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外国诗两首》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9*《外国诗两首》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4-29 15:13: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第一课时)
型:新授 共2课时
一 、认知学习目标
1.了解普希金这位具有国际影响的大诗人及其诗作。 2.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积累名篇,打下文化根基。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二、预习成果展示
1.导入新课:
在成长的道路上,阳光时时洒满你的心田,但风雨也可能不期而至。假如你觉得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面对?诗人普希金给了我们的叮咛和嘱咐。人生的道路不止一条,长长的一生中,我们有时不得不遭遇选择的尴尬和困惑。今天我们学习的诗两首,就会告诉我们 2.了解作者(先由学生认读,然后一一指正,最后出示答案)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诗歌的太阳”、“俄国文学的始祖”;他被认为是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
1817年以歌颂自由、抨击专制暴政为主题创作《自由颂》《致恰达耶夫》等诗作,长篇叙事诗《鲁斯兰和柳德米拉》;以当代贵族青年为主人公的叙事诗《高加索的俘虏》1830年12月完成了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
三、课堂学习研讨
1.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注意课文的朗读节奏。
2.诗的两部分各表现了什么内容?
3.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诗人给了你怎样的叮嘱?
4怎样理解“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独学:学生默读课文,分析、勾画并标注,学习完成后,告诉学科组长。(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紧盯每组B层学生的自学情况,但不得打扰学生的自学)
对学:两人一小组互相交流,一看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二看不理解的地方是否相互之间可以理解。(教师紧盯各组B层学生的学习情况)
群学:组内同学在学科组长的主持下,相互讲解补充。
学生展示、汇报,教师点拨:
参考答案:
1.假 如 /生 活 /欺 骗 了 你,
不 要 /悲 伤,不 要 /心 急!
忧 郁 的 /日 子 里 /需 要 镇 静:
相 信 吧,快 乐 的 /日 子 /将 会/ 来 临。
2.第一部分:写如果身处逆境,不必悲伤,要耐心等待,快乐的日子一定到来。
第二部分:写要永远向往美好的生活,现在虽身处逆境,只是暂时的,当时过境迁,往事都将成为亲切的回忆。
3.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需要镇静,相信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忧郁将会过去。
4.苦难与挫折只是暂时的,对于整个生命的过程来说,它只是一个小小的休止符,对于整个宇宙来说,它更是可以忽略不计。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切都会成为过去。而当它成为了过去,事后回想起来,会觉得那是一种亲切的怀恋,甚至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是你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许正是它,完全了你的人生,塑造了与众不同的你。
四、当堂训练检测
1.练习主要以独学为主,教师根据巡视情况适时的进行点拨指导。
2.主要交流2的内容。
参考答案:1、 普希金 2、 人生遭受挫折 3、 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4、 人生难免会遭受挫折,我们要用积极的人生态度去对待,“心地永远向往着未来”,这样,越过坎坷之后回首过去,那一切艰难困苦都将变成“亲切的怀恋”,因为苦难是最好的老师,欲见彩虹必先经历风雨。
5.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五、反馈小结升华
学生汇报检测结果,教师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六、新课预习指导
朗读课文,预习课文第二课时。
未选择的路(第二课时)
课型:新授 共2课时
一 、认知学习目标
1.掌握阅读现代诗歌的技巧
2.品味诗歌,感悟诗歌的意蕴和哲理
3.背诵诗歌
二、预习成果展示
1.导入新课
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对“路”都有过精彩的描写,同学们是否记得一些?屈原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辛弃疾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诗句,鲁迅也有“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富于哲理的名言。人们常常把人的一生比作走一条路,把人生的选择比作对路的选择。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这首《未选择的路》有着特别的意蕴,它正是借写自然界的道路来表达对于人生之路的思考。 2.大屏幕出示课前自主预习内容,教师随机提问(要求每组B层学生作答,有难度由A层同学补充)
3.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曾做过纺织工人、教员,经营过农场。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著名的《白桦树》一诗,写一般人总想逃避现实,但终究要回到现实中来。《修墙》写人世间有许多毫无存在必要的有形的和无形的墙。
三、课堂学习研讨
1.理清诗歌的层次。
2.如何理解“虽然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两条路都未经脚步污染”?
3.如何理解“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4.说说“路”包含了什么深刻的含义,你从中悟出什么人生的哲理。
独学:学生默读课文,分析、勾画并标注,学习完成后,告诉学科组长。(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紧盯每组B层学生的自学情况,但不得打扰学生的自学)
对学:两人一小组互相交流,一看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二看不理解的地方是否相互之间可以理解。(教师紧盯各组B层学生的学习情况)
群学:组内同学在学科组长的主持下,相互讲解补充。
学生展示、汇报,教师点拨:
参考答案:
1.第一节: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伫立,不能选择。伫立(思索) 第二节:写我最终选择了一条别人很少走过的一条路,然而很诱人,很美丽。决定(选择)
第三节:不同的选择带来了不同的景象,使我难以再回返。选择后的惆怅 第四节:由树林之路悟出的人生之路,同样未选择。多年后的回顾,叹息。
2.在我们面临选择的时候,往往会遇到类似的麻烦。看起来两者都不错,都很有魅力,正因为有了这种麻烦,人类才会创造出“选择”这个颇有分量的词语。
3.自己选择的路,就一定要走到底,无怨无悔,这样的人生才是完整而有意义的。因此,“选择”除了需要理智的放弃、睿智的选取,更需要意志的延续
4.诗人表面上似乎是在写自然界的道路,但实际上暗示的却是人生之路。 悟出的道理是: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选择其中一条,所以必须慎重;人生道路上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作出独立自主的选择。 四、当堂训练检测
1.练习主要以独学为主,教师根据巡视情况适时的进行点拨指导。
2.参考答案:1.(1)涉足:指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
  (2)萋萋: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2.虽然?/?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的一生的?/?道路。
  3.“路”象征着人生的选择。4.提示:诗人通过叙述对森林中两条路的选择,说明了在人生道路上有许多重大的选择,一旦确定了要走的道路,就会决定一生的命运。
五、反馈小结升华
学生汇报检测结果,教师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六、新课预习指导
预习下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