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8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03-03 11:2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内因1.农奴制激化俄国社会矛盾
2.农奴制阻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根本原因
3.“十二月党人”武装起义,反对农奴制
4.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传播
5.农民起义的打击外因1.克里米亚战争失败(俄  英法)
2.西欧、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冲击温故而知新一、改革的酝酿
1.改革的背景:
国内:局势动荡不安;
国外:国际地位下降。
2.目的: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化解统治危机,重振大国威望. 史料链接:“……现行的农奴领有制不能一成不变,与其等待农奴自下而上地起来解放自己,倒不如从上面来废除农奴制度,解放农奴为好。
 ——亚历山大二世 1856年3月”一、改革的酝酿3、表
现借鉴历史:吸取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尼古拉一世改革的经验教训大造舆论:借助报纸舆论宣传,化解改革阻力组织:成立各层次的专门的委员会(秘密委员会——农民事务委员会) ,讨论、草拟改革方案个人决心:亚历山大二世决心通过改革解决农奴制的问题4、方案:A 农业地区:地主不愿解放家用奴也不愿交土地分给农民,还希望增加土地和加强对农民的控制;
B 工商地区:解放农奴,但农奴要交赎金;
C 草原地区:逐步分给农奴土地,但农奴要服劳役。一、改革的酝酿 思考:从改革的酝酿过程来看,俄国的农
奴制改革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为什
么?一、改革的酝酿
5.特点:缓慢而又谨慎. 原因:
触到封建地主阶级利益,阻力大;
借鉴以前改革失败的经验教训。
二、农奴制改革:“二一九法令”
1.概念: 1861.亚历山大二世.“解放法令”
2.主要内容:
⑴政治:
⑵经济:
⑶组织: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享有公民权利土地仍属地主所有,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但需付高额赎金和承担义务强化村社制度,加强对农民的管理。作用:广大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和工业革命的发展,实现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过渡转变作用: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但改革后农民土地比原来还少,不足以维持生计,重新再受盘剥; “解放”后的农奴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作用:农民很大程度上仍被束缚在土地上; 我们该如何评价亚历山大二世的“二一九法令”三、“二一九法令”的评价:进步与局限
1.进步性:
⑴性质:
⑵作用:①广大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
②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
③实现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过渡转变封建地主主持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三、 “二一九法令”的评价:进步与局限
2.局限性:
①不彻底性:
②掠夺性:
③欺骗性: 农民很大程度上仍被束缚在土地
上; “解放”后的农奴被剥夺得一干二
净;改革后农民土地比原来还少,不足以维持生计,重新再受盘剥。1、1861年“解放法令”规定土地属于
A.国家 B. 地主
C.农民 D. 资产阶级
2、列宁说1861年改革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这主要是指
农民须用钱购买商品
B.农民被迫出卖劳动
C.农民须用高价赎买份地
D.农民成为商品练习3、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集中表现在:封建地主主持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②实现了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变 ③广大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有利于工业革命的扩展 ④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4、下列关于农奴制改革后农奴地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很大程度上被束缚在土地上
B.摆脱了单个地主的控制
C.受地主控制的村社严格管理
D.成为完全自由的劳动者D5. 下列有关1861年改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由封建地主实行的自上而下的封建改革
B.是封建地主阶级同资产阶级妥协的结果
C.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
D.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彻底扫除障碍6、改革后1861~1863年间,全国各地有两千多起农民暴动,这反映了
A.阶级矛盾依然尖锐
B.农民的地位没有丝毫改变
C.农奴制改革没有取得成效
D.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提高
7、赢得“解放者”美誉的亚历山大二民被炸身亡,主要是因为他
A.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B.严重损害了农奴主利益
C.遭到资产阶级的反对
D.对农民进行了残酷的掠夺8.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农民和地主间存在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从地主管束的事情,……”在随后的改革中,化解农民敌对情绪的措施是
A.农民要接受村社的严格管理 B.农民只有支付高额赎金才能获得土地
C.地主有权决定保留哪块土地 D.宣布农民无条件获得法律上的自由9、我们称“二一九法令”为解放法令的主要依据是
A、农奴完全获得了人身自由
B、加强村社管理
C、农奴在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
D、农奴可以得到一块份地
10、有人认为“1861年改革后,俄国广大农民遭到的压迫剥削更重了”,其主要原因是
A、遭受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
B、付出高额赎金
C、对封建地主的义务加重了
D、要继续遭受地主的剥削 高考模拟 (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人意识到)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什么准备工作了吗?……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在走向失败。我们惟一得到的一点安慰是,俄国将通过它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著(全球通史)下“1500年以后的世界”
问题:
(1)“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1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分)这观点是正确的(1分)。因为
①通过改革,农民成为法律上的自由人(1分),并获得一块份地。(1分)俄国的农奴制被废除,从此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1分)
②但改革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使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缓慢。(1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你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事件的背景。(3分)(3)有观点认为:1861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向近代化迈出的重要步骤,但它却使俄国无法全面进入近代社会状态。结合1861年改革的具体内容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理解。(5分)再见2、主要内容:(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享有公民权利(3)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2)土地仍属地主所有能决定农民份地大小和好坏
能决定农民应承担的义务农民赎买份地的条件
A、要交付赎金
B、承担各种义务
C、服从地主关于份地的决定
D、由村社负责控制农民首先现金支付赎金的20%---25%
余款在49年内对政府逐步还本付息
还清本息后才合法拥有土地
付清赎金前,须服劳役,付代役租,不能随意离开赎地二、“二一九法令”的颁布1、历史概念: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土地仍属地主所有能决定农民份地大小和好坏能决定农民应承担的义务农民赎买份地的条件
A、要交付赎金
B、承担各种义务
C、服从地主关于份地的决定
D、由村社负责控制农民“二一九法令”首先现金支付赎金的20%---25%
余款在49年内对政府逐步还本付息
还清本息后才合法拥有土地
付清赎金前,须服劳役,付代役租,不能随意离开赎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