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三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学习目标】
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知识链接】
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对这句话正确理解是( )
A.勃列日涅夫开创了改革的先河 B.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限制在政治方面.
C.勃列日涅夫不打算触动斯大林模式 D.勃列日涅夫首次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基础过关】
一、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
(1)20世纪50年代,苏联斯大林模式引发的问题日益显露。
(2)斯大林逝世为改革提供契机与可能。
2、内容
(1)农业:改变过分集中的 ,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以刺激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以提高粮食产量。(2)工业:扩大 (3)政治:批判斯大林 。
3、评价:
赫鲁晓夫的改革冲击了 ,打开了苏联 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但是赫鲁晓夫的改革没有打破 。
二、戈尔巴乔夫改革
1、背景:国民经济发展衰退。
2、内容:
⑴经济方面:制定发展苏联社会经济的 ,试图以 代替行政命令。⑵政治方面:a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 ;b推出 ,纵容自由化思想;c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 。⑶外交方面:推行“新思维”,放弃对东欧的控制。
3、结果:国家政局不稳,经济滑坡,思想混乱,民族问题严重。
4、苏联的解体
(1)、经过
a《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的公布,苏联变成了一个松散的邦联。b“八一九事件”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c《明斯克协议》的签定,签署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协定,要求取消苏联。d《阿拉木图宣言》的签署,标志着苏联的解体。
(2)、实质:一是苏联分裂成多个国家,二是社会主义制度被资本主义制度所取代。[来源21世纪教育网网]
(3)、原因
a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b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c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是苏联解体的外部原因。
【自主探究】
1、阅读下面两副图片资料,请结合图片解释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前苏联的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一:照片中的人是苏联的最后一位领导人——戈尔巴乔夫。1985年,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共总书记后,对苏联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材料二:这是一副反映苏联解体的漫画。题目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1)有人曾形象地说:“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你知道在戈尔巴乔夫在位期间进行了哪些改革吗?你对这句话又是如何理解的?
(2)你从材料二的图片中能找到哪些著名的历史人物?他们对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分别作出了什么贡献?苏联的解体是否意味着共产主义的失败?
【知识建构】根据专题复习,构建专题七知识体系。
【达标测试】见世纪金榜高效提能测试专题七质量评估。
第三课时
【知识链接】:C
【基础过关】
一、农业管理体制、地方权力、个人崇拜、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改革、斯大林模式框架
二、“加速发展战略”、 经济管理方法、“科学社会主义”、 “民主化”和“公开性”、
多党制、
【自主探究】
1、(1)戈尔巴乔夫在上台之初,首先在经济领域进行改革,但困难重重,无法打开局面;从1988年起,他转而进行政治改革,以“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提倡“民主化”和“公开性”。 理解: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不是去革除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而是走上了否定共产党领导、否定社会主义的道路。他的改革造成了一系列恶劣的影响。
(2)马克思、列宁、斯大林、戈尔巴乔夫
马克思,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
列宁和斯大林。列宁开创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在资本主义较不发达的俄国首先获得胜利得新理论。斯大林开创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斯大林模式。
不是。苏联的解体,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受到重大挫折,但苏联解体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而非社会主义的失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是在曲折中前进的,从曲折中汲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