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精品学案:3.1《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人民版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精品学案:3.1《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人民版必修2)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4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03-04 20:0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一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学习目标】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过渡时期总路线 “一五”计划 三大改造 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知识链接】
1、下列几组词汇,最能准确反映“过渡时期”这一特殊年代的是
A.工业化 抗美援朝 三大改造 B.一边倒 人民公社 另起炉灶
C.大跃进 两弹一星 和平共处 D.合作化 求同存异 三个面向缓和
2、我国某部宪法将国家性质表述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这一表述说明当时
A.三大改造尚未完成 B. 资产阶级已被消灭
C. 人民公社体制已经建立 D. 经济基础还十分薄弱
3、1959年某部门根据历年全国工业生产统计数据制订了下表。从下表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年代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增长率(%) 30.2 16.2 5.6 28.2 11.4 66
A.工业生产取得巨大成就
B.工业生产基础比较雄厚
C.中国已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D.工业生产的最高增长率是最低增长率的近12倍
4、在江苏省常熟白茆乡,时人传唱着一首山歌:“小农经济独木桥,合作社是康庄道,人民公社办起来,天堂哪有人间好!”此首山歌考资源网
A.最早传唱于上个世纪60年代 B.富有地域特21世纪教育网网
C.表明集体化完全是农民自觉、自发的行为 D.反映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基础过关】
1、过渡时期是从____ 成立,到____ 基本完成,内容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____ ,并逐步实现国家对____、对____ 和对____ 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一条社会主义____和____并举的路线。1953年国家开始实行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____年底,三大改造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变成了生产资料____ ),初步建立了____ 基本制度,进入了____ 阶段。
2、____年中共八大召开,指出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____ 的要求同落后的____ 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____ 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____ 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提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____ 变为先进的____ 。
3、 ____年,全国掀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 ____错误严重泛滥开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自主探究】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
材料二 八大报告所阐述的一些经济建设的重要方针,因为有“一五”计划的经验与教训作借鉴,所以比较适合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经济工作的实际。——石仲泉等《中共八大史》
材料三 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但是……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八大以后,我们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成就,同时也遭到了严重挫折 。 ——《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八大路线形成的重要背景。
(2)“八大”对当时国内主要任务和经济建设方针是怎样阐述的?八大路线的意义是什么?
(3)材料三中提到八大路线“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社会主义建设遭到“严重挫折”。指出20世纪50年代经济工作遭到“严重挫折”的具体表现及原因。
2、观察下列漫画和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棒子玉米搭彩门,悟空说是南天门, 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
社员高王哈哈笑,这是俺社幸福门 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
  材料二 就工业而言,正如副总理薄一波所说:“一九五八年的工业生产增加百分之六十六,……但是如果分析一下这百分之六十六的内容就知道……国家花费了宝贵的原材料,制造出大量的废品,现在都塞满了仓库,还要开支保管费。”至于一九五八年生产的“一〇七〇万吨”钢里,有三百多万吨是乡下人砸铁锅,城里人拆钢窗、卸暖气管,用“土高炉”炼出来的,什么用处也没有。薄一波一九五九年说的“一九五八年炼出来的三百万吨土钢,至今还埋在草里”。 ——中国国家统计局编一九八三年《中国统计年鉴》
⑴材料一中的漫画最有可能出现在什么运动期间?
⑵你认为出现这场运动的原因有哪些?
⑶这场运动导致了什么结果?
⑷你认为这场运动给我们现今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第一课
AAAD
1、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建设。1956。公有制。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 [ks5X§K]
2、1956.工业国。农业国。经济文化。经济文化。农业国。工业国。 3、1958.左倾。
1、(1)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实施一五计划,积累了一些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2)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经济建设方针:在经济建设上,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意义:八大提出的许多方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是对我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一次成功的探索。 (3)具体表现:掀起了“大跃进”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发动了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影响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原因: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答出对国情认识不足,夸大了主观能动性,急于求成的意思亦可)
2、⑴答:发生在“大跃进”期间。
⑵答:①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刚刚起步,人们在理论上和思想上还没有深刻的认识;②急于求成,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发展速度。(任意答到一点即可)
⑶答:使“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⑷答:国民经济建设要有计划按比例进行,急于求成,只能欲速而不达;经济建设必须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必须尊重客观规律;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的水平相适应。(注:任意答到一点即可得)
教学资源网
www.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