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专题二
走向民主的历史步伐一 写进法律文献的民主一 写进法律文献的民主背景(必要性):民主政治实现的一般流程概况英国《权利法案》法国《人权宣言》美国《独立宣言》民主政治的含义(三个层次)首先是民主思想和民主理论;
其次是民主制度;
第三是民主运行程序民主政治实现的一般流程: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制度民主理论——民主运动——法律文献——制度通过法律文献将民主意识上升为国家意识,为更多的人认可和遵行,在实践过程中形成可操作的民主运行机制。
以法律文献形式体现民主思想,既是对民主运动成果的认可和保留,又为实现民主提供了法律制度上的保障。
《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是体现民主思想的重要法律文献,它们在很大程度上规范了各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走向。近代民主思想的主流
天赋人权
人民主权
“人人生而平等” 英国《权利法案》1689年 ——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框架形成1、背景:
2、主要内容:
3、历史作用:材料一:17世纪初,英国处在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之下,国王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标榜“君权神授”,并宣称议会的权力来自国王。
材料二:1640年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1688年,议会邀请荷兰执政威廉及其妻玛丽继承英国王位,赶走了詹姆士二世。这是一场不流血的革命,史称“光荣革命”。
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国王的权力有何明显区别?
(1)法律高于王权
(2)从立法、财政、司法、军事等方面限制国王的权力
(3)确立议会在选举、辩论、集会等方面的权力1、内容:2、体现的基本原则:(1)法律至上
(2)限制王权
(3)议会主权至上
《权利法案》的内容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而有害。
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限制了国王哪些权力?立法权征税权司法权军事权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时常集会。
保证了议会哪些权力?《权利法案》的内容选举权言论自由权集会权 ①《权利法案》是近代较早把民主思想渗透到法律中的历史性文献。
②《权利法案》的颁布,极大地限制了国王的权力,提高了议会的作用,保障了议会的立法权,强调了“议会至上”的宪法原则。
③它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框架形成了 3、意义 美国《独立宣言》马克思说:美国是“宣布了第一个人权宣言和最先推动了18世纪的欧洲革命的地方”;是“最先产生了伟大的民主共和国思想的地方”。一、《独立宣言》发表的历史背景
1)欧洲启蒙思想在北美社会传播(“自然权利”“社会契约”理论、“主权在民”思想和三权分立学说),为《独立宣言》的问世奠定了理论基础传播。
2)北美产生了自己的启蒙思想家,民族民主意识觉醒。富兰克林反对奴隶制,主张黑人和印第安人应享有与白人同等的权利,并主张实行普选制。
杰斐逊强调人民应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主张建立人民广泛参政的民主共和国,实行普选。3)英国的殖民压迫政策和暴虐统治,使北美
人民的反抗最终演变成一场民族独立战争。4)潘恩的《常识》在北美的发表,进一步推动北美人民走上公开独立、建立共和政府的道路。潘恩《常识》内容:大胆呼吁独立,痛陈英国的罪行,揭露了英国政府对殖民地的暴政,并在北美殖民地人民面前,提出两种不同的抉择:要么继续屈服于英国的暴政,要么为了自由与幸福,建立一个自给自足的独立共和国。
意义:激励北美人民丢掉幻想,为实现独立而奋斗。二、《独立宣言》的内容1、《独立宣言》的组成部分
2、《独立宣言》体现的民主思想(1)前言:阐述了宣言的目的。
(2)着重表述了天赋人权、人民主权思想。
(3) 历数英国罪状,说明被迫革命。
(4)庄严宣告独立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损害这些目的,人民就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
——《独立宣言》《独立宣言》体现了哪些民主思想?平等天赋人权主权在民人民革命权利有什么新的发展? 洛克第一次系统地提出“天赋人权”学说,他把在英国革命中提出的各种基本要求概括成自由权、生命权和财产权,并把它们说成了天赋人权 ---洛克 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独立宣言》《独立宣言》的天赋人权与
洛克的天赋人权的异同点【深化?探究】 都阐述了天赋人权,人人生而自由、平等相同点: 洛克把人权概括成自由权、生命权和财产权,适应了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反对专制统治,实行法治的民主要求。
《独立宣言》把人权概括成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适应了北美人民摆脱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要求。不同点:三、历史意义1)宣告美国诞生;
2)继承了欧美启蒙思想家特别是斯宾诺莎、洛克等人的天赋人权思想,而且用人类追求幸福的权利代替了洛克等强调的财产权利从而发展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集中表达了美国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革命要求;
3)在历史上第一次简明的语言、以国家的名义把天赋人权载入法律文献;使之获得了法律效力。(第一个人权宣言)
4)不仅开辟了美国民主化道路而且对法国大革命产生了积极影响。《人权宣言》背 景历史意义颁布及内容 法国《人权宣言》3、美国独立战争推动了法国大革命2、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法国社会的发展1、启蒙运动的发展为革命提供了思想舆论准备 (伏、孟、卢)1.发表的背景4、18世纪末法国政府召开三级会议成为革命的导火线三、法国的《人权宣言》2、颁布3、《人权宣言》的内容①、时间1789年8月由国民议会通过②、作为《1791年宪法》序言①思想基础:②基本原则: 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法制原则、主权在民等以天赋人权理论为依据,以“自然权利”、“社会契约”、“主权在民”思想为主要内容三、法国的《人权宣言》4.历史意义①、体现了启蒙思想的精华,把资产阶级对民主和自由的追求推进到一个新阶段。②、不仅引领法国人民在大革命中同封建势力展开顽强的斗争,它所高扬的民主与自由的旗帜,对其他国家的宪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三、法国的《人权宣言》③作为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纲领性文件,《人权宣言》也有其不可避免的阶级局限性和历史局限性。问题探究:比较《人权宣言》与《独立宣言》相同处:①理论基础:②对革命的影响:③均是西方民主制度史上的重要文献。 都以“天赋人权”、“社会契约”、主权在民、“人民革命权利”等为理论基础; 既推动革命的进程也体现革命的成果;不同之处:①目的和侧重点不同:
《独》是为北美独立确立合法的理论依据,侧重于谴责英王侵害北美人民天赋权利的罪行;
《人》重在确立宪法的基本原则,将矛头指向旧秩序,重视对“自由”、“平等”、“法治”的阐述;②对世界影响不同:
《人》规定的人权比《独》更具体、广泛,对世界民主政治发展的影响和意义更为深远。1、君主立宪制的形成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统治方式的正式确立,主要是因为
A.议会权力加强
B.法律取得了至高地位
C.国王权力受到限制
D.内阁制度形成知识巩固2、《权利法案》( )
①是用法律形式对议会主权至上的原则的认定 ②确定了法律的权力高于国王的权力 ③为限制王权提供了保障④标志君主立宪制的完善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3、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表明
A.国王已经有名无实,处“统而不治”地位
B.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已经取代自然经济
C.人民的社会地位提高,公民替代臣民
D.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专制王权
4、《权利法案》实质意义在于
A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
B使议会获得全部统治权
C保障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的确立
D宣告了君主专制被正式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