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
90分钟。第Ⅰ卷的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第Ⅱ卷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
后,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美国耶鲁大学教授保罗·肯尼迪在《大国崛起》中说道:“第一强国对其他国家说,这不仅是我们的利益,也是你们的利益。不摇晃梯子,不掀翻桌子,只要维持现状就好。”你认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有可能说这番话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2.一战爆发后,远离欧洲的日本对德宣战。在对德通牒和宣战诏书中,日本声称是为了“永保东亚和平”及“维护日英同盟的利益”;日本首相发表演说,强调日本参战是对德国鼓动干涉还辽的复仇战。这些行为
A.反映了德日矛盾的激化 B.意在掩盖参战意图
C.维护了英日同盟的利益 D.力图保护东亚和平
3.1918年12月22日陈独秀评论说:“美国大总统威尔逊的屡次演说,都是光明正大,可算是现在世界上第一个好人。”1919年5月4日他又评论说:“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的‘十四点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上述评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遭到反对
B.列强同意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交给日本
C.列强签署《凡尔赛和约》,中国外交最后失败
D.美国参议院拒不批准《凡尔赛和约》
4.有一种观点认为,粗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全球,它显示出的变化相当少,欧洲的霸权比大战前更完整。但实际上,从全球史观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意义恰恰在于它开始了欧洲霸权的削弱。粗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的霸权比大战前更完整”的主要依据是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以欧洲为中心
B.国联由英法操纵
C.欧洲的帝国主义阵营更巩固
D.欧洲的海外殖民体系进一步扩大
5.有学者指出:20世纪20年代巴黎公约的发起人使用的“宣布战争为非法”的术语意味着存在一种普世的未成文的法律,违反这一法律而进行的战争被宣布是一种犯罪。这里的发起人主要是指
A.法国和德国 B.法国和美国 C.苏联和德国 D.英国和法国
6.由于中国军民的不屈抵抗,迫使日本陆军省首脑及参谋本部1940年3月决定,预计自1941年开始由中国内地撤退……只是此计划刚一经各方同意,即有欧洲局势之急转直下……于是将整个撤兵计划放在脑后。下列符合影响日本放弃撤兵计划的“欧洲局势”是
A.德国出兵吞并了奥地利????????????????????????B.法国贝当组建傀儡政府
C.徳国实施“巴巴罗萨计划”????????????????D.《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7.下图是发生在1942年的一场重要战役示意图,对图中所示战役解读正确的是?
A.改变了美国的中立政策 B.日军的海空军主力基本被消灭
C.二战达到了真正的世界规模 D.日本开始丧失太平洋战场的战略主动权
8.阿拉曼战役前夕,隆美尔飞回柏林求援。希特勒避而不谈增援的事,却授给他一根元帅手杖。希特勒未提供增援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怀疑隆美尔的军事指挥能力????????????????B.苏德战场激战正酣难以增援
C.防备英美盟军乘机在西欧登陆????????????D.轰炸英国本土受挫元气大伤
9.1947年,杜鲁门在美国会宣称,世界已分为两个敌对营垒,一种是“自由制度”,一种是“极权政权”。“极权政权”是指
A.封建专制制度????B.民主主义国家?????C.社会主义国家??D.君主立宪制度
10.下图是冷战时期苏联的一幅讽刺漫画。漫画的主要寓意是?
A.世界人民反对战争渴望和平????????????????B.美国掩人耳目研制新式武器
C.苏联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卫士????????????????D.美国是危害和平的罪魁祸首
11.戴维﹒格雷斯《西方的敌与我》一书中写道:“在1947—1949年欧洲外交的主要目的,就是说服美国在1945年胜利的仅仅几年后再次回到欧洲,并无限期地停留下来。”这一“目的”达成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D.“柏林墙”的修建
12.杜鲁门在其回忆录中承认,朝鲜是美国与共产主义进行“思想斗争的战场,美国在亚洲能否胜利就决定于这场斗争”。这一言论表明
A.共产主义势力壮大威胁美国利益????????B.美国发动朝鲜战争蓄谋已久
C.朝鲜战争是两大阵营对抗的产物????????D.亚洲成为美苏争夺的新中心
13.二战结束后,英国从“震撼一切”到“吓不倒任何国家”。导致英国这一变化的内在因素是
A.美国的强势崛起????????????????????????????????????B.经济实力的削弱
C.海外殖民地丧失????????????????????????????????????D.两极格局的形成
14.《联合国宪章》规定在形成重大决议方面须“五大国一致”,各常任理事国享有“否决权”。这一规定
A.有效地解除了战争的威胁????????????????????B.体现了美苏两国霸权主义
C.顺应了多极化的发展趋势????????????????????D.突出了大国的责任和作用
15.下图是漫画《拒绝马歇尔计划的苏联,只能发挥制度优势来对抗》。对该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A.是美苏两国意识形态斗争下的产物
B.再现了当时苏联的农业实际状况
C.推动了西欧各国经济的快速复苏????????
D.揭露了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的动机
16.20世纪70年代,美国外交战略经历了从杜鲁门主义到尼克松主义的收缩。在尼克松主义看来,缓和并非结束冷战,结束美苏敌对状态,缓和仅仅是一种手段,一种方法。由此看来,美国外交战略的调整主要是因为当时
A.美国霸主地位不复存在????????????????????????
B.世界多极化趋势得到加强
C.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
D.苏联军事实力的不断提升
17.在关于某地区和平进程的政治谈判中,有关各方基本接受了“以土地换和平”原则,这一原则主要是为了解决
A.印巴冲突???????????? B.两伊矛盾?????????????
C.海湾危机???????????? D.阿以争端
18.苏联作家帕斯捷尔纳克创作的《日瓦戈医生》,是一部对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进行反思和质疑的小说。美国政府不遗余力地使小说评上诺贝尔奖并组织翻译成多种文字在东欧国家悄悄发行。美国政府的这一做法
A.成为苏联解体的外部因素????????????????????B.放弃了和苏联的军事对抗
C.表明美苏关系的逐渐缓和????????????????????D.是对苏联内政的直接干渉
19.“铸剑为犁”出自《孔子家语·致思》:“铸剑习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右下图为矗立在联合国总部的雕塑——《铸剑为犁》。它所反映的世界主题是?
A.反帝和反霸????????
B.和平与发展?????????
C.共享与共荣????????
D.生产与环境
20.1981年10月,率先实现与以色列和解的埃及总统萨达特被伊斯兰圣战组织成员枪杀;1995年11月,对中东和平做出很大贡献的以色列总理拉宾被以色列右翼极端分子暗杀。两位政治家的遭遇主要说明
A.中东和平进程破灭????????????????????????????????B.阿以矛盾不可调和
C.中东和平进程艰难曲折????????????????????????D.犹太人抵制和平进程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个小题20分,共60分。
21.(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巴黎和会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有三个特点对世界历史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以非暴力方法解决争端的世界范围的国际合作组织,在世界历史上居有突出的地位。欧洲地图被大幅度修改,如波兰复国、南斯拉夫形成。第22条把从同盟国手中获得的殖民地居民看作是“在现代世界的紧张形势下还不能自己站立的民族”,因此,这一条款规定:“这些民族的监护应该委托给那些先进民族……”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巴黎和会“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三个特点。(6分)
材料二 决定东亚“战后”国际秩序的是1921—1922 年的华盛顿会议。会上主要讨论裁军和中国问题,会后缔结的《九国公约》中,也提出要尊重中国主权及领土完整,并确认了中国市场的门户开放和机会均等原则。为遏制海军扩张,各国还缔结了主力舰持有比例的《五国海军条约》,从而暂时遏止了日俄战争后日本追求的军扩路线。
——摘编自(日本)村田雄二郎《超越富国强兵之梦——近现代东亚的四个“战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华盛顿会议对亚太地区产生的影响。(6分)
材料三 国联的使命是维护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因此说国联是“强盗的联盟”是非常适当的。但是,自德意日法西斯相继出现,国联的性质已经发生改变。虽然联盟对抵制法西斯对外扩张不力,甚至纵容侵略者,但国联也进行了抵制侵略和维护和平的尝试。如宣布日本对中国东北的占领为侵略行为,伪满洲国是非法的;国联发起的裁军运动实际上延缓了德国的扩军速度,对意大利的制裁是国联反法西斯的重要行动。
——摘编自陈旭东《对国际联盟的再认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价国际联盟。(8分)
22.(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七·七事变”爆发后,英国便邀请美国共同“斡旋”,替日本转达所谓的“和平条件”,即要蒋介石政府投降。1937年9月12日,中国就日本全面侵华向国际联盟提出申诉,要求世界各国制裁日本。然而,当时把持国联的英国对此百般拖延和阻挠,敷衍了事,企图把中国的申诉推出国联之外。1939年4月,英国驻华大使往返于日本和蒋介石政府之间,积极策动“中日议和”。与此同时,日本则在中国的沦陷区内进行反英活动,并寻找借口封锁了天津的英国租界。日方声称,若“英国不同日本全面合作”,日本将不解除对英租界的封锁。在日本的强大压力下,英国决定向日本让步。1939年7月2日,英国政府发表声明,表示“承认中国的现状和在华日军的特殊需要”。7月17日,英国政府又同意关闭滇缅公路3个月,切断了所有通过香港援华物资的运输。据日本官方统计,仅1937年上半年,日本就从美国进口钢铁130万吨;“七·七事变”后的一年内,美国运往日本的军事战略物资竟占日本全部消耗的92%。英国不仅供给日本大批军用器材,还租船帮助日本进行军事运输。
——摘编自《抗日战争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七·七事变”后到二战全面爆发前英美对日政策的特点及其原因。(10分)
材料二? 1943年10月,美、英、苏3国外长在莫斯科举行会议,会议准备就成立战后国际组织问题发表一个《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美国国务卿赫尔认为,除美、英、苏3国外,还应将中国作为宣言的签字国。但英国方面对此持冷淡态度,苏联方面则认为,中国外长没有参加会议,不能将中国作为宣言的签字国。赫尔强调:“如果将在战争中作出重要贡献的大国排除在外,则对联合国家的统一将产生极为有害的心理效应”;而且“我国政府认为,如果在宣言问题上由美、英、苏三国将中国摒弃,那就极有可能在太平洋地区在军事和政治两个方面都引起极为不利的反应”。最后,英国和苏联方面同意。10月30日,中、美、英、苏4国政府代表在莫斯科正式签署了4国《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该宣言第一次正式宣告4大国一致赞成战后成立一个维护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
——摘编自《傅乘常日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期间美国重视中国战略地位的原因,并简析《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签订的影响。(10分)
23.(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到了1951年的春天,联合国军在朝鲜战场上的总兵力已经达到了60余万,而美国更是把全国三分之一的陆军、五分之一的空军和一半的海军力量投入到了这场发生在远东的战争中。这也导致美国在1951年的军费开支高达六百亿美元,在当时这意味着每一个美国人都必须要负担300美元的额外开支。
显然对于把欧洲作为战后防御重点的战略政策来说,这种行为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错误,美国人不但无法在这个无底洞当中看见胜利的希望,而且还会面临失去欧洲盟友的危险,毕竟他们最大的敌人是对欧洲虎视眈眈的苏联。于是,如何让联合国军从朝鲜半岛体面地离开?就成为了美国政府在未来两年里思考的重点。
——《朝鲜战争实录 世界战争史上最耐人寻味现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发动朝鲜战争 “是一个巨大的错误”的理由。(4分)
材料二 在列宁早已经规定了社会主义国家对待其他国家无产阶级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现实下,作为一个笃信共产主义的政党怎么可能不出兵朝鲜?在一个地缘政治学大为流行的年代,一个奉行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的国家怎么可能容忍外国势力在自己周边咄咄逼人?被西方国家揩油了一个世纪的民族怎么可能容忍外美国在朝鲜战争爆发初期无端的指责?当一个屡次被欺骗的政党获得了国家政权的时候,怎么可能容忍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出尔反尔?
——《中国出兵朝鲜的决策动机》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出兵朝鲜的原因。(8分)
材料三 朝鲜战争结束时,美国高层却充满了沮丧,联合国总司令克拉克上将自称是“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军司令官”。自命为全球霸主的美国人有此心情,其实也很自然。战时曾任国防部长的马歇尔也叹息说:“神话已经破灭了,美国并不是人们所想象的那样一个强国”。美国经济受朝鲜战争影响,放慢了战后的发展速度,此后又长期受到军备竞赛拖累,这反而为西欧和日本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朝鲜战争对中国及其他各方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分析朝鲜战争的影响。(8分)
高二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5ABBAB 6-10BDBCD 11-15CCBDA 16-20DDAB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21.(1)建立国际联盟维护和平;按照民族自决的原则划分领土;对战败国殖民地采取“委任统治”形式。(6分)
(2)遏制了日本在远东的侵略势头;中国又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大国共同支配的局面;美国确立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得到暂时调整。(6分)
(3)它是世界上第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从本质来讲,国际联盟是英法控制并维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工具;没能有效的制止侵略和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但是,国联倡导和平解决国际争端,顺应了世界各国人民要求和平的强烈愿望,在抵制侵略、维护世界和平方面进行了努力和尝试,为以后国际组织的建立起到了借鉴作用。(8分)
22. (1)特点:以和平主义为幌子,实行绥靖政策,纵容日本侵略;以国联为依托,手段多样。(4分)
原因:维护英美利益的需要;日本的强大压力;中国国际影响力较小;推动日本进攻苏联的设想。(6分,答出三点即可)
(2)原因:中国的抗战减轻了美国在太平洋战场的压力;削弱苏联影响的需要;便于美国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在国际上美国需要中国的支持。(6分)
影响: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大国地位;迈出了创建联合国的关键一步;有利于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増強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信心。(4分)
23.(1)牵扯了欧洲和美国大量的兵力,削弱欧美在欧洲的军事力量;加大了美国的军费开支,加重了美国人民的负担。(4分)
(2)根据国际分工为社会主义阵营承担责任和义务;对中国边境安全和主权完整受到威胁的忧虑;维护中苏同盟的战略态势以保障中共政权的巩固;台湾问题激发了中国对抗美国的革命激情。(8分)
(3)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打击了美国的嚣张气焰;使美国的发展速度放缓;为西欧和日本创造了有利条件;冲击了美国的霸权地位和两极格局,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产生。(8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