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伏特舞曲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加伏特舞曲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9-04-29 16:04: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加伏特舞曲》
教学目标:
1.能随着《加伏特舞曲》的音乐做出相应的情绪表现与动作反应.?
.通过聆听《加伏特舞曲》感受并体验音乐的舞蹈性,并逐步培养 学生听音乐的兴趣和习惯。
3.通过律动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段落和情绪。
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有目的的聆听音乐,并能随音乐进行编创和表演
难点: 用律动和图谱来区分音乐的段落和情绪. ?教学过程:
一.听赏《加伏特舞曲》
(1)先听赏全曲,初步谈谈自己的感受。
(2)聆听第一乐段,学生参与表现让,学生边听音乐边随节奏口念节奏???
?方法一:? 学生边听音乐边随节奏口 咚咚 咚咚 咚咚 咚咚 | 咚 咚 咚 0
方法二: ?学生用律动表现(引导学生用肢体动作将该节奏表现出来)??
?师生互动,随音乐进行节奏接龙,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做。
方法三: 用乐器表现。(第一小节用拍铃鼓、第二小节用敲双响筒)
??老师通过律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听出第一乐段节奏上的共同特点(哒哒 哒哒 哒哒 哒哒 | 哒 哒 哒 0 |)
?
1 听第二乐段,感受乐曲情绪发生的变化.(速度稍慢,情绪抒情优美。) 教师:这段音乐与前段音乐在速度和情绪上有何不同? ???????????????????????????????
2 表现第二乐段
教师:你会用怎样的动作表现呢?
学生交流回答:模仿风车转动,转圈等优美动作律动表现第二乐段. (5)聆听第三乐段。
思考:乐曲的第三部分和哪一部分相同? (6)完整聆听全曲。
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现全曲,并能简单区分乐曲的段落。
A.第一乐段律动。
第二乐段女生表现风车随风转动的情景。
第三乐段重复第一乐段动作加入打击乐器。
B.全体学生一起表现乐曲。
完整地聆听乐曲,在对比中感知第三乐段和第一乐段的相同,从而区分出三个段落,最后通过学生的感知,引导学生分角色来表现音乐的段落并用动作来展示音乐的美。同时也给全体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每个学生既是创作者又是表演者和欣赏者。 五 总结
在欢快的音乐声中,我们今天的音乐课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让我们随着音乐走出教室。 ? ? ? ? ? ? ? ? ? ? ? ? ? ? ? ?
教学反思: ?
针对低段学生的欣赏能力,对于这首纯音乐的国外舞曲,我选择了在课堂上用身体的律动来欣赏音乐,把音乐直观地展现出来。第一次欣赏初步感受音乐情绪,为乐曲划分乐段。第二次欣赏随音乐感知旋律线。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让学生在听觉视觉方面对于乐曲有个整体的感知。
另外,通过上这节课,使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如何才算上好一节音乐欣赏课。欣赏课并不是只让学生听一听,分析出乐曲的结构就可以,还应关注对每个学生音乐听觉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听辨主题旋律划分乐曲结构;通过听辨旋律的相同与不同,体会作曲家的创作意图;通过听辨不同乐器的音色,了解音乐形象是如何被刻画出来的;通过听辨节奏,感受音乐中逼真的形象,只有充分关注学生听觉思维能力的培养,才能提高学生的整体听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