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乐的节日里》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在快乐的节日里》本课取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民美术出版社第七册教科书中第四课。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通过感受不同的节日带给我们的快乐,学习并掌握刮蜡画的制作方法,,能够大胆想象,创作出在不同节日里人们的欢乐景象。
二、学情的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年龄在 9–10岁,随着语言能力与动手能力的进一步增强,他们能够表达出对美术作品的感受,能够通过学习画出在节日里的快乐场景。
三、教学目标
1、能简单的描述出不同节日的节日风情, 知道如何制作一幅刮蜡画作品。
2、能运用刮蜡画的方法完成一幅表现人们在快乐节日里的绘画作品。
3、能通过刮蜡画的制作活动让学生体验到不同的绘画表现形式的乐趣与节日带来的欢乐气氛。
四、教学重难点
学习重点:学会用刮蜡画的方法完成一幅节日题材的画。
学习难点:引导学生将自己对节日的印象,感受加以升华利用,开拓创造性思维,尝试不同的表现方法,捕捉节日特有的气息。
五、教学用具:课件、卡纸、油画棒、牙签及小木棍
六、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啊,老师请你们来看一段小视频,在看的同时,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个视频表现的是什么样的场景?(春节图片加春节序曲音乐)
师:同学们异口同声的说出了是过年,那同学们是通过什么内容看出是过年的呢?
生:贴春联、贴福字、逛庙会、放鞭炮等
师:真棒、看来同学们的观察真仔细。那么除了春节同学们还知道有哪些节日吗?
生: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
师:哇,同学们都知道这么多节日啊,那么今天就随老师一起学习《在快乐的节日里》,把快乐的节日表现在美术作品中吧。(出示课题)
(二)、讲授新课:
1、想一想
既然同学们知道这么多的节日,那么老师想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节日给你的印象最深刻?
师:你说(儿童节),好,你说(春节),请坐,
师:刚才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印象深刻的节日以及节日里发生的有趣的事。看来你们都是一群热爱生活的好学生。
2、猜一猜
其实啊,老师也很喜欢节日里的一些风俗活动。特地准备了一些图片,请同学们猜猜看,看谁又快有准确的说出是什么节日风俗。
生:春节(贴春联;逛庙会;放鞭炮)端午节(吃粽子;饮雄黄酒;赛龙舟)
元宵节(吃元宵;闹花灯;猜灯谜)? 中秋节(赏月;吃月饼;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
3、小组讨论
咱们中国是一个有着56个民族和五千年文明的古国,看完这些节日及风俗活动,我想能够勾起同学们对其他节日及风俗的回忆,下面可以小组讨论你们所了解的节日及风俗活动,等会老师请你们来回答。好讨论结束,哪一组愿意分享一下你们讨论的结果?
师:好,这一组。(清明节:踏青;扫墓;插柳;荡秋千)说的很详细,请坐。
师:你们来说一说。(内蒙古的那达慕:摔跤;赛马;射箭),你能不能模仿下那达慕大会摔跤的动作,真棒,我想此刻应该有掌声,看来同学们真的是见多识广,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老师给你们点赞。
师总结:当然除了我们我们刚才了解的节日,还有傣族的泼水节;回族的开斋节;彝族的火把节等等,作为中国人我们是多么的自豪啊,有这么多不同民族、不同习俗的节日。
4、交流探讨,节日氛围的构成要素
刚才老师说过要把快乐的节日用美术作品来表现,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美术作品当中的节日是如何表现的。我们一起来看这幅作品,从画面哪些地方能够看出喜庆的节日气氛和人们愉快的心情?
生:环境(要能烘托节日的热烈气氛)
活动(与节日相关的风俗活动)
表情(表情开心充满喜悦)
服装(要充满喜气的服装)
色彩(红色或黄色暖色之类,能够表达喜气和富贵)
师总结:观察的很仔细,总结的也很准确,请坐
5、比一比
师:接下来我们比一比这两幅作品的表现技法跟我们平常画的画有什么不同?
生:一副是水彩笔画出来的,一个是刮蜡画
师:那你能不能简单的和大家介绍一下什么事刮蜡画吗?
生:它是在刮画纸上通过竹笔或牙签刻画出来的画。
师:真厉害,说的非常棒。那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刮蜡画是怎么做的吗?
6、教师微课展示
老师做了一个教学视屏,我们一起来看视屏(教师微课展示)
7、欣赏作品
师:看完老师的作品,我们在一起打开书本看看小朋友们是如何创作的?
师:有《快乐男孩》《节日狂想曲》《戏剧表演》《节日的舞蹈》这些作品借用刮蜡画的方法将节日的气氛表现的非常热烈,人物表情丰富,展现出了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看完老师和学生们的作品,我想同学们也跃跃欲试,想要自己来创作一件刮蜡画了,那首先看看我们的作业要求。
(三)作业要求
艺术实践:利用刮蜡画的创作方法,制作一副表现节日喜庆和欢乐场面的作品。
(四)展示评价
七、总结提升
说到这里,老师很兴奋,我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感到很骄傲,为祖国的优秀的传统文化而自豪。我们国家有这么多传承至今的民俗和风俗,我觉得我们要对自己的文化充满自信,同时我也希望同学们做好我们国家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着,同学们能不能做到,好,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