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名著阅读第九部《艾青诗选》全解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第九部《艾青诗选》全解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4-29 13:51: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作者作品
艺术特色(语言特色)
体验看法
模拟演练
作者作品
作者:艾青(1910~1996),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1932年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以后陆续出版诗集《大堰河》(1939)、《火把》(1941)、《向太阳》(1947)等,笔触雄浑,感情强烈,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
作者作品
新中国成立后,创作有诗集《彩色的诗》《域外集》,出版了《艾青叙事诗选》《艾青抒情诗选》,以及多种版本的《艾青诗选》和《艾青全集》。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作者作品
抗战爆发前的诗歌创作:1932年,他在狱中创作了《大堰河——我的保姆》及其他八首诗,后来结成他的第一个诗集《大堰河》。除此而外,在早期,诗人还写了许多短诗,其中《太阳》《春》《黎明》等构成了一组向往光明、歌唱理想的诗篇。
抗战时期是诗人创作的高潮期:这一时期,诗人的视野扩大了,诗的主题开掘更深了。
作者作品
短诗集有《北方》《献给乡村的诗》《旷野》《黎明的通知》等等;这一时期,诗人将对祖国苦难的忧郁和对光明、对理想的欢愉结合在一起,对祖国苦难的认识更深沉,对光明的认识逐步深化。抗战时期是艾青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976年“四人帮”粉碎后,艾青冤案平反,再次焕发创作青春,这是他创作的第二高峰期,写作并发表了《鱼化石》等优秀作品。
作者作品
1979年诗人自己编定《艾青诗选》,交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部诗选收录了诗人自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期的主要作品,基本反映了诗人的创作历程和风格特征。
作者作品
《艾青诗选》是中国现当代最杰出的诗人艾青的一个断代诗选本,集中选录了诗人创作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诗作一百三十余首,其中既有《向太阳》《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这样脍炙人口的名篇,也有《时代》《老人》这样虽不著名,却有另一种动人风范的优秀之作。这些诗篇全面、完整地展示了诗人第一个创作高峰期的综合诗歌成就,极富感染力地映现了一个苦难而激越的时代。在阅读时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作者作品
1.了解艾青诗歌中的独特意象及爱国情感
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和太阳,而主题则是爱国主义。“土地”这个意象,凝聚着诗人对祖国、人民以及对大地母亲深沉的爱,对祖国命运深沉的忧患意识。“太阳”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的不息的追求。艾青的创作深深植根于人民和时代的土壤里,他的诗很少咀嚼个人的小悲欢,而总是关注着广大人民的命运,与人民同悲同乐,因而诗境阔大,诗情浑厚。
作者作品
2.理解艾青诗歌中“忧郁”的诗绪
艾青诗歌的艺术特性还有一个要素就是“忧郁”,我们叫它“艾青式的忧郁”。这种忧郁里,浸透了诗人对国家、人民的极其深沉的爱,更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忠实和深刻的思索。但艾青的忧郁并不是消极的,其所给予读者的是一种“深沉”的力量,表现的是他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和坚定的信念。
作者作品
3.认识艾青散文化的自由诗体
在诗歌语言形式上,艾青提倡“散文美”,这一方面是呼应自由诗体破除束缚的表达特性,更重要的是诗人坚信广大人民群众的口语真诚朴质,新鲜丰富,亲切生动,潜藏着巨大的艺术表现功能。诗体自由的新诗创作追求,亦是他一生诗歌事业的伟大贡献。
作者作品
新近我读了青年诗人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这是一首长诗,用沉郁的笔调细写了乳娘兼女佣(大堰河)的生活痛苦,这在体制上使我联想到《学徒苦》。可是两诗比较,我不能不喜欢《大堰河》。
——茅盾
作者作品
用象征的手法来表现那个时代——那个苦难的时代,那个要求解放、要求砍断帝国主义给我们民族套上枷锁的时代——的重大主题。人民对光明、对理想的不可抑制的要求,完全浸透在诗行中。
——沙鸥
作者作品
从人道主义的爱走到了阶级的爱的作家,艾青,是显著地超出了一般作品的水准,他做到把情绪提炼了,凝固了,再揉合了的才能的匠人。……看惯了枯燥的狂嚣的人,以为他的调子过于岑寂。但是获得了艺术而且到达了战斗的目的,却成了艾青的特权之一。
——端木蕻良
艺术特色(语言特色)
答题要点 ①艾青诗歌具有独特的意象和主题。
②艾青诗歌具有忧郁的诗绪。
③前后创作风格的变化。
④艾青诗歌具有“诗中有画”的特点。
理解记忆 ①艾青诗歌具有独特的意象和主题:其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太阳,主题则是爱国主义,具有非常凝重、深厚而又大气的风格。
艺术特色(语言特色)
理解记忆 ②艾青的诗歌具有忧郁的诗绪:“忧郁”是构成艾青诗歌艺术特性的基本要素之一,他善于通过印象、感觉的捕捉来表达浓烈的情思。
③前后创作风格的变化:(前期)散文化的自由诗体:明白如话的口语,近乎散文的诗行,形式上倾向朴素、自然、不拘泥外形的束缚,
艺术特色(语言特色)
理解记忆 自由诗的特点非常明显;(后期)诗句变而为整齐,诗情变而为深沉,诗意变而为警策。
④艾青的诗歌具有“诗中有画”的特点:诗作具有鲜明的色调、清晰的线条、素描一般的简练、凝重。
体验看法
主题思想 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和太阳,而主题则是爱国主义。“土地——农民”“太阳——光明”便是在其作品中反复出现的核心意象系列,常将诗的情思引领到总体象征的层次。它们集中地体现了诗作的基本主题:对中国乡村和农民命运的深切关注,对光明与温暖以及所有美好事物的不懈追求,而深沉灼热的爱国情绪将二者融为一体。
体验看法
阅读启示 艾青的诗歌之所以闪耀着恒久的光芒、洋溢着旺盛的生命力,源于他对基层生活的体验和坚守,源于艾青一颗火热的爱国、报国之心,源于艾青质朴无华的真情实感。
模拟演练
(一)太 阳
艾 青
从远古的墓茔
从黑暗的年代
从人类死亡之流的那边
震惊沉睡的山脉
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
太阳向我滚来……
它以难掩的光芒
模拟演练
使生命呼吸
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
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
当它来时,我听见
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
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
城市从远方
用电力与钢铁召唤它
于是我的心胸
模拟演练
被火焰之手撕开
陈腐的灵魂
搁弃在河畔
我乃有对于人类再生之确信
一九三七年春
模拟演练
1.文中太阳的象征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诗歌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等意象来反衬太阳,通过一系列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动态意象从正面来烘托太阳,使其象征意义格外鲜明。(3分)
光明、永生、未来
墓茔、黑暗、死亡
万物复苏
模拟演练
2.“于是我的心胸/被火焰之手撕开/陈腐的灵魂/搁弃在河畔”,这几句诗的含义是什么?(3分)
太阳的光芒照亮了心扉,使诗人消除了悲观情绪,萌生出坚强的信念。
模拟演练
3.反复阅读全诗,请你说说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愿望。(4分)
本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寄托了诗人渴望有光明的未来、光明的社会的愿望。
模拟演练
(二)月 光
艾 青
把轻轻的雾撒下来
把安谧的雾撒下来
在褐色的地上敷上白光
月明的夜是无比的温柔与宽阔的啊
给我的灵魂以沐浴
我在寒冷的空气里走着
穿过那些石子铺的小巷
闻着田边腐草堆的气息
模拟演练
那些黑影是些小屋
困倦的人们都已安眠了
没有灯光静静地
连鼾声也听不见
我走过它们面前
温柔地浮起了一种想望
我想向一切的门走去
我想伸手叩开一切的门
我想俯身向那些沉睡者
模拟演练
说一句轻微的话不惊醒他们
像月光的雾一样流进他们的耳朵
说我此刻最了解而且欢喜他们每一个人
一九四〇年四月十五日夜
模拟演练
1.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内容?(3分)
诗人(“我”)在一个有月光的夜里,走在石子铺成的小巷里时的所见、所闻、所感。
模拟演练
2.这首诗的第四小节说“温柔地浮起了一种想望”,从文中看,诗人“想望”的是什么?你认为此时诗人真正“想望”的是什么?(4分)
想向一切的门走去,伸手叩开一切的门,热爱、亲近“每一个人”。
模拟演练
3.试概括这首诗的思想内容。(3分)
写出了诗人与那些安睡的普通百姓之间的关系。诗人喜欢他们,唯恐惊动他们,表达了诗人与人民心连心的浓浓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