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文档属性

名称 统一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9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03-05 14:3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统一国家的建 立和巩固这首诗中提到的秦王是谁?他所建立的最伟大的功业是什么呢?秦灭六国,采用的策略是什么?最先和
最后灭掉的国家分别是哪个国家?秦王扫六合秦始皇统一时间
人物
结果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咸阳都城:思考:秦统一的意义?(答案书本)
为了巩固政权,加强统治,他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政治
方面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 ;中央设 、 、 分管 、 、 ;地方推行 ,影响深远皇帝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行政军事监察郡县制经济方面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圆形方孔钱)文化方面统一文字(小篆)全国通用隶书(日常文书)思想方面焚书坑儒军事方面派 北击匈奴修建西起 ,东到 的万里长城蒙恬临洮辽东边疆关系兴修 ,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了解) 灵渠交通
方面:修建驰道和直道;统一车轨秦朝疆域辽阔东至
西到
北至
南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东海陇西长城南海练一练1.“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史记》所载这项措施的颁布者是
A.商鞅 B.秦始皇 C.汉武帝 D.北魏孝文帝2.“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秦王”在统一全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国家政权,下列史实与此不符的是
A.废除丞相 B.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
C.统一度量衡 D.建立皇帝制度BA3.右图是北京奥运会会徽“舞动的北京”
中的“京”字,该字的字体第一次成为全
国规范文字是在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宋朝4.右图的秦代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践此万岁”。其中“海内皆臣”所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
A.疆域辽阔,人口众多 B.国家一统,中央集权
C.法律严苛,覆盖全国 D.交通发达,经贸昌盛AB(2010年山东聊城市)郭沫若说:“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致命的打击”缘于 A.商鞅变法?????
B.秦始皇“焚书坑儒” C.陈胜吴广起义????
D.汉武帝削弱封国 B(2010年东莞市)毛泽东有诗云:“劝君少骂秦始皇……百代犹行秦法政。”“秦法政”不包括
A.分封制???????
B.中央集权制??????
C.郡县制??????
D.皇帝制 A大 泽 乡 起 义秦的暴政徭役繁重、赋税沉重、刑法残酷陈胜、吴广起义时间:
地点:
意义:公元前209年大泽乡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主要原因特点揭竿而起秦朝的灭亡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项羽打败秦军破釜沉舟四年的楚汉之争刘邦攻入咸阳,秦朝灭亡公元202年,刘邦建立西汉,定都长安(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想一想 经过长期战乱,西汉初期呈现一派残破景象,人口减少,经济萧条,粮食奇缺。皇帝出巡,找不到四匹毛色一样的马驾车;有些将相就只能乘牛车出行。
假如你是汉高祖,你首先要做的事应该是什么?——发展农业生产,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二、休养生息1、原因:
2、措施:
3、作用:(1)汉初经济萧条(2)吸取秦亡教训(1)汉高祖:(2)汉文帝、汉景帝解甲归田;劝民还乡;释奴为民;十五税一轻徭薄赋;减轻刑罚。巩固西汉统治;推动经济发展;奠定强盛基础。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汉武帝的大一统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思想上独尊儒术(董仲舒)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文化教育上推行儒学教育,并兴办太学(我国古代最高学府)经济上收回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统一铸造五铢钱,兴修水利民族关系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军事)派张骞出使西域(河西屯田、西南开边、东北拓展)作用使西汉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东汉的衰败东汉的建立
刘秀以“柔术”治天下,并实行文治(在地方兴办郡国学。
东汉衰败光武中兴土地兼并、官僚宗室把持政权、
封建割据练一练1.为了实现大一统,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的措施是
A.大兴文字狱 B.“独尊儒术”
C.削弱诸侯国的势力
D.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2.观察右边的“讲经图”(汉代画像砖),
这是哪一位皇帝时期兴办太学的实证?
A.汉高祖 刘邦 B.汉武帝 刘彻
C.汉光武帝 刘秀 D.蜀汉皇帝 刘备
BB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西域是哪里?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即今天的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第一次
第二次时间 目的 结果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访问西域各国,建立友好关系了解西域情况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汉朝和西域的来往更加频繁公元前 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
意义(1)西域(今新疆)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进一步促进汉族和西域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60中国的丝绸从 往西,经 、今
境内,运到 ,再转到西亚和
(陆上丝绸之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 (源头“六朝”,发达于宋元)长安河西走廊新疆欧洲大秦安息开通丝绸之路的意义:6.古诗有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可西汉张骞不畏雄关险阻,为丝绸之路的开辟作出了重要贡献,丝绸之路的正确路线是
A.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安息→大秦
B.长安→河西走廊→安息→今新疆境内→大秦?
C.洛阳→安息→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大秦?
D.洛阳→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安息→大秦?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