
师:这些同学真了不起,把我们还没学到的内容都用上了。
师:今天我们这节课主要从哪些方面了解到盛唐的繁荣景象?
生:农业、手工业、商业和社会生活。
师:好,要想全面的了解盛唐这四个方面还是不够的,在下一节课中我们还要从诗歌,宗教,艺术等方面来全面的了解盛唐气象。
师:物理学中有这么一种现象,物体在抛物线的最高点时往往会向下走,唐在开元年间达到鼎盛,但到唐玄宗统治后期,开始由盛转向衰。其中原因何在?
展示文字幻灯片(先出示问题,再显示答案)
安史之乱的时间: 叛乱将领:影响:
学生回答,老师展示答案。
师:让学生在笔记本归纳本课,进行课堂总结。
教师提示:本课的一根主线是什么?围绕这个主线我们探究了哪些问题?
一根主盛唐气象 原因:
表现:
学生:把原因和表现都写了出来。
师: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同学们再见!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