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只小象》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两只小象》
2、聆听作品《大象》
教材分析:
1、《两只小象》是一首三拍子的歌曲。五声宫调式,一段体结构。歌曲由XX??X??X /?XX??X??0 / 的典型节奏型贯穿全曲,仅在结尾句稍加变化。亲切的旋律可以使人感受到小象玩耍的姿态,生动而形象。歌词用儿童的语言描述了一对好朋友用长鼻子互相问好,一同在河边嬉戏的快乐情景。好象要同学们明白,从动物的友好相处中,领会到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做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的寓意。
?
2、《大象》:是法国作曲家圣-桑所作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的第五首。这是一部形象生动、充满幽默谐趣的管弦乐组曲。乐曲取材于柏辽兹歌剧《浮士德的沉沦》中《风妖之舞》圆舞曲的片断,圣-桑改为低音提琴演奏,来表现大象学生笨拙的步伐和滑稽可笑的舞姿。乐曲采用降E大调,3/8拍。结构为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
在钢琴奏出几小节的圆舞曲节奏后,低音提琴奏出圆舞曲主题,表现大象愉快地迈着笨重的脚步,费力地旋转舞蹈,给人以幽默可笑的感觉。
?
教学目标
1、能够用柔美抒情和活泼可爱的声音演唱《两只小象》。
2、能够按照歌曲正文图谱的要求,和小伙伴合作,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感受、体验、表现大象诙谐、活泼的情绪。
4、能在视觉与听觉的对比聆听中,选择正确的强弱弱和强弱的拍击方法,以及用合适的动作表现音乐中《小象》和《大象》的不同形象。
教学重点:
1、能够用柔美抒情和活泼可爱的声音,演唱歌曲。
2、通过听、唱、说、演,感受描绘大象的音乐
教学难点:
1、用合适的动作表现音乐中大象的形象。
2、能使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歌曲中三拍子节奏的掌握,特别是休止符的停顿处理。
教学方法:表演法、聆听法
教学用具:电子琴、多媒体
?
教学过程:
一、聆听《大象》
1、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聆听了描写小象的音乐,它有什么特点?如果是大象的音乐呢?你觉得会是怎样的?
2、完整聆听全曲《大象》
与《小象》的音乐作比较,说说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3、初听第一段
音乐有什么特点?是几拍子的?让我们跟着音乐来拍一拍,看看是二拍子的还是三拍子的?
4、复听第一段
这是一段描写大象的音乐,音很低、很强,这些都表现了大象笨重、庞大的特点。让我们跟着音乐的节拍来模仿大象的动作演一演大象,可以边表演边跟着音乐用“bong”唱一唱。
5、初听第二段
刚才这段音乐描写了大象跟着音乐愉快而又笨重地走着。接着再请你来听听这段音乐,你觉得大象在干什么?能用动作来表演出来吗?
?
6、复听第二段
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演一演。
7、聆听第三段
刚才我们听了第一段和第二段,请你来听听第三段,和哪段是一样的?
8、再次聆听全曲
让我们完整地来听听乐曲并跟着音乐用不同的动作表演不同的乐段。
9、简介乐曲
刚才我们听的这首乐曲名字就叫《大象》,它是由法国作曲家圣-桑所作的。圣-桑根据动物们的不同特点写了一部关于动物的音乐《动物狂欢节》,《大象》是其中的一首。
?
二、学习歌曲《两只小象》
1、导入
今天天气特别好,象妈妈就带着两只小象来河边玩。小象们可高兴啦,边走边唱起了歌,听,它们是怎么唱的?
2、初听歌曲
歌曲是二拍子的还是三拍子的?请你跟着音乐分别用这两个拍子来拍一拍。
3、学习歌词
歌曲讲了什么?小象是互亲互爱的,你能把小象之间的互亲互爱念出来吗?
4、复听歌曲
歌曲里出现了很多的“哟啰啰”,让我们跟着音乐在“哟啰啰”的地方和小象一起唱唱。
?
5、用双响筒为歌曲伴奏
请你在歌曲“哟啰啰”的地方边唱边用双响筒伴奏。
6、再听歌曲
歌曲里除了双响筒伴奏还有什么乐器?让我们一起用三角铁来伴奏。。
7、学唱全曲
A、齐唱,师指导唱
(1)跟伴奏演唱歌曲
(2)同桌表演唱
8、表演歌曲
让我们边唱边用三角铁和双响筒为歌曲进行伴奏。
?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又欣赏了法国作曲家专门为儿童写的作品《动物狂欢节》组曲中的一首作品《大象》。我们还认识了两个新朋友(两只小象),小象这对朋友用长鼻子互相问好,一同在河边嬉戏,好象在告诉同学们要团结友爱,做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我们小朋友也应该像两只小象一样做个懂礼貌的好孩子,而且在学习中要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学习,一起进步。让我们在《两只小象》的歌声中结束这节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