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7张PPT。单元复习中国古代史(下)单元线索:
581至907年是隋唐时期。这一时期,国家大一统,经济文化高度繁荣。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之一。第五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单元体系第五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朝——开运河 创科举唐朝——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唐朝的民族关系和中外交往隋唐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第1课 开运河 创科举复习要点:
了解隋朝的统一;知道隋朝大运河开凿的目的、概况及作用;了解隋朝科举制度的创立。
1、隋朝统一南北客观:江南经济发展、民族融合的加强
和人民盼望统一;
主观:隋朝经济、军事力量迅速增强;
南朝陈后主荒淫奢侈。2、隋朝的繁荣①原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隋文帝励精图治和发展生产。
②表现: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①条件:②经过:③意义:南北重归统一。581年杨坚(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3、大运河的开凿时间:605年。隋炀帝
三点:涿郡、洛阳、余杭
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概况:目的:①调集江南财物,进一步控制江南地区,巩固隋朝政权(根因)
②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主因)
③加强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尤其是沟通南北交通
④追求享乐作用:对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国家统一的巩固起了很大作用,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4、科举制的创立(创立封建社会的选官制度)①隋文帝时,改革选拔官吏的办法,通过分科考试选拔人才,开科举制的先河;
②隋炀帝创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作用:开创:①科举制打破了门第限制,给一般知识分子提供了做官参政的机会;
②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了中央,为统治者吸收、笼络人才拓宽了道路;
③隋朝创立的科举制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难点突破比较秦、隋两朝的共同点南北朝政权更替示意图北魏宋齐梁陈东魏北齐北周西魏
隋581年589年【随堂演练】1.《三国演义》卷首语这样写道:“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从西晋到南北朝近300年分裂、对峙后,又一次实现国家统一的是:
A.秦朝 B.东晋 C.隋朝 D.元朝
2.巴拿马运河是通过巴拿马地峡沟通大西洋与太平洋的通航运河,素有“世界桥梁”之称。在我国古代也有这样一项水利工程,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交流,这项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长城 C.大运河 D.灵渠 复习要点:
能结合“贞观之治”的基本内容,评价唐太宗;知道武则天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分析“治世”出现的原因;唐朝盛世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贞观遗风李渊建立唐朝唐太宗李世民时出现繁荣政治清明
经济发展
国力强盛一、贞观之治贞观之治原因及其表现1、轻徭薄赋①多次减免租税
②大力提倡节俭,力戒奢侈浪费
③保证农民的土地和耕作时间,原因:客观原因:唐初经济凋敝
主观原因:吸取隋亡教训表现:作用: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3、加强中央集权①沿用三省六部制,增加宰相人数;
②合并州县,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③大力精简机构,节省了财政开支,提高行政效率。。4、完善科举制度唐朝科举常设科目是明经科和进士科;
明经科主要考查儒家经典;
进士科主要考试诗赋和政论,难度很大,是做官的主要途径。2、知人善任 重视纳谏①重视选官用人,虚怀若谷,从谏如流
②任命房玄龄和杜如晦为相;
③重用魏征和李靖等。贞观之治原因及其表现二、女皇武则天1、时间:690-705年。2、措施:重用有才能的人,重视发展农业生产3、作用:在她当权的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为唐朝走向全盛奠定了基础,史称“贞观遗风”。三、开元之治1、原因:2、作用:①政治:选拔德才兼备的姚崇等为相;
整顿吏治,严格执法。
②经济:大力发展生产。
③励精图治,政绩卓著。社会稳定,经济空前繁荣,国力强盛,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之治”四、唐朝经济的发展农 业①生产工具的改进:曲辕型、筒车
②全国耕地和人口大大超过前代长 安①建筑宏伟,布局严整,商业繁荣,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②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当时著名的国际性大都市1、小明将参加学校组织的“话说唐太宗政绩”的知识擂台赛,他准备的下列史实不正确的是
A、任用魏征等贤臣 B、重视人才的培养
C、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D、创立科举制度【随堂演练】【随堂演练】2.她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统治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她”是
A、吕后 B、窦太后
C、武则天 D、慈禧太后 【随堂演练】3. 下列关于“开元盛世”的叙述,错误的是
A、出现于唐玄宗统治前期
B、玄宗任用富有改革精神的姚崇为相
C、这时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D、史称唐玄宗有贞观遗风难点突破比较汉武帝与唐太宗两位皇帝复习要点:
了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分析民族关系的发展;能以遣唐使、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分析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唐朝的民族关系和中外交往 唐南海 咸海南东西东北外兴安岭以北和库页岛大海唐朝的民族关系表现影响①扩大了疆域,巩固和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②促进了民族融合,密切了各民族人民之间的关系;
③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和进步;
④丰富了边疆和内地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唐朝的对外交往 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中外交往出现盛况空前的局面。①遣唐使
②鉴真东渡
③玄奘西游原因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各国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根因);
②唐朝政府实行开明的对外政策;
③唐朝发达的对外交通表现唐朝的对外交往影响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给亚洲各国以重大影响,丰富了他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推动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加快了世界文明的进程;
②唐朝对外开放引进了外国物产,吸收了外来文化成果,丰富了中国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促进了唐朝的繁荣鼎盛。【随堂演练】1.“唐风洋溢奈良城”反映的是唐朝对下列哪个国家文化的影响
A新罗 B 天竺 C 波斯 D日本
2.导演想拍一部有关唐朝对外友好交往的电视专题片,他选取的下列素材中与唐朝无关的是
A. 遣唐使 B. 郑和下西洋
C 鉴真东渡 D. 玄奘西行【随堂演练】3.“不要怕过宽带的草原,那里有一万匹好马欢迎您!不要怕过高大的雪山,那里有一万头驯良的牦牛欢迎您!”这首藏族民歌中的“您”指的是: A.王昭君 B.文成公主
C.李清照 D.黄道婆 【随堂演练】4.列举唐与吐蕃友好往来的重大史实。
参考答案:
①唐太宗:文成公主入藏嫁松赞干布 ②唐中宗:金城公主入藏嫁尺带珠丹,唐蕃“和同为一家”
③821年唐蕃会盟“患难相恤,暴掠不作”。陆 路海 路可到达朝鲜可达朝鲜半
岛、日本沿丝绸之路可达
中亚、西亚从广州
出发经林邑,
西至狮子
国,绕天竺,达波斯湾经吐蕃可到天竺,
经南诏可至骠国从长安出发向南向西向东从登州、
扬州出发隋唐的科技和文艺复习要点:
概述隋唐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指出隋唐时期的书法、绘画、雕塑、音乐和舞蹈方面的成就;以唐诗为例,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隋唐时期的科技成就隋唐艺术成就1、书法:颜真卿——“颜体”——《多宝塔》
柳公权——“柳体”——《玄秘塔碑》
张旭、怀素的草书,各成一体
2、绘画:阎立本——擅长人物故事画
吴道子——擅长人物画和山水画,
被后人尊称为“画圣”
3、雕塑:敦煌莫高窟(又名千佛洞)
——隋唐时开凿,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
4、音乐:隋朝—万宝常和唐朝—李龟年
是当时著名的音乐家
5、乐舞:《秦王破阵乐》《霓裳羽衣舞》《胡旋舞》 ①盛唐:“诗仙”李白,《望庐山瀑布》、
《蜀道难》
②由盛转衰:“诗圣”杜甫,“三吏”“三别”
③唐中期: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等隋唐文学
——唐朝诗歌的黄金时代【随堂演练】1.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石拱桥已经落成1300多年,经历无数次洪水和地震的冲击而至今巍然屹立。它是何时建造的?
A、秦朝???B、汉朝????C、隋朝???D、唐朝
2.被后人誉为“画圣”的是:
A、阎立本 B、柳公权
C、张择端 D、吴道子【随堂演练】3.学完隋唐历史后,同学们进行了概括,其中与历史最吻合的是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 中华民族的大融合
C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与开放
D中华帝国的衰落 【随堂演练】连线题,把下列人物、人物美称(或相关事项)及相关作品用直线连接起来。
测量子午线 吴道子 《大衍历》
药王 僧一行 《天王送子图》
诗仙 孙思邈 《千金方》
诗圣 李白 《望庐山瀑布》
草圣 杜甫 《自叙帖》
画圣 张旭 三吏、三别