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19世纪中叶的俄国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19世纪中叶的俄国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03-03 11:2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历史背景)探讨19世纪中叶俄国面临的问题并寻找对策  俄国农奴制是15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上半叶,俄国以奴役制为主要形式的地主或国家剥削农民的主要经济和法律制度。
 俄国农奴制下的农民分为地主农民(农奴)、国有农民(自由农民)和宫廷农民(农奴)。
地主农民被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在土地、人身、司法上依附于地主,他们占农奴的绝大部分,受压迫最深,处于社会最底层。
国有农民不直接依附于封建主,人身是自由的,但担负国家繁重的贡税和无偿的劳役。
宫廷农奴专门供给沙皇必需品,从属于宫廷。[农奴制]
俄国农奴处境:
政治:受压迫 没有人身自由;

俄国农奴处境:
政治:受压迫 没有人身自由;
经济:受剥削 生活贫困不堪。
1801-1860年农民暴动频繁 根据上述材料和上表,指出19世纪中俄国存在什么问题?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1.政治上: 俄国农奴制激化阶级矛盾,暴动频
发沉重打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19世纪中期俄国与西欧国家经济比较封建农奴制君主立宪制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导致这种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自由劳动力---
市场-----
原料-----
资金-----
技术-----缺乏人民购买力低,国内市场狭小,
国际竞争力弱,国际市场也狭小缺乏充足原料来源,且为西欧原料供应地经济水平低,投入工业的资金不充足技术水平低,处于手工工场阶段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条件19世纪中农奴制统治下的俄国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1.政治上: 俄国农奴制激化阶级矛盾,暴动频
发沉重打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2.经济上:农奴制成为俄国经济快速发展的
严重障碍(改革根本原因)彼得堡十二月党人广场 19世纪20-70年代,西方的“自由、民主、平等”思想成为俄国思想解放的主题,十二月党人贵族革命家、革命民主主义者、民粹派知识分子充当了这一思想的传播者和实践者。
1.新思潮的内涵:
反对沙皇专制,废除农奴制,发展资本主义
2.表现:
“十二月党人起义”(1825年)
平民知识分子(19.C.40-50) 赫尔岑
青年时代深受十二月党人的影响,从此投身于推翻农奴制度的革命宣传活动。1847年他被迫流亡西欧,1852年移居伦敦。次年他在伦敦创办“自由俄罗斯印刷所”,开始出版一种革命的杂志《北极星》,表示他决心继承十二月党人的事业。赫尔岑的主要功绩在于唤醒了以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代表的新一代革命民主主义知识分子。
十二月党激进派 “我憎恨你和你的皇座,专制的暴君和魔王,我带着残忍的高兴看着你的覆灭,你子孙的死亡。”
——普希金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1.政治上: 俄国农奴制激化阶级矛盾,暴动频
发沉重打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2.经济上:农奴制成为俄国经济快速发展的
严重障碍(改革根本原因)3.思想上:反对沙皇专制和农奴制的新思潮的
涌动
克里米亚战争1、时间:19世纪上半期
2、目的:争夺海外殖民地,转移国内矛盾
3、经过:俄国-----英国、法国、土耳其
4、结果:惨败
“克里米亚战争的特点就是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对几个拥有现代生产形式民族进行的绝望的搏斗。” ----------恩格斯PK思考:结合材料,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原因有哪些?根源是什么?1.俄国经济和军事的落后,特别是社会制度和经济水平的落后使俄国全无获胜的希望。2.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的根源又在于腐朽的农奴制。落后的农奴制导致克里米亚战败
克里米亚战争失败的原因 克里米亚战争失败的影响:
1)导致俄国国际地位下降,国内矛盾激化
2)沉重打击俄国人的士气
3)充分暴露了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的腐朽,推动了俄国农奴制改革(导火线)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1.政治上: 俄国农奴制激化阶级矛盾,暴动频
发沉重打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2.经济上:农奴制成为俄国经济快速发展的
严重障碍(改革根本原因)3.思想上:反对沙皇专制和农奴制的新思潮的
涌动
4.军事上,克里米亚战争惨败,俄国国际地位
下降,国内矛盾激化农奴制经济思想阶级矛盾激化克里米亚战败 新思潮涌动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军事政治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本课小结:根本目的:巩固沙皇的统治1.(2010年福建高考)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这表明农奴制改革
A.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B.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C.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
D.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2.19世纪中叶,俄国知识分子在对克里米亚战争前夕俄国时局的预测中说:“……我们不是走向胜利,而是走向失败。”你认为走向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 、工业发展缓慢
B 、俄国农奴制的落后
C 、新思潮的冲击
D 、战争对俄国来说是非正义的
3、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以前,俄国已经面临着严峻危机,主要表现在:①克里木战争失败②农奴制阻碍工业的发展 ③十二月党人起义 ④各阶层强烈要求废除农奴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4、俄国激进派代表人物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的基本主张是
A.继续保留农奴制
B.对农奴制进行平缓的改革
C.主张让农奴向地主赎买份地
D.主张无条件地给予农奴自由和土地5、俄国1861年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B.迅速发展资本主义
C.维护沙皇专制统治
D.增强实力,对外扩张6、1861年俄国改革以前,工业资本家30%是农奴身份,财产随时有可能被地主侵占。这一问题反映的本质是
A、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落后于西方
B、俄国政治制度已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C、俄国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
D、俄国农奴的地位有所提高7、 恩格斯在论述克里木战争影响时指出:“现在沙皇政府遭到了惨败……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给俄国丢了丑,同时也在俄国面前给自己丢了丑。前所未有的觉醒时期开始了。”“觉醒”是人们认识到俄国
A、军备落后 B. 制度腐朽
C、经济凋敝 D. 吏治腐败8、在俄国历史上,对外战争与国内的改革往往有一定的联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对外战争的失败是俄国在国内实行改革 的根本原因
B.对外战争失败后,俄国国内改革受到外来势力的干预
C.克里木战争的失败促使俄国社会发出要求变革的呼声
D.日俄战争的失败再次动摇了沙皇政府的根基,促使沙皇政府实行地方自治改革9.19世纪中叶,俄国知识分子认为:“我们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了什么准备吗?……我们不是走向胜利,而是走向失败。”这里所说的斗争是指
A.农奴起义 B.克里米亚战争
C.农奴制改革 D.十二月党人起义
10、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农奴制危机主要表现在
A、新思潮涌动
B、农奴起义不断
C、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
D、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 材料一 什么力量迫使他们搞改革呢?这就是把俄国拖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力量。地主农奴主不能阻挠俄国同欧洲商品交易的增长,不能保持住旧的崩溃的经济形态。如克里木(克里米亚)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解放以前农民的“叛乱”每十年都要高涨一次。这使头号大地主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承认,从上面解放比等待下面推翻要好些。
(1)从材一中归纳指出俄国实行农奴制改革的原因是什么。(不得抄录材料原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农奴的反抗斗争。 (2)材料二中“我们与文明的斗争”指的是什么?什么历史事件验证了材料的预测?
(3)材料二中“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政治目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二:“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什么准备工作了吗?我们不能以我们所有广阔的领土和无数的人口来对付这场斗争。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我们不是在走向胜利。我们不是在走向胜利,而是在走向失败,我们唯一得到的一点安慰是,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 ———D.M华莱士(2)落后的封建农奴制的俄国将与工业高度发达的西欧国家发生冲突。
克里米亚战争。(3)只有废除农奴制度,尽快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才是俄国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