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件:专题3第2节《英国议会与王权的斗争》(人民版选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课件:专题3第2节《英国议会与王权的斗争》(人民版选修2)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8.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03-04 20:0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专题三 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较量一、二 英国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课标要求:
1.知道《权利请愿书》的主要内容,认识英国革命前国会与国王围绕税收问题展开斗争的实质。
2.了解《大抗议书》的基本内容,理解国会通过该文献前后国会与国王冲突的重要原因。一、议会与王权斗争的背景 (阅读第1、2框内容,归纳总结)1、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15—17世纪初)
概念阐释:
1.圈地运动:15世纪70年代-18世纪末,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用暴力剥夺农民土地的过程.
2.新贵族:按资本主义方式来经营牧场和农场,是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与旧贵族有着本质的不同。
新贵族积极参与海外贸易活动,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牧场和农场,成为英国经济实力最强大的群体。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起来的主要因素?
1)圈地运动
(2)海外掠夺
(3)手工工场的发展1)经济:成为英国经济实力最强的群体
(资产阶级:工商业资本家、手工工场主、农业资本家等)
2)思想:清教徒思想;人权民主思想
(要求清除英国国教中天主教残余)
(1215年〈大宪章〉限制王权,法律至上传统)
3)政治:掌握了议会,限制王权
(力图获得更大的权利——有限的君权)2、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的壮大
在宗教领域,出现了反映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宗教派别—清教。 清教提倡个人判断,反对轻信盲从,提倡节俭和勤奋,反对奢侈浪费和道德败坏,号召人民积极进取,生财有道。
清教徒主张“纯洁”英国国教,清除其中保留的许多天主教的教义教规。他向英国国教的垄断地位发起挑战,动摇了英国封建王朝的精神支柱。古老的英国政体属于有限君主类型。(国王)权力虽然很充分,却受到三大宪政原则的限制:其一,不经议会同意不得立法。第二,不经议会同意不得征税。其三,他必须按国家法律来管理行政,如果他违背法律,某谋臣及代办官员应负责任。
         ——18世纪英国历史学家马考莱
首先,不是她(伊丽莎白一世)统治而是她的法律统治。女王不制定律令法律,而是议会法庭在制定;她不中断法律,而必须是她和议员们一起才能中断。           
                ——艾尔默
思考:都铎王朝时期英国国王与议会各自拥有哪些权力?二者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国王通过议会进行统治(王在议会,共同统治)
国王受到议会的制约(君权有限)
国王要按法律进行统治(王在法下,法律至上)英国议会制度知多少?
1)英国议会产生于( )
A12世纪 B13世纪
C15世纪 D17世纪
2)在中世纪议会取得了哪些权力
A司法请愿权 B征税权
C财政监督权 D监督、弹劾行政官员权
(14世纪,议会分为上下两院。上院由贵族组成,下院
由选举产生。17世纪,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取得了在议会
中的大量席位。)1603年,斯图亚特王朝开始统治英国,英国社会内部的矛盾由此进一步激化。这是为什么呢?这又导致了什么后果呢?问题探究二3、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詹姆士一世:宣扬“君权神授”,
推行专制统治:王室操纵的垄断制度:迫害清教徒:企图通过征税
解决财政危机查理一世:国王与议会矛盾进一步激化政治上宗教政策上财政政策上经济上斗争的焦点:国王与议会的关系、
国王与法律孰轻孰重的问题斗争的实质: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之间
关于民主与专制的斗争导火线:税收问题议会与王权进一步交恶二、英国革命前议会与王权斗争1、基本线索:1624年,
对西班牙作战查理一世强行征税1628年,《权利请愿书》1629--1640年,无议会时期1638年,
苏格兰起义1642年,英国内战爆发1640年,被迫召开议会1641年,《大抗议书》二、英国革命前议会与王权斗争1、基本线索:
2、议会斗争:
(1)《权利请愿书》:
背景:查理一世任意征税、
强行借债、军队进驻
目的:抗议与结束查理一世的行为
内容:四条
保护人权(财产权、生命权、自由权)
   限制王权(财政、司法、军事)
特点:
比较温和(请愿方式、交易行为)
结果:查理一世解散议会
二、英国革命前议会与王权斗争(2)《大抗议书》:
背景:
无议会统治时期统治更加反动
1638年苏格兰起义国王要征税
1640年国王不得不召开议会
目的:
抗议与限制王权,建立君主立宪制度
内容:二百余条
列举查理一世滥用王权行为
提出资产阶级经济与政治要求
特点:
态度比较激进;提出要求更彻底
结果:引发英国内战的爆发
二、英国革命前议会与王权斗争1、基本线索:
2、议会斗争:
(1)《权利请愿书》:
(2)《大抗议书》:
3、斗争小结:
(1)表现:经济、政治、宗教方面
(2)焦点:国王与议会,国王与法律关系
(3)导火线:征税问题
(4)实质:资产阶级与国王封建势力的斗争
(5)特点:资产阶级以议会为平台,法律为武器进行
(6)结果:矛盾不可调和,通过战争形式爆发三、英吉利共和国的建立1、背景两次内战,推翻斯图亚特王朝第一次内战(1642-1646年)A、原因:查理一世无法容忍议会的挑战,
宣布讨伐议会B、经过:C、结果:第二次内战(1648年原因、结果)2、建立1649年
特点:既无国王又无上议院四、反复的较量1、克伦威尔成为“护国公”军事独裁;但不是封建势力的专制统治与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有本质的区别 时间:1653年2、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反动政策的表现:3、光荣革命(原因、意义)实质:1、资产阶级和新贵族1660年迎立查理二世与
1688年迎立威廉的相同目的是( )
A、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B、向封建势力妥协
C、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D、恢复君主专制统治c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所以经历反复与曲折,
最根本的原因是( )
A、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掌权
B、人民群众没有积极参加
C、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D、斯图亚特王朝不甘心失败3、议会方面允许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目的在于( )
A、结束护国政体
B、恢复君主制度
C、实现社会稳定
D、维护既得利益CD思考与练习4、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1)《大抗议书》发表 (2)内战爆发
(3)克伦威尔成为“护国主” (4)处死查理一世
A、(2)(1)(4)(3)
B、(4)(2)(1)(3)
C、(1)(2)(4)(3)
D、(2)(3)(1)(4)C3、1688年,女婿登基,丈人逃亡的那场“光荣革命”,
是英国资产阶级与( )
A、封建贵族斗争的原因 B、新旧贵族妥协的结果
C、封建贵族斗争的标志 D、新兴贵族妥协的条件
4、提出废除各种封建特权,进行改革要求,引发英国
内战的历史文献是( )
A、《大宪章》 B、《权利请愿书》
C、《大抗议书》 D、《权利法案》
5、1660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接受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的
目的是( )
A、结束军事独裁体制 B、重建封建王朝
C、向封建势力妥协 D、维护革命成果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