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七年级下
五单元古代诗歌五首
登幽州台歌
新知导入
导入语
中国是诗的国度,在历史的悠悠长河中,诗人们张目人间,寄情山水,人情物理,体察入微,或执着,或洒脱,或沉郁,或飘逸,风情万种,千古流芳。今天我们学习古代诗歌五首,随着诗人的生花妙笔,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中国古代的诗词大都因景生情,意趣盎然,让我们品味一下文中的五首诗吧!
诗题意思:“歌”是古代的一种诗歌体裁。题目不仅点明了写诗的地点,还暗含了诗歌的主旨
解诗题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读诗句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yōu
tì
新知讲解
记拼音
chuànɡ
yōu
新知讲解
知作者
陈子昂(约659—700),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唐代文学家。陈子昂是唐诗革新的前驱者。其诗思想充实,语言刚健质朴,对唐代诗歌影响巨大,有诗集《感遇诗》《陈伯玉集》等传世。
新知导入
知背景
通天元年,契丹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参谋陈子昂随同出征。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陈子昂又进言,武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挫,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幽州台,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一诗。
新知讲解
明诗意
读古诗赏佳句知今译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指后世的贤明君主
今译:见不到往昔招贤的明君,看不到后世求才的明君。
简评:前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诗人生不逢时,壮志难酬,他怀才不遇的惆怅和孤独跃然纸上。
指古代贤明的君主
新知讲解
明诗意
读古诗赏佳句知今译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
想到
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今译: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
简评:时空无限,人生有限。天地之“悠悠”与人之茕茕“独”影互为映照,更衬托出人的孤单渺小,抒发了诗人孤独、愁闷的情怀。
悲伤的样子。
指眼泪。
课堂练习
读古诗
按诗的节奏和抑扬来读背古诗。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课堂练习
译古诗
回头看看哪有古代贤明君主的踪影,放眼望去也不见一个礼贤下士的君主,我真是生不逢时啊。想到天悠悠而高远、地悠悠而广袤的天地之间,我独自忧伤啊,让人禁不住泪流满面沾湿了衣襟!
登幽州台歌
登楼远眺
凭今吊古
怀才不遇
壮志难酬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板书设计
明思路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新知讲解
析写法
采取了长短参错的楚辞体句法。上两句每句五字,三个停顿,音节比较急促,传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抑郁不平之气;后两句每句六字,四个停顿。音节舒徐流畅,表现了他无可奈何、曼声长叹的情景。全篇前后句法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新知讲解
知主旨
本诗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正直、多才而遭遇困厄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典型的社会意义。
悟诗情
拓展提高
古人:古代的贤明君主。
来者:诗人以后的贤明君主。
1、“古人”“来者”各指什么?
2、“念天地之悠悠”,你是怎样对“悠悠”一词作出赏析的?
“悠悠”形容时间久远和空间广大。把个人放置到无边宇宙的背景中,使人显得渺小,从而产生一种苍茫孤独感。
悟诗情
拓展提高
3、诗人登上幽州台远眺,产生了怎样的联想?由此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联想:大地茫茫,空阔寂寥,没有一个知音,内心满怀悲愤。
情感:对不能被理解、怀才不遇的悲叹之情。
悟诗情
拓展提高
4、诗中能体现诗人情感的句子是?
独怆然而涕下。
5、而此句中最富感彩的词是?
1.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2.对贤明君王的渴盼。
3.表达人生的孤独感
怆然
6、为什么会“怆然”(表现了诗人怎么样
的情怀)?
课堂作业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有两个“不见”,它们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相同点
和不同点??
悟诗情
相同点:都表达作者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凉心境
不同点:前一个“不见”感怀历史,后一个“不见”对将来提出希望,悲怆之情递进,由古及今。
课堂作业
2、独怆然而涕下”属于何种描写?写出了什么?“独”有什么作用?
悟诗情
神态描写。
写出诗人热泪飞洒的样子;渲染诗人的孤独和悲愤。
3、《登幽州台歌》中直抒胸臆的诗句是: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4、表达陈子昂怀才不遇的诗句是: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课堂作业
5、“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两句传达出诗人登楼时内心的孤寂,与《登幽州台歌》中的……有异曲同工之妙。
悟诗情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6、点明诗人登台感想,表达报国无门忧伤心绪的诗句是: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课堂作业
7、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诗中“古人”、“来者”指的是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
B.?“念天地之悠悠”是以空间宽阔衬托孤寂之感。?
C.“怆然而涕下”是因为时间的消逝,空间的寂寥。
D.“幽州台”即“蓟北楼”,是当时燕昭王礼贤下士的处所,诗人因此有感而发
悟诗情
C
课堂作业
8、下列对本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诗中的“古人”和“来者”都是指贤明君主。?
B.?“幽州台”是当时燕昭王礼贤下士的处所,诗人借此抒发怀才不遇之感。?
C.“悠悠”与“独”相对照,更加突出作者的孤独。?
D.全诗感时伤事,吊古悲今,并没有诉说自己的悲凉。
悟诗情
D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